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的詩為什麼要念給老婦人,讀完這首你就明白了

白居易的詩為什麼要念給老婦人,讀完這首你就明白了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一生著詩詞文章七十五卷,計三千八百四十餘篇,數量位居唐代詩人之首位。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他的詩歌能充分反映民間疾苦,婦孺能誦,被譽為「人民詩人」。古人有「詩到香山老,方無斧鑿痕」、「歌詠佳句盡為白公所佔」等贊語。

關於詩魔白居易,「《冷齋夜話》云: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復易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又張文潛云:世以樂天詩為得於容易,而耒嘗於洛中一士人家,見白公詩草數紙,點竄塗抹,及其成篇,殆與初作不侔。苕溪漁隱曰:樂天詩雖涉淺近,不至盡如冷齋所云,余舊嘗於一小說中曾見此說,心不然之,惠洪乃取而載之詩話,是豈不思詩至於老嫗解,烏得成詩也哉!余故以文潛所言,正其謬耳。,說白居易寫完詩後都要先念給一個文盲老婦人聽,如果老婦人能聽懂,那這首詩就算寫成了,否則就要拿回去重新修改。

唐憲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寫了一首《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首詩寫作上的基本特點是不帶任何誇張地、如實地描寫現實生活場景。他選取了舉家忙碌和凄涼拾穗這兩個鏡頭,使之構成強烈對比。前者雖然苦、雖然累,但他們暫時還是有希望的,至於後者,則完全是斷梗浮萍,朝不保夕了。兩個鏡頭所表現的場面、氣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詩的最後是發議論,這是白居易許多諷諭詩的共同路數。這首詩的議論不是直接指向社會病根,而是表現為自疚自愧,這也是一種對整個官僚貴族社會的隱約批評。白居易才是一個三百石的小小縣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貴族們難道不應該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嗎!賦稅是皇帝管的,白居易無法公開反對,他只能用這種結尾來達到諷諭的目的。

這首詩雖不如樂天的長恨歌有名,但是不正是反映了白居易做為一個農民的赤子之心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兩者故事完全不同,就以大文豪白居易作為主人公就算侵權了嗎?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首愛情詩,白居易的《長恨歌》排名第一!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