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故事】天花亂墜

【成語故事】天花亂墜

釋義:意為說話巧妙動聽,但虛妄、空洞不著邊際。

成語出處:唐.般若譯《心地觀經.序品偈》: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天花亂墜

兩晉南北朝時佛教盛行,全國有寺廟3萬多所,僧尼200多萬。

南朝的梁武帝帶頭求神拜佛,在全國大建寺廟。他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他還聘請古印度僧人波羅末到中國講經。波羅末翻譯了不少印度佛經,並培養了許多中國弟子。有了經書,講經的風氣更加興盛。為了宣傳民眾,佛教徒編了許許多多講經的傳說。其中一則是: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了上天,天上的鮮花紛紛墜落。

後來,佛教在中國分成許多宗派,影響最大的是「禪宗」。宋真宗時,道原和尚編了一本《景德傳燈錄》,記載了禪宗師徒的故事。書中講到對佛意要真正領會,反對「講得天花亂墜」。

從此,人們用「天花亂墜」來形容說話極其動聽,但多指過分誇張,不切實際。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姓氏故事】「李」姓
揭秘:「摳門」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理財政治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