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 割發代首是為了什麼呢? 以身作則唄

曹操: 割發代首是為了什麼呢? 以身作則唄

原標題:曹操: 割發代首是為了什麼呢? 以身作則唄



三國人物系列告一段落,本來計劃是2月底結束的,沒成想拖到了五一,慚愧慚愧。接下來要寫歷史典故,先寫三國時期,這就不關注是不是史實了,只論典故出處。

割發代首

這個典故的主人公是曹操,之前用曹操壓軸,還是讓他承上啟下吧。這段典故的記載來自《魏書》。


曹操作為魏國最大的名將,他常年征戰在外,有一次路過百姓的麥地,他下令「士兵誰要是敢弄壞人家的麥子,就依軍法處死」。依此推測,曹操大概路過的是自家的領土,要不然還保護什麼麥子,就地開始割麥子當軍糧好了。


百姓們一年到頭也就收1次麥子,這麥子要是沒了,這家人算是白忙活了。三國時期氣溫還比現在低,沒糧食去換錢,可能連衣服都換不來,吃不飽又穿不暖,踐踏了麥子這家人大概要哭暈在廁所...


所以步兵要小心翼翼地走,騎兵也要下馬,一手牽著馬,一手扶著麥子。但曹操作為最高統帥,他搞特殊哇,自己這還騎著馬呢,誰也沒想到曹操的馬還受驚了,一下就躍進麥田裡...這就尷尬了,曹操這邊剛下完令,就被自己的坐騎打臉了。


曹操叫來主簿問這罪該咋判呀,主簿回應「按照《春秋》的說法,不能處罰有尊貴職務的人。」主簿也很識象,哪敢拿自家老大開刀嘛。曹操自然也不能說話不算數,他表示「我制定的法律連自己都不遵守,還當什麼統帥?不過我是一軍統帥,也不能自殺,那我就自罰吧。」


隨後曹操就割下了自己的頭髮,用來替代自己的項上人頭。這裡有曹操機智的一面,也是以身作則的體現。

重要的頭髮


順帶補充一下,後來東吳有個效仿他的,周魴。周魴同學給曹休寫了7封信,就是要詐降,為了把戲演得更逼真,周魴也割下了自己的頭髮,要削髮明志。這一手也成功騙取了曹休的信任,這位曹家的「千里駒」就這麼栽在了「石亭之戰」。曹休咋就沒想到曹操老前輩當年的操作呢?


說回頭髮這事,沒碰上「髡刑」,誰也不會去理個光頭。畢竟《孝經》提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然也不是不理髮。商湯在祭祀的時候,說是用「人」實際上也是拿指甲、頭髮來替代的,周公還有「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的表現,可見古時候人們對頭髮的重視。

所以嘛,曹操割發代首還是很有勇氣的,不要以身試法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秉筆春秋呂書生 的精彩文章:

鍾會評價他「才同曹植,武類曹操」,卻只能困獸猶鬥
他是「一龍」之首,連孫策都要執弟子禮,曹丕更誇他「國之俊才」

TAG:秉筆春秋呂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