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6歲的林徽因收到了第一封情書,父親林長民知道後,只34字回應

16歲的林徽因收到了第一封情書,父親林長民知道後,只34字回應

本文系作者仕平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說不盡的林徽因,可還是要說。

林徽因的名字是祖父取的,來源於《詩?大雅》:「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而後來因為和一個女作家重名了,便改名為徽因。

林徽因

林家是當地三街七坊的名門望族。祖父林孝恂是浙江知府,在日本留學時,跟著孫中山進行革命。父親林長民是民國時期傑出的革命家,畢業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學,詩詞歌賦,工筆書法樣樣精通。民國初年,曾任司法部長等要職。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林徽因,貴族氣與才氣兼備,學養與優雅並存。她是民國的才女,是科學家,然而說起林徽因,人們往往更關注她耐人尋味的感情生活。

她這一生遇到過三個男人: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

他們三個每個人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徐志摩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徐志摩

1920年春,16歲的林徽因跟著去考察歐洲憲政的父親暫居倫敦,此時的徐志摩是劍橋大學的一個旁聽生。聽說名流林長民也在倫敦,因為在國內的時候有幸聽過林老的演講,一直希望可以當面拜訪一下,如今有了機會,自是無論如何都要去的。在林長民的公寓里,24歲的徐志摩第一次遇見了小自己8歲,還是中學生的林徽因。

之後,兩人的接觸日益頻繁,徐志摩的浪漫與風流倜儻深深吸引著滿懷文藝趣味的林徽因。再加上,兩人都身處異鄉,兩顆心不自覺的就近了。他們的感情在一點點升溫。不久,徐志摩就給林徽因寫了一封情書,大膽示愛。可他忘了,此時的林徽因還只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紀,慌亂中,不知所措的她便把這封示愛信交給了父親處理。

梁思成與林徽因

看到信後的林長民是冷靜的,他肯定徐志摩的才華,卻也清楚縹緲虛無的文學是沒辦法保護自己女兒的。再三思忖下,他淡定地給徐志摩回信:「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一個「誤解」客客氣氣,極有分寸地替懵懂的女兒拒絕了徐志摩。

林徽因

林徽因不久後隨父親回國,就讀於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4年,林長民與梁啟超決定兩家結親。於是20歲的林徽因與23歲的梁思成訂婚。世家出身的林長民為自己女兒選擇門當戶對的家庭理所應當。更何況梁啟超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是學界政界的知名人士,就這一點,兩人的結合無可厚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擊敗關羽為東吳奪回荊州的呂蒙,回國後突然暴斃,一個隱秘致其死亡
什麼是貓耳洞?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生者的庇護所,死者的太平間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