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忽略的咳嗽常見病因——鼻後滴流綜合征

易忽略的咳嗽常見病因——鼻後滴流綜合征

來源:醫學之聲作者:ivy

鼻後滴漏綜合征(PNDS)在臨床上極容易漏診和誤診。

咳嗽這一癥狀名詞似乎會讓所有人聯想起呼吸科就診,確實如此,呼吸科治療咳嗽從查胸片、聽診,然後抗炎、止咳平喘等處理。然而,卻為大家所忽略的是耳鼻喉科也能治療咳嗽,在呼吸科就診後無法治癒的咳嗽卻能在耳鼻喉科得到治癒,這是什麼原因呢?

耳鼻喉科醫生接診咳嗽患者,在排除胸部疾病後,首先會考慮「鼻後滴漏綜合征」引起的咳嗽。鼻後滴漏綜合征(PNDS)在臨床上極容易漏診和誤診,主要原因為缺乏對鼻後滴漏綜合征的認識,大多醫生只注意扁桃體、咽和肺的表現,看到胸片紋理粗深即診斷間質性肺炎,而忽略了患者的病史和其他體征。實際上,PNDS是最常見的慢性咳嗽病因。

鼻後滴流漏綜合征也稱「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是指由於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後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聲門或氣管,導致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

一、鼻後滴漏綜合征既與普通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有關,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見病因。

(1)急性咳嗽的病因相對簡單,最常見的病因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咳嗽常與鼻後滴流有關,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噴嚏和鼻後滴流、咽喉刺激感或不適,都可引起咳嗽,經過減充血劑、抗過敏等藥物治療鼻部癥狀的同時均可改善咳嗽癥狀。

(2)慢性咳嗽原因眾多,通常分為兩類:一為胸片有明確病變者,如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另一類為胸片無明顯異常者,以咳嗽為主或唯一癥狀者,即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其中鼻後滴流綜合徵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見,最容易漏診。

二、鼻後滴漏綜合徵引起慢性咳嗽如何確診?

(1)引起PNDs的基礎疾病:包括季節性變應性鼻炎、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常年性非變應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竇炎等。伴有大量痰液者多為慢性鼻竇炎所致。

(2)臨床表現:除咳嗽、咳痰外,PNDs患者通常主訴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著、頻繁清喉、咽癢不適或鼻癢、鼻塞、流涕、打噴嚏等鼻部以及咽喉癥狀。有時患者會主訴聲音嘶啞,講話也會誘發咳嗽,但其他原因的咳嗽本身也有此類主訴。通常發病前有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史、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病史。

(3)診斷標準:

①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後較少咳嗽。

②鼻後滴流和(或)咽後壁黏液附著感。

③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

④檢查發現咽後壁或鼻咽部有黏液附著、鵝卵石樣觀。

⑤經針對性治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後咳嗽緩解。

PNDs涉及多種基礎疾病,其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相關檢查綜合判斷,所以應排除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常見原因,大多學者直接採用鼻炎/鼻竇炎作為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而不用PNDs的術語。

三、鼻後滴漏綜合徵引起的咳嗽如何治療?

鼻後滴流綜合征的基礎疾病常為鼻炎,因此,治療其基礎疾病是治癒咳嗽的關鍵。

1、下列病因引起的PNDs首選第一代抗組胺劑和減充血劑:(1)非變應性鼻炎。(2)血管舒縮性鼻炎。(3)全年性鼻炎。(4)普通感冒。第一代抗組胺劑代表藥物為馬來酸氯苯那敏,常用減充血劑為鹽酸偽麻黃鹼。大多數患者在初始治療後數天至2周內產生療效。

2、對變應性鼻炎引起的咳嗽的治療:首選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胺劑,常用藥物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是變應性鼻炎首選藥物,通常為丙酸倍氯米松或等效劑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質激素,每天1~2次。色甘酸鈉吸入對變應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應用劑量20mg/次,每天3~4次。改善環境、避免變應原刺激是控制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措施。變應原免疫治療可能有效,但起效時間較長。

3、對急性鼻竇炎引起咳嗽的治療:抗菌藥物治療是治療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主要藥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時可採用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及減充血劑減輕炎症。

4、對慢性鼻竇炎引起咳嗽的治療,建議採用下列初治方案:應用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有效的抗菌藥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組胺劑和減充血劑3周+鼻吸入糖皮質激素3個月。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行鼻竇負壓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術等治療。

因此,咳嗽的病因千變萬化,我們切忌一成不變的看待!多學科之間的聯繫與學習至關重要。隨著鼻炎的發病率逐漸增加,鼻炎引起咳嗽的患者越發增多,治療鼻後滴流綜合徵引起的咳嗽需治療鼻炎,咳嗽方能不攻自破!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之聲 的精彩文章:

這十個問答,解讀破傷風免疫預防!

TAG:醫學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