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遵化長城讓照片記錄歷史之三:走進洪山口長城

行走遵化長城讓照片記錄歷史之三:走進洪山口長城

記者手記:

洪山口關位於遵化城東北21公里,今屬小廠鄉所轄,東與遷西縣二道城子接壤,西同馬蹄峪關相連,是明長城中薊鎮要隘。

古城洪山口就坐落在群山環繞中,相傳,戰國時期修築長城時,這裡即構建石城而扎兵御故,唐朝初期,有位姓洪的人在此佔山紮寨,起名為洪山寨,後來因為姓洪人家的勢力日趨壯大,又居於關口之上,逐漸演變成現如今的名字——洪山口。過去也有人把它叫做"紗帽城",因為過去的洪山口像個"品"字,如同舊官員的烏紗帽,由此而得名。過去洪山口村路邊松樹林立,百姓們也常習慣的稱之為"松棚路"。明代洪山口是松棚路路城,屬薊鎮長城的十二路之一,有參將在此把守。明崇禎初年,清太宗皇太極曾以此地為突破口,攻破長城防線,並攻陷遵化城直逼京師,從而震驚朝野。

這些歷史深深吸引著李榮升,洪山口關成為他鏡頭下拍攝的第三段長城。那是2013年年底剛剛下過雪,通往長城的路並不太好走,他們只能步行。這裡四面群山環繞,雪後的路很滑,李榮升等人艱難的前行著。他們走到關口兩山相夾處,這裡形成了一道險峻的天然關隘,地勢十分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了拍攝雪後的長城,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一路上他們還暢談著村裡的故事。

這次的拍攝讓李榮升感受到同行的影友對長城的喜愛,2014年他組織大家成立了」遵化影友走長城」小分隊,讓更多喜愛攝影的人加入其中。

長城,這條睡在我們身旁的「巨龍」,不僅敘說著一部古老的文明史,長城的每一段都與當代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息息相關。從宏觀而言,長城是我們祖先偉大創造永恆的紀念,但那畢竟屬於興衰更迭的過去;它早已失去阻擋敵患的作用,早已不是我們的邊塞,而是廣袤國土中的一條歷史裝飾帶。而今,它除了仍有憑藉辨識的意義,還有著重要的觀賞遊覽價值,並且流傳下來許多獨特的長城文化,這些同樣成為遵化文化內涵的一部分。

知識拓展

明代故事:

早在370多年前的明崇禎二年(清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極為了侵佔中原,曾經率領20萬大軍,繞過明寧遠巡撫、督師袁崇煥鎮守的遼東大寧防線,以蒙古喀喇沁布爾噶為嚮導,取道蒙古,突破明薊鎮中路的喜峰口、松棚路的洪山口、大安口等關寨,包圍了遵化縣城。此時的皇太極統領的清軍勢力如破竹,數日之內一舉攻破馬蘭關至喜峰口關之間100餘華里的長城要隘。攻打洪山口關時,參將王純臣及支援的漢兒庄副將易受等陣亡,而參將張安德敗走。至此洪山口得以被清軍佔領。

農曆十月二十七日中午,皇太極在貝勒濟哈朗、岳托等陪同下,進駐了洪山口城,在城內武衙門的參將府休息。此刻,正是由貝勒阿巴泰、阿濟格及岳托兩路大軍包圍了遵化城,在城外激戰明軍,終於十月三十日城池大破,以馬思恭、賈維朝等獻城投降。皇太極在洪山口歇兵三日,十一月一日,率軍開進了遵化城。

抗戰故事:

1938年冀東抗日大暴動後期,八路軍西撤時留下的包森支隊,為了紮根冀東,堅持游擊戰爭,包森同志選定了洪山口一帶的長城沿線作為根據地。經過艱苦創建,終於成為冀東遊擊區內第一塊紅色根據地。 洪山口,在遵化縣城東北40餘里的長城南麓,東與喜峰口毗鄰;西同馬蘭峪的清東陵相對;南下數十里系通往東北山海關的公路;北靠興隆縣的五指山區。地處崇山峻岭,起伏連綿,溝壑交錯,森林密集,又距敵據點較遠,還是日本華北方面軍和東北關東軍戰區的間隙。加之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曾經積极參加1933年的"長城抗戰"和支援冀東第一支抗日武裝--孫永勤的抗日民眾救國軍,確是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好地方。 當1938年7月,包森部隊攻下佛爺來據點之後,就帶領陶水忠、姚鐵民等27名勇士來到洪山口的三道溝村,住在曾經參加過孫永勤抗日民眾救國軍的廖金柱家裡。經過調查了解,研究分析了有利條件,最後決定創建這塊根據地。包森支隊長先在南部的松棚營召開幹部會議,專門商定建立根據地事宜,並及時報請河北省委和冀東區黨分委,徵得上級領導的同意:一則要求派些黨政幹部來協助工作;二則向南北擴大活動範圍,狠抓政權建設。由於工作得力,宣傳有方,革命隊伍不斷擴大,幾個月就增加到200多人,一年以後,竟達1000多人。根據地也逐漸擴大到方圓100多里遠,完成了創建根據地的任務。

參考資料:遵化長城

李榮升,一九五五年生,遵化人,中國長城學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老甲美術館副館長。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是蓮靜是禪 的精彩文章:

我的清東陵日記:一部陵寢秘籍揭開了皇后葬地之謎
元宵佳節送你一片春暖花開

TAG:清是蓮靜是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