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希望你別再「善良」

中國人,希望你別再「善良」

本科時,我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一次,系部統一組織我們去聽一位加拿大中年女性漢學家的講座。她的樣貌,講的學術內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唯獨她提到的一件往事讓我記憶深刻,久久不能忘懷。

她說,年輕時,她曾來到中國求學。當時,中國適逢饑荒,每每到了吃飯時間,同學們都聚在一個小食堂里喝粥吃鹹菜。而她的飲食起居都是由中國政府負擔,吃飯的地方也是獨立的,每餐都保證一小碟葷一小碟素。那年開春,樹枝上長出了嫩芽,她卻驚訝地看到她的中國同學們爬在樹上直接啃新芽。她馬上跑去報告老師,請求老師阻止他們。可是老師很無奈地說:「雖然這樣很不文明,可是我沒有辦法阻止他們。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見過新鮮蔬菜了。

那位漢學家滿懷深情地感慨:「中國人真好啊。這是我見過最善良的民族。

她說著,抹了抹眼淚。那一瞬間,我也被深深觸動到了,也忍不住抹了抹眼淚——中國人怎麼可以對外國人好到比對自己的同胞還要好?

我們把所有的好東西都雙手捧給外國人,那外國人是怎麼對待我們的呢?前幾天巴黎世家事件我們都看到了,從店員到保安到商場管理層,無一例外地護著外國人。有誰給中國人優待么?有誰給中國人特權么?有那麼多外國人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人,也有那麼多中國人把外國人捧成上等人。

自打我來墨爾本以後,我媽一打電話就跟我叨念:「你別跟我講電話了,有空你多跟外國同學玩,盡量跟外國人打交道。」我媽一向遵紀守法,愛國愛民,怎麼她也會有這種要上趕著貼外國人的想法呢?

我媽媽的想法絕不是個例。在墨爾本的這一年半,我看過了無數「看重」外國人的中國同學。誇張的,包吃包住包機票,邀請外國人來中國玩。這種土豪同學不常見,但一分組就總想著要和外國同學組隊,一組對就以外國同學馬首是瞻的倒是很常見。

去年一個課題上,我就碰到了這樣的同學。

悲傷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我原以為她英語很好,但是幾次組會開下來,她每說一句話都要結結巴巴說半天。她的聽力也很一般,外國小姐姐經常性跟她講完話就會深深地嘆一口氣——終於說清楚了。問題是她還總覺得我沒有聽懂,散會了要跟我說半天今天外國小姐姐說了啥,我總是微笑著看著她。

她的心思都放在巴結外國同學上,買咖啡(不買我的份)訂討論室很勤快,卻從來不看理論。有一次一位外國小姐姐記錯一個理論,我提出來,她馬上跳出來說外國小姐姐是對的。外國小姐姐翻了翻筆記,發現自己錯了,她又也說記錯了。一散會,她就微信問我,你們今天討論的那個理論是什麼呀?

分任務的時候,她拚命攬任務。大家分頭開始幹活了,她還一直問外國小姐姐有什麼要幫忙的。人家外國小姐姐也沒客氣,真的給了她很多任務。轉臉她就跑來跟我說能不能讓我來做,這樣那兩個外國小姐姐可以輕鬆點。我讓她自己做,她說我已經做的夠多了,你也參與一下啊。

我不反對和外國人交朋友或是跟外國人組隊。的確有很多很值得結交的外國朋友。但是我看不慣刻意,看不慣有些國人從一開始就覺得外國人高人一等。

對外國人的「崇敬心理」並不僅僅留學生有,在國內可以說是更為普遍。

跟外國人拍個照就要發朋友圈,跟外國人吃個飯能驕傲半年。我出國前在一個很小的中小學教育機構當過幾個月老師。那家機構的老總做夢都想要有一個外教撐撐場面。

當時,有一個英國人打電話應聘,老總不會英語,顫抖著手把電話交給我說:「你,快,幫我說說。」我幫他說好了面試的時間和地點,老總就不住地搓著手反反覆復地說:「誒呀,我要面試一個外國人啊。這可怎麼好。

到了面試那天,老總穿了一身正裝,還抹了髮油,緊張得好像他才是被面試的那一個。面試的時候,老總全程點頭微笑,談了一下每節課的薪金和上課時間就和外國人簽了合同。面試完了,還喊我拿專業相機拍了張他和那位英國人握手的照片。後來,這張相片被裱了起來,放在前台旁邊的宣傳牆上。老總說,有了這張照片,他的機構看起來高大上了好幾個檔次。

那家公司的老總是一個非常能算計的人。我作為老師,朝九晚五,一分鐘都不能少。到了公司,備課完了還得去做官網發傳單,一分鐘也不能閑著。可這位外國人,只有有課的時候才來一趟學校,也根本不會教小朋友。總卻並不覺得養著他虧,因為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和外國人說說話。

外國人在國內,不需要會中文,不需要擁有什麼技能,就能輕易的找到工作。而中國人在國外,明明很努力很優秀也不可能做到管理層。

不單單是個人,政府對外國人也格外寬容些。

就說學校吧。我的本科學校留學生很多。學校就單獨建了一個留學生宿舍。和我們住四人間不同,留學生宿舍都是單人間,位置也要好的多。我的學校在一座山上,山下的宿舍破舊,山上的宿舍交通不便。留學生宿舍在學校山下北苑的一個明麗的小湖後面,夏天的時候,在留學生宿舍打開窗,就能聞到滿池的荷香。宿舍出門左轉就是學校宴請外賓的食堂,那裡的廚子手藝最好;宿舍出門右轉就出了學校,再走三兩步就有公交站台。這個留學生宿舍,就讓我羨慕了整整四年。

到了墨大, 有次和一個外國同學聊天。她說起如果她去中國讀研,中國政府會包她食宿還會提供補貼。我很驚訝,我問她這是為什麼。她聳了聳肩,自嘲地笑著說:「大概因為我是外國人。」

國內有的是失學的兒童,有的是吃不上飯的孩子,我們不去關心他們,倒是先大把大把的給留學生補貼,那誰又來補貼我們的孩子呢?

中國政府對外國人也要比對國人上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初中的時候,我家丟了一輛自行車。我們去報了警,警察簡單做了記錄,就讓我們走了。隔了幾天,我們又去問,警察說,回家等消息就好。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杳無音信。於是,我們再次到了派出所,民警很不耐煩地說:「**這麼大,這不可能找回來的啊。你讓我上哪去給你找?」

我們沮喪地回到家,然後看到一條新聞說,一位外國小哥在上海丟了一輛自行車,兩小時就找回來了。

十幾年前是這樣,現在依然是這樣。

前幾天,長春有了一條專門為外國留學生開闢地公交線路,還特意發微博認為自己是有人情味。我們沒有為本國的老弱病殘設專線,沒有為農民工或是貧困人口設立專線,沒有為退伍軍人設立專線,更沒有為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設立專線,我們為什麼要給這些留學生超國民待遇?

試問,我們在國外留學,為什麼沒有得到一點優待呢?

我們生怕外國人在中國吃一點苦,那又有誰來心疼我們呢?

是因為中國還不夠強大么?不。當然不是。中國已經很強大了,至少比長春政府跪舔的巴基斯坦要強大的多。只是或許,很可悲的,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中國近百年來的落後,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卑。

外國人說,這是中國人善良。我寧願我們沒有這樣的善良。

中國已經強大了,但是還沒有真正崛起。

林庚先生在《盛唐氣象》一文里提到,唐朝的強大,在於從天子到人民,每一個人的熱情都飽滿而蓬勃。他們悲傷是「與爾同銷萬古愁」,他們孤單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他們的別離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千愁萬緒,在大時代的熏陶下,依然開朗向上,朝氣蓬勃。

他們有絕對的自信,讓異族人鎮守邊關,讓外國人入朝為政。這樣的自信,現在的中國沒有,幾百年來,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有這樣的氣魄。

唐朝也善待外國人,但他們是以滿足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為先的。從君到民,他們每一個人都篤定的相信自己的朝廷是天朝,相信自己的國家最為強大。

用暴走大事件里的一組截圖作為結尾吧。希望,中國能重振威風,希望國人能意識到中國的強大,希望再樹「中國氣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純子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江歌案最新進展:我們為什麼不原諒劉鑫?
傳說最疼疫苗HPV宮頸癌疫苗到底有多疼?為啥這麼疼的疫苗還全城斷貨?

TAG:純子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