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思域用Godspeed絞牙測試

思域用Godspeed絞牙測試

首先非常感謝Godspeed 為筆者的八代思域(FA1)提供這套MonoMAX系列的絞牙避震。雖然十代思域FC已經上市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八代思域仍然有不少車迷在玩。為什麼?答案相當簡單,因為在FA1/FD1的頭上還有一款狠角色,它就是FD2 TYPE-R,它的存在牽動著每個本田粉的心,國內更是有不少思域/思銘改FD2 TYPE-R的案列,無論外觀還是動力系統……實際上,FD2 TYPE-R之所以受萬人追捧,可不僅僅是因為那副高性能紅頭高轉的發動機K20A,更多的是其出色的操控性能。而操控性能則與底盤懸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搭載在FD2上的這套懸掛結構已經向世人證明其十分強大的可塑性,正因FA1/FD1有著與FD2相同的懸掛結構,自然會引起玩車人士的興趣。

筆者的座駕是一台二手的八代思域(FA1),從2010年出廠至今已經行駛了8萬多公里,撇除避震有無老化不說,原廠避震支撐差,側傾嚴重等問題筆者在日常用車過程中是深有體會,因為原廠避震往往出於成本或者車輛通過性等各方面因素的考慮,通常有著高且軟的特性,當然你可以稱其為舒適性和通過性好,但不足之處也是相當明顯,那就是大大埋沒了車輛的操控性。車輛在轉向的時候重量轉移的幅度大,加之原廠避震偏軟的設置,使避震器無法提供足夠支撐力,車輛傾斜就會變大,從而影響過彎性能甚至會使輪胎失去抓地力和循跡性,增大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或者國內的車友對Godspeed Project這個改裝品牌還比較陌生,不過該品牌於2003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至今一直不斷滲透和參與各類賽車賽事,如今Godspeed Project在美國本土已經擁有一大批忠實擁躉,成為美國知名改裝品牌之一。

筆者這次升級的是Godspeed Project旗下的MonoMAX絞牙避震,其是Godspeed Project主推避震之一,為單筒式正插式、全長高低可調、40段阻尼絞牙避震。Godspeed將其定位為成可街道亦可兼顧賽道使用,因此在彈簧K數範圍上Godspeed可以根據車輛不同的情況,如車重、特性,配以不同K數的彈簧。MonoMAX絞牙避震筒身的外殼由碳鋼無縫鋼管製成,內部搭配一個44mm的活塞,並使用義大利製造的高品質避震油,以提供更好的阻尼反應。彈簧則由高強度SAE9252鋼製成,前避震採用直筒彈簧以提供給車頭更強的支撐力,後避震則採用漸進式彈簧,在初段衝擊可以由彈簧兩端的小圈徑小螺距的部分吸收掉,保證一定舒適性。避震下座由T7075鍛造鋁合金製成,搭配碳鋼支架,能很大程度上減輕避震重量,從而達到減少簧下質量的目的。而且鋁合金下座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冬天下雪時路面所撒的鹽粒不會對避震造成嚴重腐蝕或生鏽。

圖:這是Godspeed推出的2006-11本田思域(FA / FG)用MonoMAX系列避震,並配套有金屬塔頂。

圖:前避震採用單筒式設計,配以高質量的阻尼油,在高溫的情況下,有很不錯的穩定性,搭配直卷彈簧,具有很強的支撐力。

圖:金屬塔頂彌補了硬膠式塔頂吸收震動影響力傳遞的問題,使得路感更直接,操控進一步提升。並且提供魚眼上座,方便調節前輪傾角。

圖:MonoMAX絞牙具有40段阻尼可調,滿足現今車主越來越挑剔的要求。而且從塔頂與彈簧之間的間隙細節部位來看,Godspeed Project這個相對陌生的品牌的做工還是值得肯定的。

圖:避震下座由T7075鍛造鋁製成,很大程度上減少避震器重量,從而減少簧下質量。Godspeed還在安裝支架的孔位上設計成鵝蛋形狀,以便日後更方便的調節前輪傾角。

圖:後避震則採用漸進式彈簧,變徑彈簧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同的部位所產生的彈性反應是不同的,小幅震動時由上下兩端直徑較小的部分承受,大幅震動時則由中間部分承接,分工合作,以達到舒適取向的全方位減震支撐效果。另外,MonoMAX後避震機同樣為全長可調式。

圖:由於Godspeed Project是來自美國的品牌,美國路況相對比國內要好很多,即便是走街用避震,彈簧K數也會用到10K到12K,而這套MonoMax出廠配搭彈簧K數也達到10K。從出廠搭配的彈簧K值來看,廠家想賦予這套避震得更多的支撐力,在彎中表現更有自信。不過考慮到國內複雜多變的路況,筆者還是選用了更為適合國情的前8後5.5的彈簧K數。

圖:拿到避震後,筆者馬上聯繫相熟的佚名社改裝店進行安裝。

圖:拆裝前,首先量取原廠避震的車身高度。

圖:把四個又重又不抓地的原廠輪圈輪胎迅速卸下,其實筆者已經為其準備好新鞋子,換上新避震之後就能馬上換上。

圖:麥花臣是懸掛結構中相對簡單的一種,但要把它調好,仍然考驗技師的大量實踐經驗。

圖:FA1後懸掛後避震為機簧分離式,安裝和調校方面都更需要更花心思。

圖:在拆卸輪圈的同時,技師正調整左右兩邊避震的高度和對彈簧進行預壓處理,以使得彈簧能夠提早進入工作狀態。

圖:對魚眼塔頂進行調整和固定。

圖:機簧分離式的避震器如需要調節車身高度,首先調節的是彈簧下座高度。

圖:對後避震筒身的長度進行測量。

圖:噴上除銹劑,拆卸原廠避震工程就此開始。

圖:原廠避震與Godspeed絞牙避震對比圖。

圖:相比之下,原廠後避震機芯十分單薄。

圖:原廠彈簧使用直筒彈簧,而Godspeed則為其配備不等徑彈簧,而且Godspeed相比原廠要短得多。

圖:將避震器裝上車,將各處螺絲固定後,前避震就基本安裝到位了。

圖:在安裝後避震筒時,需要留用原車後塔頂膠。

圖:安裝避震很容易,但要調出一段良好的避震就需要技師豐富的技術經驗了,就拿避震筒身長度來說,假如調整的筒身長度與彈簧高度不匹配,避震筒芯會出現打頂或觸底的問題,直接影響避震器的耐用性。

圖:在安裝完避震之後,仍需要把車身降下來觀察輪子的高度差。圖中技師在做最後的高度調試。

圖:最終安裝Godspeed避震後,前輪與葉子板間隙由一拳降為兩指。在這裡筆者需要說明,車輛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的。首先車輛越低,通過性就越差;其次是車輛越低懸掛擺臂行程會變得更短,擺臂動作就會越加遲鈍,在高速行駛中,出現危險的機率就越大。

圖:重新調試完便可以出去試車和做四輪定位,從圖可以看到車身高度明顯比原廠低了不少。

當然,安裝好並不代表調試好,正如文太所講:「光是避震就要花一個月去調」;不過幸好筆者的買菜車並不需要針對某條山路進行調試,只要在保留日常使用舒適性的前提下對操控進行提升,不要出現嚴重的側傾,就是筆者換避震的初衷。但是根據我們無敵網的優良傳統,既然換了避震,又怎能不做一次詳細的側傾測試呢?為此,筆者特意進行了一次換裝避震前後的繞樁和直角彎測試,欲知後事如何,敬請期待我們的下一篇測試報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新品倍適登B6、B12適配於寶馬1系-4系車型
他們保養為何選擇用BMC替換原廠空濾?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