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裡是太原屏障、潞澤咽喉,比西塘險、比三峽秀!

這裡是太原屏障、潞澤咽喉,比西塘險、比三峽秀!

近日,「行走山西」在採風時發現,發現一世外桃源,這裡山高林密,澗幽水秀,文物古迹眾多,更為重要的是,這裡距離太原僅40分鐘車程,旅遊縱深達100餘里,沿途風光秀美,美景甘泉俯拾即是。明代文人王世貞在《適晉紀行》中描述了太谷的險途:「兩岸皆高山絕雲,中為巨澗。沿澗水而北,泉聲益奇,崩峽束流,為瀑布、為簾、為怒虯、為渴虹者不一,蓋自是山皆石骨矣。第左道盡則渡而右,右道盡復渡而左,其險視西塘不啻類之,凡數十渡,氣竭興亦盡矣。」

這裡就是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上黨見圍,不窺太谷」,《後漢書》中的這句話,成為太谷由來最早的歷史記錄,同時也將太谷在戰爭史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一目了然。傳統印象中,太谷作為晉商的重要發源地,形成了以「三多堂」、「孔祥熙故居」為旅遊龍頭的刻板印象,從而使人們忽略了有太谷向晉東南延伸的山水風光旅遊線路,從而使太行山脈間最具有中太行風光特色的太谷侯城峽谷文化旅遊線路遺忘。

侯城鄉東有大佛山,中有酎泉寺,西有鳳山龍泉寺,後山有曹家避暑山莊青龍寨、黑峰山等自然風景區。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自然地勢的不斷變化,形成了高中低三條不同海拔高度的自駕游旅遊線路:分別代表著侯城鄉觀光農業和山澗山泉形成的山水風光旅遊線路、莊園經濟和宗教文化形成的人文風光旅遊線路、山寨文化和求真探寶形成的風光探險旅遊線路。

下面「行走山西」先對三條線路中典型代表景點,結合歷史文化做簡要介紹,詳細介紹將在以後陸續放出。

由於太原三面環山,唯缺南山,因為人們也習慣將太谷鳳凰山(簡稱鳳山)作為太原南山。

太谷古城歷史上被稱鳳凰城,明代以前古城內建築和宅院規模還不是很大和豪華。經屢次改造,受高人指點,在南門口開了一個外門,朝東南方向的鳳凰山,作為鳳凰的脖頸。南門外為鳳凰的頭,把東門和西門連起來,成為鳳凰的翅膀。北門外的水秀村做為鳳凰的尾巴。另外,在城內正中蓋了一座鼓樓,樓下正中打一眼井,作為鳳凰的心臟。南關正街修了一座橋曰永濟橋(已毀)是鳳凰的鼻樑。橋左右兩邊各打一眼井就是鳳凰的雙目。

城池建成後,在城牆的四周栽了不少棗樹,作為鳳凰身上的羽毛,棗成熟後,綠里透紅,這隻鳳凰顯得更加美麗可愛,後人稱太谷為「金太谷」,太谷自然就成為「金鳳凰」。

後來又取孔子有3000弟子72賢人之說,太谷城牆上修了3000個城垛,築了72個角樓。相傳每到夜深人靜時,城樓上便有忽明忽暗的燈光和隱隱朗朗讀書聲。

龍泉宮位於太谷縣城南十二里地的鳳凰山腹地,為太谷十景「鳳山春色」之主景。觀前有高大精雕的石牌樓,全觀殿閣樓台,依山層層布置,蒼松翠柏古樹龍根掩映其間,更有水母洞內龍泉涓涓細流,源源不斷,清澈如玉,四季長青,飲之沁人心脾,萬慮俱消。

大佛山真名鳳翼山,大佛山為其俗稱。山頂有綠色浮屠一座,浮屠下有廟曰「天寧寺」,明萬曆十一年建高10米佛像,是全國罕見的泥塑大佛,故人們又把天寧寺稱做大佛山。

大佛山山勢奇特,據說因三尊天生巨佛而遠近聞名。立於山頂觀禮西南,仰天大佛卧於萬山叢中;佛山的心臟,則是年代久遠巨石天成的釋迦牟尼坐佛。在這兒,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由不得你會讚歎天地造化的神奇。而民間盛傳,還有一尊更加神秘的大佛不可思議地隱於山間,那就要等有緣之士前來發現了!

前些年有人發現,每當麗日晴空的時候,站在大佛山頂的佛塔到「觀佛台」間的百米之內,向東南方向望去,便可見一尊仰天卧佛赫然呈現眼前;若變換角度或到周邊山頂,則無法看到這一奇觀。所以有人頓悟———「大佛山名緣來於此」。而近日人們的新發現,更為大佛山名的由來,增加了新的詮釋,也給大佛山蒙上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

遷善庄,俗稱青龍寨。位於太谷縣侯城鄉范家莊村的山巔,佔地近7畝,海拔1386米。建在三面懸崖之上,庄南低處圍以外牆,形似瓮城,庄門石券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上嵌石匾"遷善庄"。門外是一條數米寬的深溝,想出入庄內必須經過弔橋。橋邊的石欄杆欄板上還雕以各種長壽、如意圖案。進入庄內,先是小天井,石板路,再進內寨門,寨門上書"紫燕"小石匾。門外是外院,有龍王廟、磨房、坊碾,和飼養牲口的地方。門內是正莊院,有大小五個院子,院內有假山、住宅、小軒、下棋亭等建築,院內的石磴,石階尺度雖小,但依石勢,石紋而築,很是精巧。由於整個院落依山勢而建,前後錯落,別有洞天。

當地有一個精巧的傳說:青龍寨下有地道,直通太古縣城曹家三多堂,中間為曹家金庫。儘管這是傳說,但是在青龍寨整修的時候,發現在每座房門前的石墩下,均有銀元存在。據當地人介紹,十年前青龍寨還有曹家一名鐵匠在此看家護院,臨死前視圖說出曹家藏寶之地。

關於曹家沒落,有很多傳說版本。如果青龍寨修建能將歷史謎團打開,或許晉商衰落之謎,也將昭然天下。因為金太古、銀祁縣之說,代表著太谷晉商迥異於平遙晉商。平遙晉商多為掌柜子,類似於現在經理人,而太谷縣所出則是東家,即出資方。

三條遊覽線路各有特色,或鄉野田園,或風光迤邐,或山嶽雄渾,但均深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採風中「行走山西」發現,這裡旅遊資源具有的多樣性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和年齡人的旅遊需求。在很多景點,同時容納了宗教、歷史等元素,使遊覽深度和遊覽內涵不斷增強。

據了解,目前侯城鄉已經針對境內旅遊資源加以整合開發,旅遊公路興建項目已經開始,一些典籍中著名的名殿古剎也將隨著旅遊開發而被現代人熟知:比如太行深處的磨龕寺。

「探幽入奄谷,鷲嶺若在眼,龕原彌勒同,樹是祗林產。色相片雲窺,虛空自縈綰。溶溶練影垂,青青露光潸。膜拜走遊人,循崖輳車棧。昔聞松嶺名,攬勝虛竹筒。懷遠漫江謂,豁目快(山蹇)(山產)。春風坡谷行,可以參玉版。」

這是清代詩人郭晉,遊覽太谷十景之一磨龕雲樹後留下的一首詩。『磨龕雲樹』太谷縣誌有記載:所謂雲樹就是我縣最大的白皮松,樹高25米,胸圍3,15米,至地面1,1米高的地方分為兩叉,好似山羊頭上的角,附近還有數十株,已成林材。山崖上挖有好幾個石窟,石窟原有神像,窟外就是搭著磚木結構的出檐,故名磨龕,由於樹高雲低,常出現低雲繞樹的奇觀,故名雲樹,二者合起來就是——磨龕雲樹,是獨木成林的典型代表。

目前磨龕寺復建招商工作正在進行。相信未來,這裡溪水、藍天、棧道、古剎、奇峰、怪石將會再現「天堂」美景。

(以上行走山西原創,首發今日頭條,行走山西媒體矩陣同步發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綿山起源說:日本木屐的故事
施蟄存:旅晉五記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