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億體檢產業:消滅亂象後,公立、民營爭高端客源

千億體檢產業:消滅亂象後,公立、民營爭高端客源

編者按

長期以來,健康體檢中心是公立醫院的邊緣化部門,但隨著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急需拓展高盈利性業務,健康體檢就是其中一個方向。從301醫院、中日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到縣級公立醫院,體檢中心如雨後春筍冒出,健康體檢行業掀起第二個高潮。隨之而來的不僅有公立民營的競爭,還有對規範化監管的要求。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如果本文對您有任何啟發,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在我國健康管理業務中,健康體檢是唯一開展比較成熟的業務。4月底,2018中國整合醫學大會期間,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接受健康點專訪時表示,我國健康體檢行業亂象叢生,不僅出現單一服務項目的價格戰,而且還有大量洗浴中心、保健品門店、健身房都在違規打「健康管理」牌,開展與此無關的保健品銷售、保健養生服務等業務。

曾強透露,為此,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等機構形成了《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從事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和單位。北京健康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副會長杜兵告訴健康點,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旗下的醫管中心委託,北京市健康管理協會完成《健康體檢項目基本目錄》的撰寫工作,項目已結題上報。健康點獲悉,下一階段,國家醫管中心將適時在全國範圍內徵求意見,以期健康體檢機構規範管理,提高質量。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

健康體檢產業潛力巨大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健康體檢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健康體檢市場容量已經超過1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2000億元左右。

即便如此,中國健康體檢的覆蓋率仍然低於歐美髮達國家,顯示健康體檢產業潛力巨大。上述報告顯示,2016年健康體檢的人次僅4.52億,佔全部人口的比例32.68%,而美國、日本與德國的健康檢查率已經高達73.4%、74.2%和96.9%。

在身體體檢之外,心理健康管理(健康體檢)更是面臨缺人才、缺設備、缺標準的局面。4月底發布的《2017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通過對全國約112萬人的心理健康分析,得出結論:心理完全健康的受調查者僅佔10.3%。心理健康狀態與軀體生理健康狀態密切相關,軀體健康狀況越差,心理問題發生率越高;甲狀腺結節、乳腺良性病變、子宮肌瘤、肥胖和失眠等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心理亞健康比例為54.7%-64.7%,心理問題發生率為24.3%-37.3%。

長期以來,從機構數和營收指標看,我國健康體檢市場由公立醫院機構占絕對主體地位。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2015年中國共有約6500家體檢機構,其中約4600家來自公立醫療機構,佔比70.8%;500家來自民營專業體檢機構,佔比7.7%。從收入規模上看,2016年,全國1121億元健康體檢收入中,908億元來自公立醫療機構,213億元來自民營醫療機構,後者的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14.7%提高到2016年的19.0%。催生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等全國性連鎖品牌。

機構亂象叢生,定價機制未捋順

2009年,原衛生部印發了《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對體檢機構、體檢人員做出規定。這一規定把體檢實施主體限定在醫療機構,從而把市面上以「健康測試」「某某(「療法」名)保健」之名變相從事健康體檢工作的商業機構排除在外。

上述規定要求,開展健康體檢業務的醫療機構必須:登記的診療科目至少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醫學影像科和醫學檢驗科;至少具有2名具有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具有10名註冊護士。

上述規定要求,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健康體檢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然而,曾強指出,該規定在國內各地並沒有得到貫徹實施。

即便是具備健康體檢准入資格的機構,曾強表示,規範化程度並不樂觀。他擔任主委的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時常接到消費者投訴,但由於沒有監管權,只能與各民營體檢巨頭的CEO內部溝通。「某家連鎖體檢機構,100多塊錢就能查核磁共振,不僅涉嫌不正當競爭,而且體檢質量肯定有問題啊!」曾強說。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方面披露,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的臨床路徑、醫學指南上不能滿足體檢機構自身業務和指導社區等基層服務的需求。同時,由於人才短缺、科室/基礎項目不全、信息化建設落後、質控機制較差、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健康體檢(健康管理)機構在2015~2017年健康管理學科示範基地評選中落選。

大量類似「健康管理中心」在施體檢機構之實

但曾強並非否定社會資本參與健康體檢行業,而是希望對健康體檢行業進行分級管理,對高等級的健康體檢機構,在服務項目類別、服務收費定價等方面,實施更多的差別化政策。

公立醫療機構基本服務項目價格,早已實施「更高等級,更高收費」的政策。以廣東省珠海市為例,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基本服務項目價格,按不高於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基本服務項目價格的90%來確定。

公立醫院內部健康管理(健康體檢)服務的定價機制並未捋順。2016年,包括健康體檢服務在內,北京市放開特需醫療服務的項目價格,執行醫院自主定價。但政策並未實際落地,某大型三甲醫院的健康管理機構負責人告訴健康點,去年,受定價機制影響,該機構的工作量增加了15%,但收入反而下降了5%。

國家衛健委健康促進與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郭清透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經意識到健康管理行業存在問題,正會同國家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門加強行業管理。包括設立「健康管理學」專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代碼(G040605)。同時,為杜絕「幾千塊錢考個證」的行業亂象,健康管理師被國家列入140項職業目錄內,要求培訓機構與考試機構相分離,主管部門從人社部門轉為衛生部門。

公立、民營體檢搶佔高端人群市場

在國家強制性標準出台之前,曾強有一個計劃,即以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的名義,由該協會制定團體標準,並在全行業非強制性地推廣。

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單一,95%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務仍以體檢為主,做檢前諮詢服務、檢後健康評估與干預跟蹤服務的很少。在檢後服務領域,公立醫院設立的健康管理(健康體檢中心)與連鎖體檢機構狹路相逢,搶佔高端人群市場。

以業內市場份額最大的美年大健康為例,美年健康2017年年報顯示,美年大健康的健康管理措施集中在制定診後健康管理方案、提供膳食指導等非醫學手段。

相對而言,曾強說,以301醫院為代表的各大國家醫學中心已開展高水平的功能醫學研究,探尋各類亞健康狀態的疾病早期預警信號,包括:毒性元素暴露、免疫功能失衡、毒素過多、腸道功能下降、荷爾蒙失調、代謝失衡、自由基過多。

不過,讓曾強困擾的是,「抗氧化」「排毒」等術語已被保健品門店、洗浴中心濫用。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專家披露,長期以來,健康體檢中心是公立醫院的邊緣化部門,但隨著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急需拓展高盈利性業務,健康體檢就是其中一個方向。這幾年,在301醫院、中日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之外,縣級公立醫院的體檢中心也如雨後春筍冒出,健康體檢行業掀起第二個高潮。

曾強坦陳,公立醫院健康體檢的服務環境確實不如民營醫療,後者可以裝修得像五星級賓館,也可以配備更多的服務人員,但他仍然堅持「三甲醫院有很強大的學科優勢,操作規範性、檢後診療服務等方面仍然遠勝於大部分的民營健康體檢機構」。

舉例而言,曾強說,我國80%的健康體檢需求來自於單位組織,體檢項目千篇一律,且「檢而不管,等於沒查」。也就是說,只有健康體檢而沒有健康管理,就會出現「年年檢查,年年照樣得病」的情況。因此,他建議,應該在「基本項目不可少」的基礎上,根據用戶的年齡、地域制定差別化的檢查項目,比如: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在甲狀腺綜合征、膽結石等疾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別。

不過,對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等健康產業上市公司來說,有個不太好的消息——行業增速正在趨緩,而公立醫院把住了高水平學科建設、行業協會管理的主導權。

當然,民營健康體檢機構也有優勢。「療效為王」時代早已過去,民眾對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多樣化。三甲醫院儘管有較高的健康管理和診斷治療水平,但受制於體制機制因素,用戶過長的等候時間、醫師有待提升的服務態度、科室間不太順暢的轉診機制,並不適應中產階層日益提高的健康管理(健康體檢)需求。

今年4月,中南大學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的發展的速度及服務人群增速開始趨緩。一方面,受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社會資本主要投資辦醫院及養老康復機構;另一方面,三甲醫院具備設備、技術、專家及品牌優勢,健康體檢的優質客戶資源被三甲醫院佔有,民營健康管理(健康體檢)機構仍然處於劣勢,即使走連鎖經營之路與投入大量資本運作,短時間內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點 caixin-life;

湯晨|責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點 的精彩文章:

最新報告:亞馬遜將布局醫療保健這5大領域

TAG:健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