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映波折不斷的電影——《後來的我們》

上映波折不斷的電影——《後來的我們》

我原本以為是因為導演劉若英粉絲眾多,《後來的我們》才未映先火。 可以坦誠地說,我是劉若英的粉。不算鐵粉,不是她的電影我就非要看,她的書我非要買的那種鐵杆粉絲。但就是一直清清淡淡地喜歡她,對她的很多歌曲、電影和電視劇、還有她寫的書,都有較高認同度。我零散地看過她寫的書,覺得文字不錯,但都沒有收藏過,喜歡她的一些歌曲,但不是每張專輯都聽過,看過一些她演的電影和電視劇,確有角色詮釋比較到位的。

我一開始就打算去電影院看《後來的我們》。首映後爆出預售刷票等負面新聞的同時,觀眾對影片吐槽頗多,甚至罵聲不少。之前未映先火的渲染並沒讓我對影片有太高的期待,之後的負面新聞和大量惡評,也沒讓我放棄觀影的打算。或者說,好還是不好,我總應該自己看過後才能判斷,是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評判。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昨天,蝸牛先森陪我去看的電影。觀影結束後,他表示自己並不太喜歡這一類的電影,隨後,還給我分享了一篇微信推文《38萬人退票、中國影史最賤操作詐騙我們,這部電影還能不能看了?》,並表示比較認同文章中很多觀點。

我一看標題,就覺時下的微信文章,果然都是標題黨的天下。當然,文中部分觀點我也是很認同的,比如周冬雨的演技很出彩、井柏然的演技有提升、攝影效果很好,最關鍵是田壯壯作為男主父親給女主寫的信確實很催淚。

我觀影時,也確實是被那封信感動了。另外,周冬雨演的北漂女孩帶感很強,很多溫馨的場面中她那種率性的特質確實很可愛,很有感染力。

總的來說,我沒有特別驚喜,亦沒有很失望。整部影片中規中矩,演員演技在線,攝影超贊,故事有寫意,劇情有亮點,就是有些台詞太刻意或者說有些矯情,影片節奏有點慢、有點冗長。其實,這個故事講得算明白,沒必要用過多qq簽名式的台詞來說話,正常敘事效果可能會好很多。120分鐘的時長來講述一個戀愛往事,確實有些拖沓了。有時候,細節把握到了就可以,情節沒必要太繁冗,畢竟這個故事的基調是平淡的,不太有曲折。回憶有色彩,其實,現實生活也是有色彩的。釋懷了,現實生活就有了色彩。影片最後的電腦遊戲界面,黑白之色逐漸煥發出光彩來,原來,真實的生活並不因為回憶失去色彩,只要不沉醉於回憶,現實生活就很好,即使平淡也有光芒。

有回憶,有釋懷。這是我從整部影片看到的主題,並沒覺得如何毀三觀。現在的人,可能多數是經歷了多段感情,最後才修成正果,步入婚姻。有的人珍藏過去的回憶,已經對過往釋懷;也有人沉醉於過往的記憶,卻始終無法釋懷。這都多了去了,如何談得上毀三觀呢?我到了很大年紀,才談了一場戀愛,就選擇牽手步入婚姻。但我從來不覺別人多談幾場戀愛、或者多分幾次手,就有什麼不對。站在道德高點去批判他人總是很容易,只是,這個道德高點,我們又是如何站上去的呢?

可能有人會說,男主都已結婚生子,卻還對過去念念不忘,這不是毀三觀嗎?男主這樣確實不應該,但是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歌頌這種對前任的戀戀不忘。反而,通過電影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男主與女主在顛沛流離的北漂歲月中彼此相依,但沒真正達到精神世界的溝通,直至分手,男主也沒理解女主。不知道為何彼此相愛,又最終錯過?這才是男主戀戀不忘的根源。這也是為什麼重逢能讓彼此釋懷,真正放下。毀不毀三觀,關鍵還是要看電影的核心思想,不能斷章取義地因為有某個情節就說毀三觀。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所有有小三、出軌等情節的電影都要被指責毀三觀了。

當然,前面說到標題黨的微信文章,我並不覺得她文中的觀點有什麼大不妥,只是不喜歡標題黨而已。就像我對《後來的我們》刷票營銷不恥,我對標題黨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很多東西,在我們真正見識到之前,吸引我們的竟都是套路。

記得劉若英曾經採訪中表示過,不敢輕易嘗試做導演的,怕自己做不好。這次的嘗試,我要給她點贊。雖然《後來的我們》中規中矩,但是,比之張一白系列要好多了,至少沒有出軌、癌症那些老套而矯情的橋段。

很多評論認為影片全靠打情懷。我卻覺得「有情懷」並不是壞事。青春情懷也好,初戀情懷也罷,都曾在每個人身上附體,它本身無所謂好壞。哪怕是很多好評度高的美國大片,最後你也能或多或少體認到某種情懷。關鍵是,導演是如何表達他的情懷,而你,又是如何理解這種情懷的?當然,你最後理解到的情懷,很難說就是導演表達的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八卦之修竹 的精彩文章:

珍妮弗安妮斯頓向安吉麗娜朱莉送去了晚餐邀請,以「修補東西」,但安吉拒絕了這個提議

TAG:娛樂八卦之修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