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呆!龍岩一單位體檢,竟查出8人肺癌!原因竟然是……

驚呆!龍岩一單位體檢,竟查出8人肺癌!原因竟然是……

近半年,龍岩一家單位組織體檢,

竟查出20多人有肺結節,

其中8個被證實是肺癌,

最年輕的女患者才20多歲,不抽煙、不喝酒,

這讓大夥緊張。

近年,被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而肺結節可能是癌變的前兆。

省腫瘤醫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福建,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在癌症中均居首位,對此,專家提醒,應健康生活,定期體檢,低劑量螺旋CT的篩查可早期發現肺癌,降低死亡風險。

不抽煙不咳嗽

他們被查出肺癌

這家單位有2000多人,統一在龍岩市第一醫院體檢,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已有1000多人參加了體檢。

工作人員透露,每年,單位都組織體檢,但有的人嫌麻煩,有的人覺得自己還年輕,多年不體檢。

此次,單位要求大家建立健康檔案,大夥才陸續體檢。體檢時,單位要求35歲以上的員工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不料,許多人因此被查出肺結節,其中8位已做了手術,病理報告證實是原位小肺癌,還有一位已是肺癌晚期。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已有的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10~20倍,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幾率越高。此外,吸煙不僅直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還對周圍人群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被動吸煙者肺癌患病率明顯增加。城市居民肺癌的發病率比農村高,這可能與城市大氣污染和煙塵中含有致癌物質有關。

「我們不抽煙、不喝酒,也沒家族病史,怎麼會得肺癌?」此次被查出肺癌的,只有2位男士是老煙民。

另外4位男士,他們不吸煙,不咳嗽,40多歲就被查出肺癌。還有2個女士,一個僅20多歲,另一個40多歲,是一位中層幹部,性格開朗,很愛鍛煉,她們看到體檢報告,非常驚訝。

幸運的是,因為這次體檢,有7人及時發現了病情,先後在該院做了手術,目前已康復。

該院體檢中心副主任鄧小援主任醫師說,在我國,近10年肺癌發病率增加60%,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僅該院體檢中心,肺癌檢出率就高達0.38%,應引起重視。

1.吸煙

目前認為吸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煙草中有超過3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如:苯並芘)和亞硝胺均有很強的致癌活性。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和亞硝胺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DNA損傷,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進而引起細胞的轉化,最終癌變。

2.職業和環境接觸

肺癌是職業癌中最重要的一種。估約10%的肺癌患者有環境和職業接觸史。現已證明以下9種職業環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

3.電離輻射

肺臟是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器官。電離輻射致肺癌的最初證據來自Schneeberg-joakimov礦山的資料,該礦內空氣中氡及其子體濃度高,誘發的多是支氣管的小細胞癌。美國曾有報道開採放射性礦石的礦工70%~80%死於放射引起的職業性肺癌,以鱗癌為主,從開始接觸到發病時間為10~45年,平均時間為25年,平均發病年齡為38歲。氡及其子體的受量積累超過120工作水平日(WLM)時發病率開始增高,而超過1800WLM則更顯著增加達20~30倍。將小鼠暴露於這些礦山的氣體和粉塵中,可誘發肺腫瘤。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中患肺癌者顯著增加。Beebe在對廣島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終身隨訪時發現,距爆心小於1400m的倖存者較距爆心1400~1900m和2000m以外的倖存者,其死於肺癌者明顯增加。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等患者,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可能化生為鱗狀上皮致使癌變,但較為少見。

5.遺傳等因素

家族聚集、遺傳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在

肺癌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可能在對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個體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氣污染

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於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後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並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大氣污染與吸煙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肺結節

不等於肺癌

「死亡率高、發病率高、低齡化!」 福建協和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陳椿說,以前,肺部小結節很少聽說,近年常被發現,主要是高解析度多排螺旋CT取代傳統胸片後,檢查的精確性提高了,平均100個人中有20~30個人被檢出肺結節。

去年,在該院,一個中年男子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家族史,卻被查出雙肺有26個小結節,醫生手術切除了其中9個結節,病理報告證實全是肺腺癌,連醫生們都很震驚。

「肺癌大多是從小結節演變而來,但肺癌和肺結節不能畫等號。」他解釋,肺結節是指直徑在3厘米以下的孤立性肺部密度增高影,可由許多原因引起,如惡性腫瘤、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結核、肉芽腫等,惡性概率為20~40%,且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升高。

溫馨提示

五種小結節需及時就診

他說,如今,肺結節很普遍,勿怕也別忽視,但有五種小結節,需及時就診:結節像周圍有暈圈的月亮;結節周圍有角、刺伸出,和毛栗子一樣;結節里有透亮的小空泡;結節里有血管扯進來;結節周圍的胸膜有牽拉。

肺癌年輕化

防治有「五要領」

「年輕患者不少!」協和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鄭煒說,多年前,他接診過一個7歲女孩,被確診肺癌,做了右側全肺切除;上個月,他們又接診了一個19歲的閩南女孩,被查出1個肺結節,手術後,也確診肺腺癌。

陳椿教授提醒,肺癌很狡猾,早期大多無癥狀,即使有癥狀,也大多表現為乾咳、胸痛、咳血等,易與其他良性病混淆,被患者忽視。其中,七成以上肺癌患者就診時已到晚期,5年生存率僅15%左右。

他推薦了防治肺癌的五大要領:戒煙、避油煙、充分通風、室外防護、心平氣和。

此外,他一再強調,胸片不能發現早期肺癌,要使用低劑量多層螺旋胸部CT。

年齡在50歲以上、每年吸煙20包以上、有腫瘤家族史和既往有肺部疾病史、長期從事環境與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如出現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血絲痰,至少要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有問題及時複查、就醫,沒問題也要定期複查、體檢。

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非常高,甚至可以治癒。即使發現轉移,仍有許多的治療措施,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像高血壓、糖尿病類似的慢病管理,長期生存。

來源 海峽都市報

移動便利店 24小時不打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肺癌發熱怎麼處理?除了炎症還有哪些情況引起?
肺癌的病因有哪些?哪些水果有助預防肺癌?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