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秦朝能打過匈奴,而漢朝卻不行的真正原因令人心痛?

為什麼秦朝能打過匈奴,而漢朝卻不行的真正原因令人心痛?

冒頓一個「狠角色」當了單于,先是滅了強大的東胡,又打敗月氏(ròu zhī),吞併了樓煩、白羊王,最終把蒙恬收復的中原之地全部佔領。當時正是楚漢相爭,冒頓才藉機強大起來,「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擁有拉弓射箭的軍隊30餘萬人。

匈奴鼎盛的標誌就是冒頓統一了草原各部,擁有與中原接壤的廣袤土地,使北方各族完全服從於他的統治。史載,冒頓設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等官位。都各司其職,官職大的擁有萬名騎兵,小的有數千騎兵,領兵帶將的有24人。左方的王、將軍住在東方,佔據上谷郡以東的土地,東邊與朝鮮接界;右方的王、將軍居住西方,佔據上郡以西的土地,和月氏、氏、羌等部落接壤;冒頓的王庭所在地一直延伸到代郡、雲中郡。冒頓還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成為漠北草原中最強大的王朝。

秦時匈奴並不算強大,內部也並非整體一塊。在楚漢相爭時,匈奴出了一個冒頓單于,他統一了匈奴各個部落,建立了先進的軍事制度,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所以漢初漢軍以疲憊之師攻興新之軍,自然打不過。漢朝經過50多年的休養發展後,以全新之軍攻熟悉之敵,自然能慢慢佔上風。

打仗打的是綜合國力,漢初國窮民弱,全國經過楚漢戰爭幾十年的摧殘,人中銳減,經濟凋敝,騎兵部隊都組建不起來,後勤更是艱難。經過文景兩代皇帝治理,國家經濟恢復了,人口增多了,到漢武帝時國家才恢復到秦始皇時期的水平,也初步有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將。

當時劉邦想派軍抗擊匈奴。但是他根本找不到派遣之人。因為這時候,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蠢蠢欲動,有造反的跡象。如果劉邦派遣這些將領去抗擊匈奴,一者這些將領與韓王信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二者,如果他們也學著韓王信那樣,聯合匈奴反攻中央,那劉邦就危險了。

漢朝,面臨百廢待興的局面,漢朝實行無為而治的治國策略,弱化了對於軍隊的治理,並且大漢立國後張良退隱,韓信被殺,異姓王紛紛同室操戈,使漢朝元氣大傷,內耗嚴重,軍隊法令不一,中央被大大削弱。

漢朝則部分實行已經被淘汰的分封制,漢景帝時七王之亂就是典型的內耗國力,經過漢武帝時主父偃推恩令後才使國力回升。

總結:為什麼秦能驅逐匈奴而漢卻敗於匈奴。秦時,中原強而匈奴弱。漢初時,中原弱而匈奴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她是四大美女之一:一生嫁給了父子三人,最後結局卻十分凄慘
究竟是什麼原因,北京古墓中的一塊磚,卻讓韓國人大變臉色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