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為什麼總愛發問?原來是這麼回事

孩子為什麼總愛發問?原來是這麼回事

大家好,歡迎到訪,本期聊聊孩子為什麼總愛發問。自孩子從襁褓中解脫出來後,終日里不停地爬上爬下,不斷地觸摸、翻弄所碰到的各種物休,去試著拆解他能拆開的任何東西。直到折騰困了睡覺了才安靜,恐怕在他睡著之前還會大鬧一番。當孩子會說話時,我們會時常聽到孩子用稚嫩的聲音發問,而且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讓人應接不暇,那這是為什麼呢?

幼兒的好奇心

其實初生的嬰兒大部分時間處於睡眠狀態,他的覺醒時間非常短暫。然而隨著神經系統的迅速成熟,成長到3個月,基本能長時間保持蘇醒。他的感覺能力更加有組織和得到改進,記憶和學習的基本能力已表現得很清楚。這為嬰兒的注意力提供了能量,改善了注意的質量。注意最初級的生理機制是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異性所引起的一種複雜而又特殊的反射。這種定向反射在人類身上得到深遠的發展而演變為好奇。剛走出混沌世界的嬰兒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鮮而又陌生,以致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

嬰幼兒的好奇心常以兩種方式表現出來:一是好動,一是好問。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嬰兒常常會抓住什麼就往嘴裡塞,包括吮吸自己的手指。他餓了嗎?不是的。這是因為新生兒的口腔觸覺十分靈敏。他在用嘴去探索物體,滿足他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

嬰兒早期觸覺發展迅速,3個月時,有了通過觸覺探索獲得環境信息的傾向。當他約莫半歲時,他的運動能力得到提高,就會開始不停地把能觸及到的東西拿來看個究竟。有時他的這種好奇心會表現為破壞行為,將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在幼兒期,直覺動作思維仍然是探索和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活動能增長嬰幼兒的體能,促進骨骼、肌肉及身體各個器官的發育,增進運動動作的靈巧性,發展運動技能,而且培養活潑的心態,給他們帶來歡樂。

幼兒的好奇心

當孩子的知覺和運動範圍越來越廣,但當物體被成功分解後仍然一臉迷惑,比如收音機里說話的人怎麼沒有了?……在掌握語言後,他就會把他的疑惑用語言表達出來。由此看來孩子的天性本來就是「勤學好問」的。嬰幼兒初涉人世,周圍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穎奇特的,他們想探究了解,好奇心自然會十分強烈。然而不幸的是,相當多的家長,由於缺乏必要的知識修養和對兒童心理的了解.往往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嬰幼兒,遇到孩子刨根問底總是不耐煩,有時還會斥責、制止或是轉移視線應付孩子,更甚者還有哄騙的。

幼兒的好奇心

長此以往,幼兒的好奇心會逐漸被消磨殆盡,對智力開發危害極大,對兒童的成長發展會造成不良後果,應引起人們的注意。以上是本期的內容,如果屏幕前的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評論留言,記得關注我哦,再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兒閣 的精彩文章:

TAG:悅兒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