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素互動,全民嗨唱,真人秀模式托底,衛視音樂類綜藝如何突圍?

星素互動,全民嗨唱,真人秀模式托底,衛視音樂類綜藝如何突圍?

導語

衛視為什麼會有層出不窮的音樂類節目,大抵是因為唱歌這回事的門檻最低,只要享受就可以。

作者|林蔚

湖南衛視《歌手》收視率頹靡、黯然收尾,網綜音樂類競技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接連強勢吸睛。兩種不同平台媒介,音樂類節目一頹一升的差異勢頭,不免讓人替衛視音樂類節目的前景擔憂。

在一片低壓當中,各大衛視有不少音樂類節目仍在砥礪前行。強勢接檔《歌手》的《我想和你唱》第三季,已於昨晚首播。因湖南衛視五一期間的播出調整,節目和浙江衛視的《異口同聲》、江蘇衛視《無限歌謠季》同天播出,三大衛視齊唱歌謠,「樂」迎小長假。同樣首播的,還有周五晚新鮮上檔江蘇衛視的《嗨!唱起來》。

相比Q1《歌手》的一枝獨秀,Q2音樂類節目在各大衛視可謂全面開花。在《奔跑吧》、《高能少年團》、《極限挑戰》等熱門綜藝的夾擊下,形成一個小的矩陣。究竟這幾檔節目有著怎樣的升級創新?在第二季度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對競技說不,綜藝特質亮眼

音樂競技類節目,曾長時間霸佔電視熒屏。不論是歌手間PK的《歌手》,還是素人選拔推新人的《中國新歌聲》,這些節目常年都是衛視大熱首選,備受期待。

而音樂競技類節目的困局,也是顯而易見的。優秀且能引領潮流的華語音樂儲備人才越來越少,是一個原因;模式單一,審美疲勞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新一季《歌手》收視低谷僅有0.62,《中國新歌聲》一期收視敵不過一集《楚喬傳》的說法算不上誇張。

尋求更多元的節目類型,勢在必行。將音樂作為一個主要元素,融合娛樂,著重打造音樂與遊戲結合的綜藝,近兩年慢慢浮出水面,現在形成一定的規模。

(綜藝向的音樂類節目)

綜藝導向的音樂節目,更多是把音樂當成一個載體。脫離導師間PK、素人與導師PK以及改編PK等,而是把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元素加入其中,關注歌曲背後的故事,好聽又好玩,或搞笑或溫情,傳遞音樂的美妙和正能量。

無獨有偶,目前新上檔的《我想和你唱》第三季、《無限歌謠季》以及《嗨!唱起來》或升級或借鑒,力圖將音樂IP做更深入的挖掘,打造出新鮮度。

星素互動升級,溫情與愛交織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強勢回歸,第一期重磅請來了蔡依林做嘉賓。這檔以「星素互動式演唱」為最大看點,營造音樂大派對熱鬧氛圍為主的綜藝,在五一小長假前夜上檔。據全國網數據顯示,收視率達1.18,同時段排名全國第一。

而且比起前兩季,在各方面均有升級。「星素互動」元素里的明星變少,素人增多。從一期三位明星,到如今一期只有一位明星大來賓的設置,在選人難度上不降反升。國民認知度、歌曲傳唱度、經典作品的積累數量,拿這些標準來衡量華語樂壇的歌手,標準反而在上升。

(蔡依林作為第一期嘉賓,素人合唱視頻數高達573萬)

素人參與範圍大幅度提升。第二季,雖然有從海量素人視頻中選出100位到現場,卻沒能實現他們與明星間的互動。這一季多了一個10秒同框環節,幾十位素人分別和明星一起合唱,非常溫馨。節目總導演王琴曾提到過,「明星人數上削減了三分之二,省出來的時間主要用在了星素互動上」。

多出來的時間,需要更多倍的內容創意去填滿。明星和素人的K歌保留曲目展示,素人故事的完整表達,星素間的誠摯交流時刻,還有明星CALL OUT素人邀請他們參加節目的爆笑環節,無時無刻不在營造歡笑、愛與溫情的氛圍。

「與其仰望,不如對唱」。這句話闡釋出了節目的主旨「替素人圓夢」,而不是突出競賽的殘酷。《我想和你唱》把「我」和「你」之間的關係連接的更緊密。昨晚節目中最感人時刻,是蔡依林和素人合唱的《我》。

(《我》)

《我想和你唱》同樣亮眼之處還在於,對互聯網元素的熟練借用。花字、鬼畜、剪輯節奏都更似一檔網綜,而且全民k歌軟體和娛樂軟體抖音等的風行,360度的互動牆,體現了科技感和時代性。

全民嗨唱成主流,情懷與故事兼顧

本周登陸江蘇衛視周五22點檔的《嗨!唱起來》,乍看起來與《我想和你唱》有幾分相似,以星素合唱作為賣點。看過節目之後,小鮮覺得節目還是更偏向於傳統的綜藝節目。

節目本身借用KTV歡唱的概念,將100位歡唱達人請到節目現場,和每期的明星嘉賓一起大合唱。其中有三位幸運兒可以單獨講述他們自身的故事,然後從明星嘉賓的私人KTV歌單中選取一首歌合唱,同時明星嘉賓會分享歌單背後的故事。節目首播日,收視率為0.676,算不上亮眼。

節目里,為了呈現出K歌的氛圍,舞美設計了一個圓形的類似於角斗場的立體站台。100位素人身處其中,身後有點唱機,可以用自然舒服的狀態唱歌。

(100位素人的K歌空間)

曾打造過《蒙面唱將猜猜猜》、《金曲撈》等注重情懷故事綜藝的江蘇衛視,在《嗨!唱起來》主打的仍是音樂背後的故事。第一期明星嘉賓是孫楠,他的KTV私家歌單里的每首歌都與他的一段過往有關。

《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孫楠第一次聽到的流行歌曲,《夜夜夜夜》是他的偶像齊秦的歌,《征服》代表著朋友那英對自己的陪伴和照顧,張傑的《逆戰》是兒子愛唱的歌,所以自己也愛唱。《親愛的孩子》是「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的主題曲等等。

每首歌背後都有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是一首歌曲完成背後的秘辛,也可能是它對聽歌者所具有的非凡意義。同一首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故事間的碰撞正是《嗨!唱起來》想要傳遞的情懷。比如節目中,一首《送別》,孫楠唱的是對女兒的愛,素人想傳遞的是對離世父親的追思。

(孫楠與素人合唱《送別》)

故事和情懷兼顧,說出你的故事,唱出你的聲音,了解你的一段過往,你我之間形成愛的共鳴。從這一層面上看,《嗨!唱起來》很好地延續了江蘇衛視音樂節目的整體調性。剛播出一期,後面有沒有更加打動人心的歌和故事,進而拉動收視率,可能還需觀望。

原創的時代之音,能期待嗎?

好的原創音樂少之又少,所以打開電視,幾乎全是改編之聲和經典之音。江蘇衛視周六晚推出的《無限歌謠季》里,五組唱作人和歌謠研修生搭配,一起創作,把生活寫成歌。

資深的綜藝粉對這樣的模式大概不會陌生,韓綜《無限挑戰》在200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無限挑戰歌謠祭」,MC們與唱作人搭檔,一起合作出反映時代的歌謠並登上舞台進行完整表演。

相比兩年一次的歌謠創作,《無限歌謠季》將舉辦三次演出,強度更大,難度升級。十幾期節目中要呈現出十五首原創音樂,實屬不易。節目的看點正是音樂作品形成的整個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搭檔之間的火花。

(節目陣容)

節目的定位是音樂與真人秀的結合。在已經播出的兩期節目中,經過互選的方式產生了第一輪的合作搭檔,並且釋出了第一場歌曲的主題「今生第一次」。結束了棚內錄製,接下來走向戶外,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將是後續的節目重點,真人秀的記錄性也會慢慢展開。

疑似抄襲的話題暫且不表,節目還是有它的亮點在。作為一檔綜藝節目,不僅在研修生里找了頗有「笑果」的小嶽嶽、楊迪,唱作人里惜字如金、卻又常化身「毛懟懟」的毛不易,還有擅長「補刀」的李榮浩均是節目的新亮點。

除了笑點還有淚點。第二期節目里,披露了小嶽嶽寫給過世父親的歌《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歌曲背後的故事,點睛了《無限歌謠季》所要傳達的理念,只要對生活有感觸,有熱愛,想表達就能打動人心。

這三檔音樂類的綜藝節目,摒棄或者說弱化競爭的概念,用合作、攜手的方式傳遞歌唱的理想和信念。

衛視為什麼會有層出不窮的音樂類節目,大抵是因為唱歌這回事的門檻最低,只要享受就可以,而這三檔節目也正是在全民嗨歌的當下,對大眾心聲做了最直觀的傳達。

作者

林蔚

愛吃,愛宅,愛發獃的寫字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鮮綜藝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嘻哈》更名《中國新說唱》!沒毛病
當劉維、李誕、薛之謙去拍戲,我彷彿像在看綜藝

TAG:小鮮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