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月四月讀書小結

三月四月讀書小結

去年開始每個月寫讀書小結,一是為了記錄心得體會,二是為了督促自己把書讀完。之前一直是發在朋友圈裡的,既然有了公眾號,以後就發在這裡啦。

算不上是推薦,只是給自己存個檔,留個素材,所以感想寫得都比較隨意,有的長有的短,全看當時的心情。

三月四月加起來讀了十一本書,不多不少吧,有三本是專業書,就不發在這裡了。

一些關鍵詞:極權主義、政治哲學、回憶錄、散文、奈及利亞內戰、法律、自由、移民、多元文化、愛情、背叛。

《被禁錮的頭腦》

(波蘭)切斯瓦夫·米沃什

第一次看到波蘭詩人米沃什的名字,是在崔衛平的《思想與鄉愁》里,後來又在她的《正義之前》里讀到他的一些事,很感興趣。最近終於找了米沃什最著名的作品《被禁錮的頭腦》來讀。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本反映波蘭斯大林意識形態的書,慢慢才發現,它探討人的心理問題比探討政治問題更多。

「被禁錮的」一詞在波蘭語里也有「使信任」、「使信服」和「被奴役」的意思,這種雙重含義暗示了「禁錮」不完全是從上至下的脅迫,而是也有心甘情願的意味。這本書有別於其他關於極權主義的書的地方在於,它把重心放在了剖析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從自身的處境、精神困境和個人抱負出發,自覺地成為強權的擁躉,最終變成壓力的一部分。

全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三個章節「『穆爾提-丙』藥丸」、「看西方」和「凱特曼——偽裝」探討知識分子們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機制,允許自己慢慢被洗腦的。第二個部分則寫了作者接觸過的四個具體的人,在極權主義環境中各自發生的變化,做出的選擇。在最後兩章中,米沃什才談到了制度性壓迫的一些手段,以及波蘭的歷史和政治環境。

在米沃什看來,戰前四處瀰漫的虛無主義氛圍,知識分子特有的階級焦慮,對西方的輕蔑和不信任,對被認可和名望的渴求,這些因素都為知識分子逐步接受「新信仰」鋪好了路。在那之後,便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籠頭越收越緊,各種審查和限制都越來越嚴格。這時即使察覺到不對也來不及了,只有在精神上實現徹底的自我欺騙,才能夠擺脫折磨,獲得新生。或者——還可以選擇凱特曼,一種特殊的精神勝利法來自我麻痹、自我安慰。

我們容易以為極權也好,壓迫也好,都是從外部強加來的,但正如崔衛平在序言中所說:「實際上任何被稱為『怪胎』的東西,都不可能僅僅是外來的,『被植入』的,而是有其自身深刻的歷史、文化及人性的根源。」這本書中米沃什談到的許多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與我們國家發生過的一些事情很相似,因此讀來還是有很大啟發的。其實我國近代史真的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可分析的事情多的是。

《過去與未來之間》

(美)漢娜·阿倫特

在這本書中,借用勒內·夏爾的警句「留給我們的珍寶沒有任何遺言」,阿倫特敏銳地指出了現代世界面臨的一個緊迫危機:因哲學與政治學傳統的斷裂而導致的一種思想上的失語狀態。在阿倫特看來,傳統的失落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程度,不僅僅是過去的經驗不再能夠為我們所用,而且諸如存在、理性、真理、權威、自由、行動等核心概念都失去了傳統的意義,不再能夠為我們提供理解和描述現實的語言框架。在這樣的背景下,書中的八篇隨筆從實在的現象出發,通過追溯這些傳統概念最初在哲學和政治學上的意義,提煉出我們業已失去的那個世界的本質,以此來找到我們如今所處的坐標,和一個思考未來的向度。這本書我寫了長評,發在歐洲文藝評論的公眾號上,感興趣的話點這裡。

《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見證》

(俄)所羅門·伏爾科夫

前段時間無意間聽到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悲戚沉鬱,第二樂章諧謔曲卻辛辣而尖銳,感到很好奇,便去找了作曲家的回憶錄《見證》來看。看完之後很受觸動,如此沉重、荒謬的一生,「功成名就」卻充滿了悲哀和不幸。作曲家早年被斯大林定性為」人民公敵」,之後一直受到嚴密的監視,每天提心弔膽,活在驚懼之中,絕望到幾乎要自殺,只能扮作「癲僧」,小心翼翼地用音樂來表達內心的悲憤,卻又因為卓越的才華屢屢被斯大林利用,充當政治宣傳的工具。

這本回憶錄是作曲家對斯大林的宣傳機器糊在他臉上的一層層面具的響亮反抗。他把他在音樂里無法明說、細說的,都在這裡直白地講了出來。透過這些話語,終於能看到一個活生生的肖斯塔科維奇,在極端高壓之下依然保持著清醒敏銳,對藝術盡最大可能忠誠。他說話很有特點,有時候東拉西扯,有時候又突然變得辛辣尖銳,毫不掩飾他對斯大林和他的手下們的鄙視和厭惡。還談到了很多他認識的藝術家和作家們的遭遇,其中包括不少名人,比如左琴科、阿赫瑪托娃、斯特拉文斯基等等。

如果說在《被禁錮的頭腦》里,米沃什試圖理解極權統治之下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變化,肖斯塔科維奇的《見證》只有一個目的——忠實於歷史真相。歷史以令人眩暈的速度被人改寫,而記憶就像沙子一樣,很快就會從指縫裡流掉。肖斯塔科維奇想要反抗這種湮滅和遺忘。儘管他認為這種努力就像抓住一頭河馬的尾巴,試圖把它從沼澤里拉出來,他還是選擇了打破沉默,站到了歷史的證人席上。可嘆又可敬。

《白牙》

(英)查蒂·史密斯

查蒂·史密斯算是英國新生代作家的中堅力量了,《白牙》是她的長篇處女作。小說設定在世紀末的北倫敦,這裡生活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歷史文化和價值觀,人們之間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口「白牙」。故事主要圍繞著兩個家庭的三代人展開,作者很有野心,瞄準了二代移民的融入問題、多元文化、信仰衝突、種族歧視等等話題,寫作技巧也老練嫻熟,但整部小說像一盤大雜燴,呈現了很多東西,但是很難說清要表達什麼。

作者對各種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一視同仁,都採用辛辣的筆調嘲諷了一番。雖然能感覺到是想採取中立的立場,但實際上造成了一種玩世不恭的印象。一開始還好,讀到後半就覺得有些荒誕失真了,人物變成打著「主義」和「種族」標籤的名牌,不再是真實的人,也不再有真實的生活。群像式的結構勾勒出了一副「全景」,但是缺乏對具體心靈和具體生活的探索,總還是不「實」。可能說得嚴厲了一點,其實這部小說不算難看,如果能更好地在荒誕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選擇一個人物的視角好好發展,或許《白牙》會更深刻也有趣。

《木偶的靈魂:自由只是一種錯覺》

(英)約翰·格雷

新華出版社去年7月出版的新系列,這本書談的不是世俗政治領域的自由概念,而是形而上和神學意義上的自由,著重討論了諾斯替主義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關係。諾斯替主義來源於諾斯替教,該教派對「創世紀」的理解與基督教的理解截然不同,他們認為命令亞當和夏娃不得食用禁果的上帝不是真正的,全知全善的上帝,而是一個德穆革,一個專橫的、掌管物質與建造的低級神,禁果象徵的也不是原罪,而是能夠幫助人類擺脫德穆革奴役的知識。

對諾斯替主義者來說,人類自以為擁有了自我意識就擁有了自由,但這種自由是不完全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兩個形式,要麼是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即成為神,要麼就是絕對服從,徹底擺脫自由的負累,成為街頭藝人操縱的提線木偶。作者認為人類進入現代之後所做的很多努力,不論是試圖通過社會規訓「治癒」人性中的缺陷,還是試圖通過基因工程創造出更高級的人類,製造仿生人、人造人等等,其本質都是諾斯替主義的,都是試圖通過知識擺脫心靈的無意識部分,打破人類的局限。但是,作者認為,這種努力很可能是徒勞的,因為世界的規則在世界之外。

這個觀點其實不算很新鮮,但作者把很多哲學思想和著名科幻小說結合在一起講,比如講到了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路邊野餐》、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索拉里斯星》、菲利普·K·迪克的《高堡奇人》等等,讀起來還是蠻有趣的。

必須吐槽一句,我煩死這種一句話劇透式的副標題翻譯了,人家原本的副標題是A Short Inquiry into Human Freedom,咋翻譯成「自由只是一種錯覺」的?簡直標題黨。

《冬牧場》

李娟

旅途中讀完了這本書,非常喜歡。《冬牧場》是李娟第一部長篇紀實散文作品。2010年冬天,李娟跟隨熟識的哈薩克族牧民居麻一家進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度過了一個冬天艱苦寂寞的生活,也記錄下了這群最後的「荒野主人」獨特的生活情景。不讀這本書,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生活,空無一人的荒野,耳邊只有迫人的寂靜,茫然四顧,一道道沙梁,一片片戈壁,好像都是一樣的,沒有起點,也沒有盡頭,人在其中顯得多麼孱弱渺小,卻頑強而驕傲地堅守著自己的希望和尊嚴。

書中最動人的是寫居麻一家的部分,雖然日子艱苦又單調,但並不憋屈,一家人親親熱熱的,而且在生活質量上毫不含糊,即使沒有客人,地窩子里也總是拾掇得整整齊齊,用繡得精緻的氈片裝飾起來,一天要喝好幾道茶,正餐也變著花樣做。李娟的文筆樸實又清透,寫人時細膩溫厚,很有生活氣息,寫到景與物的時候又有一種獨特的曠然與通達,太難得了。

《半輪黃日》

(奈及利亞)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

之前在「在國外讀了四年英語文學,我推薦這十本現當代小說」一文中介紹過阿迪契,《半輪黃日》是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小說描述了20世紀60年代奈及利亞內戰期間,幾對普通男女經歷的變遷和磨難。書中有五個核心角色:來自富商家庭的雙胞胎姐妹奧蘭娜和凱內內,奧蘭娜的愛人大學教授奧登尼博,凱內內的愛人——旅居奈及利亞的英國記者理查德,以及十三歲的少年烏古,奧登尼博的男僕。

這本書我是聽的有聲書,大部分也是在旅途中聽完的。不了解奈及利亞的歷史,沒有想到那場內戰那麼暴虐、殘酷,在紙上看,與聽著一個鮮活的,感情豐富的人聲念誦總是不一樣的,有好幾次想睡前聽來催眠,結果被書中的情節和描寫震撼到反而睡不著了。讀了阿迪契的三部作品,我覺得她的作品有一種經過殘酷砥礪之後的溫柔,她是那種深愛著人類的作家,在所有對人性的質疑,所有對苦難和殺戮的描摹背後,你始終能聽到一個聲音,說著「希望」、「希望」。

《斷臂上的花朵:人生與法律的奇幻鍊金術》

(南非)奧比·薩克斯

理想國譯叢南非三部曲之一,去年讀了一部分,最近又找出來讀完了。作者奧比·薩克斯是南非憲法法院的大法官,參與起草了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憲法的南非新憲法。他本人也很有傳奇色彩,早年因為反對種族隔離政策被當局迫害,又是監禁又是虐待的,流亡英國過一段時間,後來還被政府安裝的汽車炸彈炸掉了一條胳膊和一隻眼睛,但他最終寬恕了當時襲擊他的人,並且始終堅守以修復、和解而非報復為核心的法律原則,剛開始看得時候覺得好像有點聖母啊。但是看下去之後慢慢發現,考慮到南非特殊的歷史背景,這種方式確實對獲得真相和達成種族之間的和平起了很大作用。

在這本書里,薩克斯用導言和案例相結合的方式,說明了寬恕的必要性,也談到了很多他作為法官,要平衡個人情感與法律原則所遇到的困難,他為了讓法律不止是一部冰冷的機器,而是有著人情味的公正的程序所所作出的種種努力。我覺得讀下來還是蠻受啟發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有些案例沒有交代清楚前因後果,只收錄了法官判決書,一開始看還會去谷歌一下具體細節,後來當然就……懶了。

About Me

96年生人,畢業於ANU文學與社會學專業

在學術道路上艱難摸索中~

射手座,拉文克勞,女權主義者

書評 / 影評 / 隨筆 / 詩歌

瞎寫寫,圖個開心

歡迎來瞎看看

長按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的夜 的精彩文章:

隨筆 乞討的人

TAG:光明的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