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勒石燕然」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能與「封狼居胥」相比嗎

「勒石燕然」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能與「封狼居胥」相比嗎

原標題:「勒石燕然」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能與「封狼居胥」相比嗎



勒石燕然,是東漢將軍竇憲率領漢軍及南匈奴、東胡烏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後,封燕然山,勒石記功。《封燕然山銘》碑文上記載「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

「勒石燕然」作為重要的典故,成為了後世功臣名將嚮往的功業巔峰。



其實,「勒石燕然」,是東漢內部政治鬥爭的的結果,北匈奴不幸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漢章帝死後,即位的漢和帝只有10歲,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憲(竇太后之兄)與都鄉侯劉暢爭權,命人將其刺殺,並嫁禍他人。事情敗露後,竇憲被太后禁閉宮中。

竇憲自知忤怒太后,恐難保全,於是請求出擊匈奴,以贖死罪。當時匈奴分南北兩部,南匈奴親漢,北匈奴反漢,正好南匈奴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竇太后為救竇憲脫罪,並趁機擴大竇家在軍隊中的勢力,順水推舟,同意北征。



當時的北匈奴已非常衰弱,先後遭遇內亂和蝗災,國人紛紛外逃。北方的鮮卑多次大敗北匈奴,甚至殺死了北匈奴的優留單于,「取其匈奴皮而還」。北匈奴派王儲出訪漢朝,表示要向漢稱臣,漢朝表示同意。因北匈奴已不構成對漢朝邊塞的威脅,部分漢廷大臣反對竇憲勞師遠征,認為「匈奴不犯邊塞,而無故勞師遠涉,損費國用,徼功萬里,非社稷之計」。



面對如此虛弱的對手,竇憲集合精銳之師,「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自然沒有不勝的道理。竇憲率大軍北征,北匈奴多次向漢朝求和,竇憲不準,並且組織了兩次北征,在金微山擊敗北匈奴,北單于率部遠走西域。竇憲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北匈奴被滅後,鮮卑進佔原北匈奴的地盤,漢朝無力亦無意保有北庭。此後,鮮卑成為漢朝更大的邊患。



竇憲既破匈奴,權震朝廷,遂陰圖篡漢。漢和帝知其陰謀,與中常侍鄭眾計劃剷除竇憲。永元四年,和帝命令逮捕其黨羽,沒收大將軍印綬,改封為冠軍侯,後將竇憲賜死。

你認為「勒石燕然」正義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雖然腐朽,皇帝卻是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

TAG: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