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楞嚴經》,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一、知見立知,即無名本。

什麼是知見立知呢?清凈心本來就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中顯現。可是,我們再立一個「知」,這個「知」就是觀念,或者叫意識。當我們看一切相的時候,就落入這個「知」的執著,這個執著就是無明。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二、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如果我們證入了自性,親見自己的本來,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來面目無二無別。而要證入自性,肯定有很多方法和途徑,這些都是方便法門,沒有高下之分。


三、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縱然你能暫時息滅了見、聞、覺、知,你又能內里守住這種「幽閑」;實際上呢,這還是第六意識的作用,這還在法塵裡頭。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四、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楞嚴經》這句話強調修行、實踐的重要。意思是說:你懂的知識再多,再見多識廣,倘若不去實踐,付諸行動,就跟沒有什麼學問見識一樣;如同一個人嘴裡說吃,卻終不能靠說來飽肚。

五、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常住在自性寂靜,楞嚴大定中。對於這個能見的自性,和見性所緣的各種現象,以及心理思想所發生的色相,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有如虛空中的花,都是虛幻不實的。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六、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你的身體面貌雖然衰皺,但這個能見的見精自性,並未曾衰皺。所以知道,能變皺者才是變,見性不變,就不會皺。會變壞當然有生滅,那個不變壞的,自然無生滅。


七、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世間一切諸修行人,現前雖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再加滅受想定,為九次第定。縱使證得這九次第定,仍未證得漏盡通而成阿羅漢聖果,皆因為執這生死妄想,誤為自己的真實法心。

《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八、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你應當知道,這個精覺妙明的見,不從因產生,也不從緣產生,也不從自然產生。沒有非,沒有不非,沒有是,也沒有不是。離開一切分別相,即是一切諸法的本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悲傷到絕望的六句古詩詞,使人潸然淚下!
最美的勸學詩詞名句,等到老了再讀書就遲了!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