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ature:人類大腦研究引發倫理爭議

Nature:人類大腦研究引發倫理爭議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美國研究人員近期成功地讓斷頭的豬的腦細胞存活了36個小時,這引發了對這類前沿研究所涉及的倫理問題的擔憂。

利用人幹細胞在培養皿中培養出的三維大腦類器官,圖片來自Genome Institute of Singapore, A*STAR。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說,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家Nenad Sestan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對來自屠宰場的100~200頭豬開展了實驗。

今年3月下旬,Sestan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組織的會議上介紹了這些實驗的結果:他的團隊恢復了死豬的大腦中的血液供應。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說,這些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成功地通過一套泵系統給這些腦細胞運送氧氣和維持在體溫下的血液。

由於這個被稱作BrainEx的系統,數百萬個腦細胞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並且能夠正常地發揮功能。

然而,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細胞經歷了某種形式的意識,而且Sestan說,他「確信」它們沒有。

這些實驗可能預示著在微觀水平上恢復血液循環取得進展。它們還可能潛在地用於研究和治療一些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衰弱性疾病。此外,Sestan本人提出了這類研究涉及的一些倫理問題。

關鍵問題是如果大腦以這種方式進行復活,那麼大腦復活的人是否會有任何記憶、身份和權利嗎?

2018年4月25日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評論類型文章中,Sestan和另外16名頂尖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說,當局應制定具體的規則來指導他們開展人類大腦方面的研究。

他們在這篇文章中寫道,風險在於「隨著大腦替代物變得越來越大和越來越複雜,它們具有人類感覺能力的可能性可能並不那麼遙不可及。」

「這些感覺能力可能包括感知(在某種程度上)快樂、痛苦或悲傷的能力;儲存和找回記憶的能力;或者甚至具有感知某種自我意識的能力。」

他們認為,制定「明確的研究指導方針」和設立專門的監督委員會是有必要的。

原始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為何過動症在男孩兒群體中更常見?
NEJM:CRISPR助力找到導致紅細胞增多症的第一個遺傳突變!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