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自有詩意

生活自有詩意

溫一壺月光入酒,攬一縷清風入夢。徜徉在時光的流彩里,吟誦風煙里的前塵絕響。

-----題記

余光中先生有一句話說的很好,這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來的,唯有文化是閑出來的。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天機-------為什麼皚皚白雪之上的絕世詩行,還拼不過一些商業電影模擬的十里桃花?

顯而易見,生活的節奏太快,現代人清脆的足音,無情地碾碎了文人騷客的低吟夢囈。誰還相信,生活自有詩意。那麼自然而然,如何有人會心甘情願掏出錢包,為自己根本嗤之以鼻的事實買單呢?這裡沒有他想要的夢幻場景,也沒有他理想的劇情;既沒有好萊塢的大製作,也沒有名演員小鮮肉的加盟。

這裡,只有生活的詩意。

再低微的骨頭裡也有江河。六位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工種的工人詩人,因體驗到了生活的詩意,自此不在乎他人眼光,一心追求詩歌理想,用寫作安頓人生的歷程。他們不約而同的做法,恰證實了生活的詩意於人本身之要義。素紙留香,縹緲了何處的芬芳。他們不懈努力,始終堅持最初的信念。

他寫道:「我水銀一樣的純潔的愛人,今夜我馬放南山,繞開死亡,在白雪之上,為你寫下絕世的詩行。」著實令每個人動容。他們被認可了!不少評論家紛紛對該電影表示讚賞。

但,並未引發大眾的關注,何由?

每個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中國以迅猛的身姿,奮力地追逐著清未閉關鎖國落下的差距,著實沒什麼人去觀賞道路兩旁的風景。畢竟,落後就要挨打,比起皮肉之苦,拋開個別不言,大多人還是寧願犧牲一點精神上的滿足的。

所以,面對此現象,我們大可不必太過於著急。當中國追趕上發達國家,終於不再為科技不夠強大而皺眉苦臉時,就會重拾起古聖先賢的榮辱悲歡,邂逅文人騷客的風月情懷。

我始終相信生活自有詩意。因為我們於生活必需東西之外,應當還有一點「無用」的東西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都雖是無用的裝點,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唱詞里楊柳臨風海棠無力黃鶯婉轉紫燕呢喃,這些都是有的。只是不留心,看不見。

也正如我堅信生活自有詩意,所以我認為詩歌是永遠不會為中國所埋沒的。因為恰好是這一代代流傳的詩句,才鐫刻出這悠久的詩意中國。它凝聚著漢字的靈魂,像一條潛龍,自始自終流動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一如千百年來,過去的潑墨吟詩,時至今日,依舊傳唱不衰。

無詩歌,不中國。當人們終於可以放緩腳步,就自然會發現,生活自有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心如蓮 的精彩文章:

TAG:修心如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