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者大師大蘇山受學,4個晚上,其受學的知識,勝過百年

智者大師大蘇山受學,4個晚上,其受學的知識,勝過百年

當時,有慧思禪師,是武津人,名聞嵩山,德行享譽伊水洛水之間。10年誦《法華》,7年修「方等」,90天修法華三昧,常坐不卧。他圓證諸法實相,實為世間稀有之人,事見《別傳》。他在後周之時,預知宇文泰將滅佛,因此從北方來到南方,打算來南嶽衡山隱居修學,暫時在光州大蘇山停留。智師得知後,敬佩慧思的道風德行,如饑似渴。大蘇山乃是陳、齊邊境,雙方兵士血刃之地;但智師懷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輕生重法,涉險而往。

在大蘇山見到慧思,頂禮膜拜。慧思高興地對他說:「當年在靈山會上同聽《法華》,這是宿緣之故,今天又見到你了!」併當即教授他《法華經·普賢勸發品》的行道法門,並為他講說《法華經·安樂行品》中的四安樂行(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智師從此日夜苦學,依照慧思的教誨,如法修心。他不顧資供的缺乏,勇於求法:切下柏枝作香,香燃盡後,又改燃栗枝;夜晚捲簾以月作燈,月落山後,則燃松枝代燈。他謹修數息觀,氣息不虛出,言語不輕講。經過17天,誦《法華經》到《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諸佛同贊,是真精業,是名真法供養」時,忽覺身心豁然開朗,人法華三昧,因靜發光,照徹《法華》,如高處之光照亮幽谷;明了法相,如長風飄過太空。

智師將自己所證告訴慧思。慧思便進一步給他講說《法華》奧義,教網大張,法目圓備。從傍晚直到天曉,智師將自心領悟及慧思所說的義理結合在一起。這樣共4個晚上,其受學的知識,勝過百年。智師「聞一知十」,通達空假中三觀,於諸禪三昧,無所壅滯,真所謂「宿習精熟,一生了悟;朝花披啟,秀振軒庭」。慧思禪師對智者大師讚歎道:「沒有你這樣的天才,不能證得此果;沒有我的眼力,也識不破你的所證。你所入定的是法華三昧前方便(五品觀行位);所發持的是初旋陀羅尼(旋假人空)!文字之師,縱然有千群萬眾,但像你一樣的辯才,是很難找到的。你可稱得上說法人中第一

當時有位慧邈禪師,其所行有異常人,所說能惑亂時聽。智師在辯說時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依傍正宗,駁斥謬論,以定水慧風,滌盪邪定狂慧,如去糠秕以見米,淘沙礫以得金。因此,受慧邈惑亂的人得以迷途知返,轉向智師請教,走上正途。

當天晚上,智師夢見一座三層樓閣,慧邈站在底層,自己坐在上面。又見一人捋臂怒目說:「為什麼輕視慧邈啊。為什麼懷疑正法啊?有問題可以問我!」智師便向他提出幾個問題,那人勉強回答。兩人經數番問答,那人理窮詞盡,結舌無言。智師誠懇地教誡他說:「除去諸法實相,其餘都是魔事。」說完,慧邈及怒目人均已不見。當夜有聽到聲音的,還以為智師在說夢話。

次日一早,智師到慧思處告知昨晚夢中之事。慧思說:「你讀過《摩訶般若經·不退品》,其中讀到了幾種行類相貌。《九十六道經》說:人若說法,神明必助怖魔。你既然白天折服輕慢佛經之人,夜晚又驅除惡黨。從此,邪不犯正,這是自然之理。」

慧思造《金字大品經》經幢後,親自開講《大品經玄義》,有時讓智師代講。從此,智師智慧如日月,辯才如懸河,論說舒捲自如,都不離實相妙理。只有三三昧(有覺有視三昧、無覺有視三昧、無覺無視三昧)以及三觀智(空觀、假觀、中觀之智)之理要請慧思審定,其餘都能自裁。慧思手執玉如意在講席上稱讚道:「總算把正法交付給法臣,法王可以安然無事了!」

慧曠律師有一次來慧思處閑坐,慧思對他說:「我曾聽您的弟子(智顛)說法!」慧曠說:「智顗是您高足,不是我的法子啊!」慧思:「我也無功,這是《法華經》的功力啊!」

智師代慧思講經畢,慧思說:「我久已仰慕南嶽衡山,但恐正法無人委託。你已粗得其門,很合我意。我的解悟比不上你,但論化導之緣,當相平揖(不分高下)。現在我鄭重囑咐你:你可以正法逗引有緣之人,傳燈化物,切莫讓佛法在末法時代斷種

傳燈化物的典故語出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燈籠說 的精彩文章:

佛說:想要富貴臨門,就要從慈悲喜舍開始
如果夫妻之間沒有感情了,你認為該不該離婚?

TAG:燈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