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名茶山茶農都樂了,有的戶均年收入超200萬

名茶山茶農都樂了,有的戶均年收入超200萬

回復「春茶」,獲得一條深度資訊!

圖為:省茶葉流通協會舉行媒體茶會,對當前市場存在的各類問題一一做出回應

2018年的雲南春茶,茶山鼎沸、量價齊升;但名山茶、古樹茶價格遭遇惡炒而導致價高無市的現狀,又令人深感喜近還憂。當前,今年大部分明前茶已經上市,品質、價格成為牽動茶市走向的最敏感神經。4月28日,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舉行媒體茶會,就今年全省明前茶的總體產量、產品結構、價格成本、市場狀況、存在問題、解決對策等廣大茶友關注的問題分別予以回應。

作為雲南省茶行業、產業和市場內始終堅持並執行獨立第三方身份,且嚴謹承擔為黨委、政府及產業、市場參謀、助手之責的省茶葉流通協會明確提出,古樹茶、名山茶、小產區茶是雲南茶產業的特色,這一部分茶的種植規模僅為30多萬畝;全省600多萬畝的生態茶、有機茶、現代茶園,才是雲南茶產業的主體和堅實基礎,它們的市場價格才是雲茶最真實和科學的價格標尺。

最新數據:預計明前茶總產量6.5萬噸,質優價增

2月10日以來,全省氣候條件良好,是茶樹生態適宜性區劃三年以來最佳的生育年景。比對近三年同期茶樹狀況,「發芽整齊、密度大,生長勢旺盛」,是今年雲南早春茶生育的突出特點。預計全省明前茶總產量將達6.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產15%-18%。

3月至4月間,全省的氣候總體呈現晴天多、且晝夜溫差較大的特點。由此,從茶樹白天光合作用強、效率高,夜間呼吸消耗少、光合積累增多,新梢持嫩性增強,芽葉肥碩,鮮葉等級高、批次清晰,茶葉優質化表現突出。雲南茶界普遍認為:今年雲南明前茶的品質必定十分優異。

優質導致早春茶鮮葉價格持續走高。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高優生態茶園鮮葉均價較去年同期普遍提高9-12元/公斤,增幅達30%-40%。因所處產區和等級差異,各產茶區表現也不盡相同,其中:

今年雲南明前古樹茶交易方式創新,「單株和小單元古樹茶春季採摘權競價交易」現象凸顯,表明市場對古樹茶的追求更加精細精準,不同代級古樹茶差異性選擇已現層次。比較具備代表性的數據統計為:

白茶興起,滇紅滇綠髮力增效。今年全省以白單芽和月光白為代表的明前白茶產量約3000噸,售價約160-280元/公斤,與國內同類茶相比,品質和性價優勢突出。以鳳慶為代表的明前滇紅產量約8000餘噸,售價約180-360元/公斤;古樹明前紅茶售價在380-680元/公斤不等,最高逼近2800元/公斤。以寶洪茶、早春毛峰、銀絲、早春綠、銀竹、尼諾春尖、清涼山、梁河回龍茶等為代表的小產區、小品種滇綠,售價約260-680元/公斤,最早上市的牛洛河銀絲達1200元/公斤。此外,青茶在普洱市、保山市、大理州、臨滄市均有生產,產量逐年增加;因「開面采」的特殊需要,目前尚未應市。

雲茶情況: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應對產能過剩

至2017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已達620多萬畝,總產量38.7萬噸,綜合產值已達740餘億元,茶農從茶葉中得到的收入已達人均3000多元。據不完全統計,已建成有機茶園40多萬畝,生態茶園200多萬畝。

但是,世界茶產業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現實。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分析,如果世界主要茶葉種植國不控制種植面積和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未來十年全球將仍然面臨產大於銷、供過於求的嚴峻形勢。過去的十年以來,國際茶市的茶葉均價一直維持在3美元/公斤的低位,原因之一是產能過剩。中國作為主要種植國之一,產能過剩已超30萬噸。而就雲南省來說,儘管2017年全省成品茶平均單價略增為90元/公斤、增幅為3.4%,但全省毛茶的平均單價仍維持在30元/公斤的低位運行。

在2017年全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已將茶產業列在發展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的首位,省政府明確要求「要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事實證明,雲茶產業已成為雲南省實施扶貧攻堅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是打造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中的重要產業;是「大健康雲南建設」中必須加以重視的支柱性產業;同時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三張牌」中,對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有著特殊作用,能涵蓋並有機串聯一、二、三產業的高原特色產業。

今年全省「兩會」上,茶產業進一步升級列入全省打造大健康產業的重點項目之一。省委、省政府強調,要加強規劃引導,充分發揮企業作用,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著力抓好創名牌、育龍頭、抓有機、建平台、佔市場、解難題六個方面工作,全力推動重點產業加快崛起。

趨勢:30多萬畝特色茶VS600多萬畝生態有機茶

茶葉是可再生資源,不能把茶園剷除、把茶樹砍掉;而是要加大茶產品消費和轉化。面對產能過剩的新形勢,省茶葉流通協會提出,雲南各產茶區一定要有新思考。

從全省茶葉產品結構的全局來看,古樹茶、名山茶、小產區茶作為特色茶,種植總規模僅為30多萬畝,與之相對應的600多萬畝的生態茶、有機茶、現代茶園,才是雲南茶產業的主體和堅實基礎。「代表雲茶主體的是來自生態茶園、有機茶園、現代茶園的產品,它們才是真正一頭連著廣大消費者、一頭連著廣大茶農增收脫貧的主體,它們的市場價格才是雲茶最真實和科學的價格標尺。」協會認為,要促進雲茶產業和市場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就緊緊抓住「打好生態、綠色、有機牌」這個根本,而不能刻意過渡渲染炒作古樹、名山概念,對於眾多的冒充古樹、名山的應予以禁止和懲罰。

「從雲茶產業發展的全局來看,一定要把特色茶做到極致,用特色茶帶動茶產業的發展,把主體做到極好,茶產業才能做強。當前市場上有少數人利用炒作特色茶牟利,值得廣大茶企和消費者警惕與深思。」

協會提出,下一步雲茶產業和市場發力的突破口在於延伸產業鏈,有能力的企業應該在深加工、產業鏈延伸等方面探索新路。當前重點是在高度重視質量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茶,擴大市場、擴大消費區域、增加消費人群和提高人均消費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擴大雲茶消費市場,一定要鞏固華南市場,著力開拓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市場,恢復部分西北市場。

圖為:全省600多萬畝生態有機茶,才是雲茶產業、市場及價格的主體和堅實基礎

茶市的突出問題:山頭茶及價格炒作之風愈演愈烈

出席媒體茶會的省茶葉流通協會及部分茶葉生產、流通企業的負責人,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當前雲茶產業和市場存在的5方面突出問題:

首先,從產茶區近年的情況看,各打各的牌、各唱各的調、各說各的好、各叫各的味,未能形成對外宣傳合力。特別是普洱茶生產企業,小、散、亂、弱狀況突出,產業集中度低,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僅20多家。不重品牌重商標,企業品牌意識不強;市場上「商標千千萬、品牌寥寥幾」,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其次,就茶葉種植而言,應進一步加強綠色、有機茶園認證工作,逐步實現現代茶園綠色、有機化。

第三,針對這些年來對普洱茶眾說紛紜的輿論混亂,不乏神化、妖化普洱茶長期飲用及保健功能的謬說。

第四,今年春茶期間,一些企業、自媒體和個人爭先傳播、報道雲南山頭茶、古樹茶的價格,山頭茶及價格炒作之風愈演愈烈,大有「不做山頭茶就不是雲南做茶的企業」的謬論傾向。表面看,老班章、冰島茶地、古茶樹前舉牌照相、掛幅開採、熱鬧非凡,事後牌子堆成山、人山人海,價格越炒越高;但事實上買茶人卻不多,讓廣大誠信、良心茶企在炒作面前無所適從,在毛茶收購時成本負擔加劇。更有甚者,在一些地方根本就沒有茶園也無茶樹的情況下,竟然把其他地域的古茶樹照片,作為推銷自己產品的招牌。

第五,極少數社會組織亂評獎,亂設分支機構,濫用名山、古樹、野生、單株、純料、老茶等概念,牟取暴利、擾亂市場,嚴重影響雲茶形象,降低消費信心。

解決對策:一手抓質量提升,一手抓規範整合

事實上,雲茶,尤其是普洱茶在2007-2008年就曾經歷過一次價格「滑鐵盧」,使其後數年內市場持續低迷。回頭反思,產品質量,價格炒作和不實宣傳是導致當年雲茶震蕩的主要誘因。為了避免再次發生當年的波折,省茶葉流通協會認為,必須及時對全省茶產業和市場實施提質增效和規範整合。

「努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的同時,打造『滇紅』金字招牌、雲茶大品牌也刻不容緩。」協會相關負責人說,當務之急是要組織開展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及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縣建設,實施茶園互聯網建設,把植茶基地建設成優質、高效、安全的第一車間。

同時,要高標準建立有機認證和質量追溯體系,積極引進全球先進有機認證機構,大力擴大有機種植面積,打造真正的綠色有機食品,要搭建科研、質量安全認證、電子商務、交易市場、「雲品」頻道等平台。

「另外,還急需統一對雲茶特別是普洱茶的宣傳口徑。」協會提出,建議由省委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及省級涉茶社會組織參與,對雲南茶葉統一宣傳用語,以正視聽。「應藉助雲茶影響力不斷擴大之勢,加強雲茶正能量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雲茶、信任雲茶、消費雲茶。」要強化監管,建議恢復省級兩年一次的雲茶杯評獎活動,以規範全省性評獎工作。

據悉,早在2014年,由協會牽頭,就已成立了由雲南農墾集團控股的雲南國際茶業交易中心;去年,協會又與雲南省認證認可協會共同組建了雲南茶葉評價檢測溯源中心。兩個中心的成立,分別抓住了雲茶產業、市場發展的質量與營銷兩個核心,對促進雲茶流通必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原標題《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回應:生態有機茶價格才是雲茶最真實科學標尺》作者:李元冰,來源:都市時報)

?好茶推薦

編輯|ishuoch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青檸紅茶是柑普茶么?你怎麼看
沱茶撬成碎末?那是因為你不會這一招!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