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裡高手不多,想出人頭地輪不上拼天賦,你該拼什麼?

大學裡高手不多,想出人頭地輪不上拼天賦,你該拼什麼?

小編語:大學裡很多人會迷茫,會焦慮,會浮躁,為什麼?因為不安,因為對未知的不確定!事實上,大學生之間,在大一時差別不大,畢業時誰先找到讓內心安寧的東西,誰會在大學勝出。可惜真正勝出的是極少數!多行動,多探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當你選擇不了客觀條件的時候,就從主觀上拼一把。千萬不要虛度大學四年~~

(資料來源:根據塗塗怡怡清清、王家明美等知乎作者整理,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尋找你真內心要想要的東西

大學裡該幹什麼?很多大學生曾經也想過,每當迷茫的時候,都會好好地梳理一番,也想出了很多一二三.......不知多少次看過這樣的文章,一順溜下來的條條框框,告訴你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突然覺得滿可悲的,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做一樣的事情呢,有人說人際關係很重要,所以很多人便趨之若鶩的維繫所謂的」朋友」;有人說求職時校內經驗很重要,所以很多人便日日徘徊在學生會社團之間,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自己究竟要什麼。對,我們說的就是我內心真正想要什麼!

其實,不論你是熱愛做物理題還是夢想開上挖掘機,不論你是喜歡玩音樂還是立志到新東方學廚師,沒有人會告訴你應該要做什麼,但畢業後的社會會告訴你你算個什麼。

樣樣通而不精 未必不好

我們的本科教育理念現在提倡大力發展通識型人才,就是人文,自然,科學等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獵,就好像參加一站到底比賽的那些人一樣,不能因為你是計算機專家,就一問題美術或者電影方面的問題就一竅不通,那樣還是會被人PK掉。以前人說,樣樣通樣樣不精是貶義的話,現在卻不然。

當然,提倡通識型人才並不是說專業性人才不重要不好。相反的,通識是在本科階段你需要重視的內容,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通識的知識儲備,你才會在專業領域融會貫通。在你的研究生階段或者就業崗位如魚得水很好的綜合發揮你的能力。

你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當你走向社會以後,遇到的問題絕大多數是不會遵循學科的分類,並且不可能單憑一項技能或者專業知識就能解決的。現在社會上的大多數事兒,不是我活兒好專業能力高就能解決的,中間的所有溝通方式,人際處理,效率分析,利弊權衡都需要各方面知識的積累和培養。在本科階段,最重要是要形成一種正確的觀點和思考方式,以及培養一種能夠終身學習的能力。

大學裡高手不多

雖然我已經畢業六年了,但是我仍牢牢記著大學同班同學告訴我的一句話:「高手不多。」

當年,那位老兄在班裡可謂是默默無聞,其貌不揚,也沒有什麼特長,更沒有什麼狐朋狗友天天推杯換盞,總是獨來獨往。好在他一進大學就抱定了一個目標:出國。因此,所有的重心都在學習上,倒也落得個清靜。可是學著學著,突然發現周圍與他志同道合者甚眾,比他努力用功者不少,聰明者、記性好者多多。別人替他發愁,勸之曰:「你有什麼優勢去和這麼多的人競爭?還是算了吧,別費這心了。」他總是笑而不答,繼續背他的ABC,做他的閱讀題,不急不慢,一步一步,把自信寫在臉上。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為憑著衝動報完名、將要參加自己平生第一次的演講比賽而抓耳撓腮、後悔不已、信心全無時,他踱著方步走過來,沖我「嘿嘿」一笑,說:「兄弟,有什麼好發愁的。記著哥哥我一句話,其實在你的周圍,高手不多呀!」然後又意味深長地一笑,口中念念有詞地走了。

高手不多?還沒來得及仔細參悟其中無限哲理的我,已經開始了比賽前的準備。我原本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太願意與別人交流。特別是上了大學之後,覺得自己個子不高,長相一般,家境中等,背景不深,看誰都比自己強,我拿什麼去和別人比呢?但是看著周圍的同學在校園裡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樣子,又很是羨慕。我對自己說:「既然想了為什麼不去做呢?為什麼不努力去實現呢?我不笨啊!」可是勇氣老是和自卑打架,結果往往是我把勇氣深深地壓在了心底,低著頭做原來的我。

而這一次,勇氣終於歷盡千辛壓住了自卑浮出水面,我在自卑與自信的較量中籤字畫押,勝敗在此一舉。其實,我心裡還是一點兒底也沒有,慌慌的,沒著沒落。既然子彈已上膛,那就只有閉著眼睛衝鋒陷陣了。

接下來,我廢寢忘食地搜集各種資料,認真地寫演講稿,並恭恭敬敬地請前輩指教。沒把那位老兄的指點當一回事的我,早就把「高手不多」的諄諄教誨拋在了一邊。

終於到了上演講台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記得,我是第四個上場的選手。從第一位選手上台開始,坐在台下的我就緊張得手心出汗,輪到我時,內衣已經濕透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一步一步走上台的,手腳已經不受大腦的控制,因為那時腦子裡滿是「怎麼辦?怎麼辦?」

好不容易站到了麥克風前,還沒容我定一定心神,收一收腦門上的汗,一睜眼,哎呀!蒙了。台下黑壓壓的一片,長這麼大,還頭一回有這麼多人看我。再看看周圍,演講台上只有我一個人。極度的恐懼從心底湧起,腿肚子止不住地轉筋,汗不停地往外冒,腦子裡一片空白。演講?做了千萬次準備的內容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連一個詞也想不起來了。沉默的每一秒鐘都像一個世紀那麼長,我望著台下,台下的觀眾也望著我,只有沉默。

我從未體驗過那麼無助的感覺,我連後悔都想不起來了。我知道此時沒有人能夠幫我,除了我自己。我努力告訴自己:反正台已經上了,筋已經轉了,汗已經出了,豁出去了,要丟醜就丟一回吧,人的一生哪有不丟醜的呢?

突然間,不知觸動了哪根神經,那位老兄的笑容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高手不多」的四字箴言也想起來了。是的,高手不多!誰知道他們是不是緊張、害怕、轉著腿筋上的台呢?他們和我並沒有區別,他們的演講也不過如此,誰又比誰差多少呢?

想到這兒,我已準備破釜沉舟。可是,張口之間,我才想起詞已經忘光了。忘了就忘了吧,我乾脆來個即興演講,把這麼多天來積累的素材重新組合。就這樣,我在那次比賽中得了二等獎。

這一開了頭,便激起了我的萬丈雄心。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很好,原來我不比任何人差,只要有自信、肯付出、肯努力。

那位老兄也在「高手不多」的境界中,一步一個腳印,有條不紊地踐行著自己的計劃,臨畢業前,在很多人難以置信的目光中,他飛向了大洋彼岸。

千萬記住,大學高手不多:想出人頭地根本輪不到拼天賦喲。

做一個粗略的決定

想清楚以後找工作,是不是要做本專業?如果是~~

就去圖書館找相關專業書籍自學;去網易雲課堂找國內外牛×大學的公開課視頻自學;微博關注行大V,了解行業前沿動態、趨勢和重點人物動態;微信搜索關鍵詞,關注專業相關的公眾號,學習其推送內容,多和專業課老師交流,他們對專業熟悉,有行業人脈。

如果不是,就剩下2個選擇:

一是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去輔修、旁聽、自學,我一大學室友就是輔修會計,畢業後去銀行工作了,現在年薪...萬,不說了~~

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那就看看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

(1)如果喜歡兼職做家教,喜歡上課,就努力往教師、輔導機構培訓師、在線平台講師等方向發,在大學裡多參加演講、辯論、寫作大賽,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

(2)如果你喜歡做新媒體,自己也有不錯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在持續更新,可以考慮往新媒體運營崗位發展,可以在網易雲課堂查找相關課程學習,搜索「微博」、「微信」、「新媒體運營」等關鍵詞即可,當然,好的課程需要付費,100+的費用,省省還是可以擠出來的,不行就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眾籌購買,大家一起看。

(3)如果你喜歡看電視劇、電影,喜歡看書,就嘗試寫影評、書評,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再發布到網上,@相關的機構、作者、出版社,寫得多了,寫得好了,會得到推薦,拿到一些參觀、實習的機會,我在微博上認識好幾個90後小夥伴都是這樣找到工作的。

(4)如果喜歡做生意,擺地攤,在寢室搞私有小賣部,在微信、QQ上賣東西,也可以畢業後從事銷售工作,或者自主創業(但非常不建議動用父母的存款來創業,如果失敗了都玩完)。

(5)在學生會、學生組織鍛煉的很多同學,有一定的組織策劃、指揮協調能力,未來可能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會要大於一般同學。

如果既不喜歡本專業,又不想學其他專業,該怎麼辦呢?

說實話,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情況。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興趣,也懶得動,平時上課隨便聽聽,作業隨便超超,回宿舍打打遊戲,看看韓劇,周末睡到中午起,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更沒啥特長。這樣的情況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就不好辦了。

建議:

(1)在班級、年級或其他院,找個可以對標學習的同學,對方可以是學習好或者有特長,你參考對方的學習、生活習慣,模仿高手的行動規律,最差咱也能成為一個高仿A貨,畢業了找工作是妥妥的。別問我怎麼找到這樣的人,如果你想找,自然有辦法,如果你不想找,我就是把對方領到你面前,你也不會多看一眼。

(2)多去鍛煉身體,為以後加班打下良好的革命基礎。鍛煉多了,皮膚好了,人有精神了,顏值上去了,面試時也會佔點優勢,在HR稍不注意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被錄取了。

(3)多看書,多去圖書館,天文地理、政治歷史、文學小說、辦公軟體、青春勵志,什麼書都行,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許就用到了。我曾經針對200多名畢業生做個一個調查,其中大家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在大學裡多讀書。

其實,就業本沒有那麼難,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好找。想以後工作好點,待遇高點,工作環境舒心點,同事nice點,上司有水平點,從現在開始就要準備了。

肯學觀點: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且都是後會無期的事兒,過了就不再回來。作為教授,見過不少天資並非聰穎的人,在學校的各項科技比賽中拿獎,發表SCI論文,拿到阿里的offer,甚至創業小有成績。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標榜為大學生活的成功者吧,但他們並非大一就這麼牛,其實進入大學的時候大家都差不多多,只是因為認知的差異,他們似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在畢業的時候取得了超越一般人的成績。

(肯學攜手網易雲課堂,幫助大學生找到創業的切入點,在做中反思,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肯學堂 的精彩文章:

深度好文:你的大腦每天被誰操控?
好文推薦:你和身邊的人差距在哪裡?升級你的認知,否則被淘汰

TAG: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