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鬼谷子》捭闔篇第四彈:沒有說話的藝術,你真覺得自己能成事?

《鬼谷子》捭闔篇第四彈:沒有說話的藝術,你真覺得自己能成事?

原文: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鬼谷子》捭闔篇第四彈:沒有說話的藝術,你真覺得自己能成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譯文:

開放(開啟)和封閉(閉合)是萬物運行的規律所在,也是遊說之術變化的根本原則。遊說者必須預先慎重地考察自己的言論可能引起的後果,這關係到當事人的吉凶命運。口是心靈的門面和窗戶,心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慾、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個門戶來表達。因此,用開放(開啟)和封閉(閉合)來把守這個關口,以控制話語的進出。所謂「捭之」,就是開放(開啟)、開口說話,這是陽的一面;所謂「闔之」,就是封閉(閉合)、緘默不語,這是陰的一面。陰陽兩方相諧調,開放與封閉才能有節度,才能始終恰當適宜。

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等美好的、光明的事物,屬於「陽」的一類事物,可以公開說,先說。而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等不吉之事,屬於「陰」的一類事物,以私下說、後說為宜。凡事遵循公開說吉利之事者,均可稱為「始派」,他們以談論好事來開始遊說;凡遵循私下談不吉之事者,均可稱為「終派」,他們以談論消極禍害來終止計謀。

《鬼谷子》捭闔篇第四彈:沒有說話的藝術,你真覺得自己能成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鬼谷之策:

鬼谷子在此論述了說話的基本原則,說白了無非兩點:好事要先說、公開說;壞事要後說、私下說。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人性」兩字。

謹言慎行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反之,言辭不忍有百害而無一利。言多必失,話一出口,妄下結論,所造成的影響,再用幾百句、幾千句話也彌補不了。不注意言語的輕重對錯,任性而為,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甚至帶來生命或財產的損失。

《鬼谷子》捭闔篇第四彈:沒有說話的藝術,你真覺得自己能成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講究說話的藝術,最重要的是能忍住不合時宜的率直之言。生活中很多矛盾起源於不分場合的直言。因此,在對別人提出看法或意見的時候,要盡量採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我們也要像寓言里的太陽那樣,用溫和的態度、暖心的話語,讓對方心悅誠服,而不應用強制的手段,生硬的話語,否則只能事與願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