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彭措澤仁:傾盡一生,穿梭於方寸間

彭措澤仁:傾盡一生,穿梭於方寸間

不二臣君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為大家推送新鮮、有趣、有用的獨到資訊

萬物生

 Sa Dingding Collection (2007

薩頂頂 

00:00/

百歲過半

攀登3500米高峰

不畏艱難,駐守30年

他是朝聖者

也是世界文化的傳承者

他就是彭措澤仁

他將

「刻寫經文就是造福眾生

就是在做善事」

這一信念,銘記於心

1

公元7世紀末

藏王松贊干布的大臣

噶爾東贊的後代避難到金沙江一帶

傳至幾代時

家族傳人索朗仁青受封於元朝

他統領的疆域跨川藏青三省

並在沙魯里山脈下

建起了一座小城

德格

這不僅是一個

偏遠落後的小城

更是一座

承載百餘年藏族文化

的世界歷史名城

1729年清雍正帝

「以文治家」取代

「馬背上的藏族」

建立德格印經院

印經院,不單純是「院」

它是歷史的見證

除保存完整的

藏族經書

也是中國最大的雕版印刷院

第十二世德格王登巴澤仁

說過一句

「只要德格還有善於雕刻經版的人,就要一直刻下去」

印經院的管理極其嚴格

為防失火,不用電燈

每一次印版,

工人們都要簽名登記

三十多萬印板分門別類地插滿板架

散發著濃郁的墨香

在幽暗的光線下愈顯神秘與莊嚴

最初

彭措澤仁很難迅速地

找到所需那一塊

導致印錯

父親總是批評他

說這是一種自我迷失

並且告誡他

在印經的時候

把手洗乾淨

更不要對著經文打噴嚏

否則口水濺到經文上

是對神靈的不尊重

第一版刻的是《甘珠爾》

五年後完工時

土司抓一把金粉撒在經版上撫平

陷入文字縫隙的金粉

倒出來後就是刻版工人的工錢

現如今

彭措的日收入只有幾十元

但是他卻樂此不疲

即便是無收入

他也會認為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2

經版雕刻是非常講究的

從萬物生長到藏文

無一不取之神靈用之神靈

彭措澤仁也是如此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沒有一刻浪費神靈賜予的光明

印版原材料選用挺直無節的樹榦

一般為紅樺木

按所需尺寸鋸成節

期間

還要通過水煮、烘乾、刨平等

多種程序

在刻制印版前

先由藏文書寫員嚴格按照要求標準

對內容進行書寫

為了保證

刻深、刻好、刻准

彭措每天只刻一寸版面

一寸光陰一寸經

他臉上的皺紋和長滿老繭的手

是最好的見證

文成公主進藏

德格造紙原料十分獨特

據說是文成公主帶來的

採用一種名叫「阿膠如交」的

草本植物根須

其根須分為內、中、外三層

可以分別製作不同紙張

該植物本身是一種藏藥材

含有輕微毒性

又被稱為「瑞香狼毒」

雖然在製紙時

需要注意勿食

但卻防止了蟲鼠的摧殘

印刷是流程中超負荷工作

兩人一組

一高一矮相對而坐

印版在兩人之間斜放

高坐的人負責精準固定印版

以及在印版上滾墨;

矮坐的人負責遞紙、滾筒

周而復始

造紙的方法雖然簡單

但是費工費時

七八個人忙活一整天

也只能造出十來張紙

對於印經院每天2400頁

的需求量而言

沒有幾百上千人的合作

無疑是天方夜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古物一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人有四季,唯玉永恆

TAG:一古物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