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度過了熱鬧的小年,進行了勞累的掃除,臘月二十五這天我們歇一歇,吃一吃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所以臘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習俗,除此之外臘月二十五的習俗有哪些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想吃到豆腐還得提前做準備,每年日子都不同,2018臘月二十五是幾號呢?臘月二十五是什麼節日嗎?我們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五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臘月二十五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五的俗稱;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在傳統社會裡,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農曆臘月二十五的傳統習俗

1、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糊窗戶

臘月二十三祭了灶,臘月二十四掃完了房子之後的臘月二十五,我們就該糊窗戶了。家家戶戶「糊窗戶」可不光是為了「對付」諸位神仙,更多的,還是自己看著順眼。誰不想在被修飾得煥然一新的環境里過新年啊!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糊紙窗

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做豆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明的,南宋牛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說起來,這「臘月二十五,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做豆腐

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接玉帝

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千秋燈

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裡,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趕亂歲

農曆臘月二十五習俗: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有何傳統習俗

照田蠶

看完上面的文章,我們也才知道農曆的臘月二十五還有這麼多的民間習俗和活動,各個民族的節日文化真是豐富多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

我在此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財源廣進,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