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畫蛇添足」的宇宙常量

「畫蛇添足」的宇宙常量

「畫蛇添足」的宇宙常量Λ

1998年5月2日

「宇宙」和「生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恆主題。英國天文學家、宇宙學家愛德華·哈里森利用牛頓引力理論為「穩定的宇宙」找到了依據。19世紀末,一些天文學家發現,牛頓引力理論用到無限宇宙時,出現了「不定解」; 1917年2月,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題為「用廣義相對論考量宇宙問題」的文章,用引力場方程得到了一個彎曲宇宙的解,得出閉合宇宙的結論。為了實現一個「穩定的宇宙」,他在引力場方程的左邊,添加了一個以希臘大寫字母Λ表示的「宇宙項」,這個量又被稱為「宇宙常量」,實際上是宇宙常量與度規張量之積。

事後證明這個「作孽物Λ」是有其意義的,它是與宇宙的平均質量密度、平均能量密度相對應的一個量。荷蘭天文學家威廉·德西特發現,宇宙項Λ起著斥力的作用,宇宙的星體將四面八方地彼此「退行」。最早發現宇宙在膨脹這一跡象是美國天文學家維斯托·斯里弗。1912年,他不僅通過紅移現象發現了遠處星的「退行」,還測出了它們的退行速度達到光速1/4。20世紀20年代末,加州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證實了一個螺旋星雲的退行,計算得出:星系間的退行速度與其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

1998年5月2日,由施密特為首的20位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組成的「高紅移超新星搜索小組」公布了首批觀測數據,其結果與卡麥里等人從理論上計算出來的宇宙項Λ值驚人地吻合。2011年,二人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根據估算,宇宙項Λ要比當初的估計值高出120個數量級,它不僅與宇宙的「暗質量」「暗能量」有關,還涉及引力場的量子理論。可以說,宇宙項Λ孕育著宇宙的基本特徵,決定著宇宙學發展的方向。

2018.5.2.星期三 戊戌年三月十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派 的精彩文章:

天氣預報的由來
潮汐是怎樣產生的?

TAG:科學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