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北空軍全盛時期,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傾注心血、苦心營建

東北空軍全盛時期,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傾注心血、苦心營建

張學良為東北航空學校同學錄題寫了序言,為容如下:

溯自歐戰以還,各國軍備首重領空。而飛航進步尤一日千里。我先大元帥有鑒於此,重以東省地位形勢均值特殊,不計巨款,創設航空機關,網羅中外人才,幾經困難,具此規模。而航空學校亦隨而創立,先後畢業且三班矣。凡此既往也,經過可鑒。未來之巨細,尤知深求。所望我同人,始終毅力,爭句琢磨,人室升堂,各臻其極。即不能著世界航空先鞭,幸不致貽譏牛後,此則本總司令所切勉翹瞻者也。是為序

東北空軍,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傾注心血、苦心營建的航空作戰力量。

東北空軍全盛時期(即張作霖統治時期)裝備飛機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由於東北軍高級將領中瀰漫著武器至上的觀點,中國東北兵工廠有自己製造飛機的技術,飛機除了購買和西方列強贈送以及戰場上繳獲的之外,東北軍自己製造的戰鬥機很有特點,戰鬥機被稱為遼F1式.為雙翼型,它吸收了德國和法國戰鬥機的優點

當時算是比較先進的機型為雙翼型,裝備有兩挺劉易斯航空機槍。輕型轟炸機稱「遼FHl式」,可載4枚50千克的航空炸彈;中型轟炸機稱「遼H1式」,每架轟炸機有2名飛行員,2挺機槍,可載4枚100千克的航空炸彈,飛機航程比較遠,是東北自製飛機中技術含量最高、製造難度最大的飛機,價格比較昂貴,製造困難,因此僅有10架。當然.這些高端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奉系軍閥的軍事地位。

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按照蔣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指示「空軍官兵不得擅自行動」僅僅100餘名日本士兵如入無人之境,未遇一兵一卒的抵抗就衝進爾塔機場,東北空軍262餘架飛機落入敵手 其中有英制維梅型轟炸機.法制布萊蓋型、波太型、高德隆型轟炸機,德制容克型偵察轟炸機,日制甲式戰鬥機和八八式偵察機。

還有剛剛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進口尚未啟封安裝的40架新飛機。經營10餘年的東北空軍,一夜之間成了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犧牲品。

對航空人才的培養,張作霖父子煞費苦心。他們主要是通過兩個渠道培養人才:留學培養和自己培養。

這批留學生受到張學良的高度重視。在學習期間,就把他們的軍銜由准尉提升為中尉。回國後,很快提為少校或中校。對他們在階級、工資、生活各個方面,都給予滿足。他們在奉軍的航空事業上也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東北航校第一期畢業學生有:姜興成、王耀祥、王維一、王再長、王清茂、王衛民、王榮光、王聚有、朱玉璽、聶恆玉、石慢中、沈永祥、金恩心、閃國訓、白明叔等20餘人。第二期畢業學生有:趙景賢、邢非、李家祺、陳智光、寇占江、潘大同、張樹焱、張智忠、英光烈、吳光斗、劉光業和少校孫炎、姚東煥,上尉軍官張在善、李祥林15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刊 的精彩文章:

清朝抽鴉片的女人,除了殺掉她們,否則無法令其戒除惡習
50年代中國老照片:大街上的葬禮,賣爆米花的小攤,上海百老匯大廈

TAG: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