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隨筆 百善孝為先

隨筆 百善孝為先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孝」是最重要的德性和善行。中華「孝」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處於重要地位,並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歷代傳承。

一、「孝」的根本:孝養父母

「孝」可以成為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的 「元 德」。 「人莫非父母所生所養,父母慈愛子女,子女敬愛父母是一種天然的情感。因人際的第一親情以及人性之中必有的道理而立孝之倫理,人人都願意接受」 。

《論語》中所隱含的「孝」的基石、根本在於孝養父母。

其一,要服侍孝養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可見,人與犬馬的區別是,人不單要保證父母基本的吃穿住用行,更要懷著一顆恭敬心,孝敬父母。此外,「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兒女們要將父母的年齡時時牢記於心,既要為父母的壽高而高興,也要因他們的壽高 而有所憂懼。時時處處事事挂念著父母,如此以來, 能夠充分把握好「孝」的程度,對父母的孺慕之情也自然流露。

其二,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子畏於匡, 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錢穆先生也曾說過:「子女以謹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為憂,言他物可憂。人之疾, 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無。」身為子女,要憂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成長、砥礪前行,亦是對父母的孝敬。可見,孝的很重要的一個層面就是愛惜自己的身體,做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泰伯》),正如 《孝經·開宗明義章》提及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其三,要繼承父志,「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學而》)。《論語》中關於對父母的「孝」,著重強調的一點就是「繼承父志」,觀察兒女的志向和行為。例如,「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張》),「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陽 貨》)。 做兒女的要守孝三年,奉獻仁愛,體現孝道。可見, 孔子主張的孝道的實踐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內涵精緻的象徵與儀式,也體現著中國文化敬天法祖、忠君孝親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

二、「孝」的目的:化民成俗

《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孔子認為,「孝」離不開對父母、祖先的認同和敬重,進而逐步養成習慣,且成為傳統,達到《學記》裡面所說的 「化民成俗」的目的。這也體現出在中國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中孝文化的內在邏輯,其中隱含由己推人、由近及遠的延展性和包容性特點。

其一,「孝」的初衷是實現對祖先的敬重。《說文解字》釋「孝」為:「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呼教切。」從許慎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孝」被定義在對父的 「承」之上,子善事父母為孝。相對而言,曾子說「慎 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實際上包含兩層意蘊:慎終(父母),追遠 (祖先)。「孝」首先是對自己祖先的認同,然後才是盡人子之德。可見對祖先的認同與敬重之心是「孝」 文化的有機構成。

其二,「孝」盡顯淳化民德,移風易俗的功效。孔子弟子宰予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對其嚴厲批評,認為「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 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這種理念完全是從人倫關係去主張盡孝,並非諸如有神論之類的詭論。 此外,《論語·學而》雲:「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孝經·廣揚名章》亦云:「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可見,「孝」理念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其可以突破家庭場域,延伸到社會乃至國家,由家庭之內兄弟姐妹的和睦相處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實現, 進而能夠實現淳化民德、化民成俗的功能。

三、「孝」的應用:遵循「秩序」

孔子提倡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學而》),在「繼承父志」基礎上,亦隱含著「順」的成 分。「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秩序」,作為修 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秩序」。

其一,「孝」的秩序實際上是建立在長幼有序的基礎之上。如《論語· 微子》「長幼之節,不可廢也」,《論語·顏淵》「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在這種理論下,子所踐行的「孝」 就是對「秩序」的深化,是對父母無條件服從的表現。

但孔子也並非一味將「孝」停留在「秩序」之上,而是將「秩序」延伸到了「敬」的層面,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可見,「孝養」與「孝敬」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只注重父母物質上的供養,後者則增加了精神上的內容,即孔子要求的「孝」不僅追求物質上「孝」的秩序,而且還要追求更高層次精神上的「孝」的秩序,由此形成良好的輿論秩序和民族傳統。

其二,從「小家」到「大家」,「孝」同樣體現「秩序」理念。「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子 罕》)。孔子認為,在內、外兩方面都離不開 「孝」,在內要侍奉父兄,同樣,在外要將理念弘揚,侍奉公卿。

國君要守君道,臣下要守臣道,父親要守父 道,兒子要守子道。可見,「道」就是一種「秩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秩序」。

此外,「讀盡天下書,無不一『孝』字」。自古以來,由於受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家族主義的作用和影響,需要維護家族的團 結、穩定以及延續,必然離不開長輩對子孫後代的教導,以實現晚輩對長輩的孝敬和世代傳承,其中教育、教化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孔子強調「文行忠 信」,重視對學生進行歷代文獻教育,其中不乏有關 「孝」的理念和知識,體現出「孝」是天下之事,亦為修齊治平之「秩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魅力書坊 的精彩文章:

TAG:魅力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