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文| 老宮

勞動節本是全國勞動人民的休息時間,卻又是電影工作者的忙碌日,今年的勞動節尤為如此。

今年勞動節的第一天,一場意外襲來的退票潮讓所有的電影工作者猝不及防,前期備受追捧的劉若英新作《後來的我們》在上映首日,即遭遇到異常的退票潮。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微博大號「電影票房」首先曝出《後來的我們》有大量退票,隨後退票事件快速「發酵」,包括片方、主創、諸多媒體、還有電影局都紛紛跟進事件的進展,當事各方和官方均在第一時間確認了退票率異常的事實,但是背後的原因和動機諸說紛紜。

作為《後來的我們》四家出品方之一兼宣發方的貓眼電影,因為其「特殊」身份而首當其衝成為被質疑對象,而且又是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的在線售票平台,貓眼既有動機,也有這個能力來實現如此規模的刷票。

但持不同意見的從業者也大有人在,刷票帶來的利益對於貓眼來說過於短期了,而且《後來》良好的表現也完全沒有必要讓出品方和宣發平台去鋌而走險。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貓眼對此事第一時間回應並快速連發兩個聲明,其它渠道雖有涉及但並未發聲。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的角度來看,整個事件也是疑竇重重,一方面,從退票的整體情況來看,確實存在很大的異常,受人操控的嫌疑很大。

另外一方面,《後來的我們》在映前一個月熱度就已經很高了,微博指數、百度指數、貓眼想看數等幾項營銷指標,都遠遠高於同檔期上映的幾部影片,預售票房和排片比例也遙遙領先,在上映前30日貓眼想看日增就已經超過了同類型影片《前任3》、《戰狼2》和《紅海行動》等熱門影片,這種良好的預期最後從首日接近80%的票房佔比和前三日票房得到證實,利益方通過刷票來推高票房的理由非常地不充分。

大規模退票是可能的嗎?規模多大以及如何發生的?

貓眼發布的兩條聲明顯示,退票訂單中絕大部分是用戶正常的退票改簽,另一部分退票訂單確有異常,其中部分退票行為則被技術判定為黃牛刷票退票。

大量黃牛成為一致行動人參與到貓眼及多個平台在全國範圍售票的集體退票事件中,從常理上推敲確實不太容易被人理解,而對於聲明披露情況解讀也很難,對此,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特意聯繫了多名一線影城經理和業內人士,以進一步調查來試圖探明迷霧背後的真相。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記者的採訪中發現,事實與某知名電影博主最初爆出的消息不太一致。

首先,這不是一起只在貓眼平台上產生的單一退票事件,而是全部網路售票平台的跨平台異常現象。

不少影院經理的回復和提供的數據顯示:各網路售票渠道都有退票異常。

比如,安徽某影城負責人就向記者表示:「4月28日遇到大量退票,退票來源兩個平台都有,《後來的我們》貓眼退票比率10.89%,淘票票在7%」。揚州中影華彩影城負責人也透露,4月28日退票情況確實來自多個渠道,貓眼為8.79%,淘票票為9.86%,該負責人還提供了影城後台系統截圖。

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影院經理則向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提供了4月28日影院後台的詳細退票數據:貓眼168張,淘票票77張,糯米80張。

這些影城負責人反饋的數據,基本還原了一個事實:4.28退票事件,是涉及到多家影院、多個售票平台的廣泛事件。

那麼如此多影院和平台都出現了退票,是否代表著貓眼或淘票票等各個平台都參與了刷票、退票呢?接受採訪的某影院經理表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各家之間都有激烈的份額競爭,沒有必要為對手造成績」。

之前網路流傳的影城退票後台截圖中,大部分退票來源顯示都是貓眼,有院線人士也給出了答案:「貓眼平台是現在最大的出票渠道」。4月28日上映當天的數據顯示,總出票數為1074萬張,其中網售出票977萬漲,貓眼出票642萬張,佔比超過65%。「按照同樣的退票比率,賣得多,當然就退得也多,所以退票總數上貓眼一定是佔了大頭的。」該人士說。

其次,五一檔所有電影在多家平台都有不同比率的高退票率現象。

在採訪中,一起拍電影記者注意到另外一個異常現象,此次退票事件不僅僅是《後來的我們》這一部影片,五一檔四部影片都有不同比例的退票情況出現。

一位不願具名的影管公司人士為一起拍電影提供的信息顯示,在該公司近百家影院中,五一檔四部影片都有不同程度退票,《後來的我們》退票率為10.6%、《幕後玩家》為5.8%、《戰神紀》為7.8%、《低壓槽慾望之城》為4.5%。

為此,記者又聯繫了多家影城求證,比如在鄭州奧斯卡豐業影城《後來的我們》退票率與《戰神紀》持平均為9.5%;安徽某影城《後來》退票率7.3%,《戰神紀》退票率5.6%,《幕後玩家》退票率5.8%,《低壓槽》退票率 5.8%;佛山中影華納國際影城,甚至出現《戰神紀》等個別影片退票率(10.52%)高於《後來的我們》(8.5%)的情況。看起來,這似乎不僅限於《後來》一部影片。

既然在全國各地影城四部新片都有退票,為什麼《後來的我們》的問題會比較集中,並且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呢?

上海的上影CGV影城負責人趙先生給記者提供了如下猜測:「熱門檔期的大體量影片退票佔比本身會比平時高,例如《速度與激情8》等映前熱度很高、預售期比較長的超大體量影片首日退票比例較高。《後來的我們》這部影片也是這種情況。」

這位影城負責人還向記者反映了一個新的情況:4月28日影城會員電話退票比例也比較高,可能的原因是今年五一檔的幾部新片都選擇在4月28日周六上映,但這天是工作日,這也導致不少觀眾前期在預售階段購票觀眾不得以選擇退票或者改簽,調整了觀影計劃。越早購票的用戶,臨時退票改簽的可能性越大。

根據影城這一線索,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微博上確實有不少用戶因為在影片預售階段提前購買了28日《後來的我們》的首映日電影票,後來臨時退票改簽。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從目前來看,《後來的我們》觀眾的退票改簽行為是有一定依據的,但貓眼的聲明中稱有高達54%的正常改簽比例,記者對此的真實性還是心存疑慮。

為此,記者又聯繫了全國排名前5的影管公司高管張女士,據她反饋「貓眼正在與我們核對當日退票的詳細數據,目前數據基本吻合,我影管確實有49%的退票是在當日的改簽消費」。

真有黃牛大規模刷票退票么?

貓眼聲明中還表示,「在剩餘46%的退票行為中,有部分確定為惡意刷票,疑似黃牛行為。」,在大眾習慣於網路購票,傳統黃牛幾乎無發揮空間的當下,這一條解釋讓人費解。

有業內人士告訴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黃牛票在前兩年很多,之前是在商業街上的影城,把多餘團體票倒賣給情侶。那個階段黃牛很少用APP,因為多數APP有購票數量限制,黃牛實在沒必要為幾元的利潤,搞很多手機和銀行卡來批量購票。

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

一起拍電影記者發現,知乎上不少關於電影票黃牛的討論帖,黃牛現象其實很普及,黃牛會通過囤積倒賣貓眼、淘票票等平台的低價特惠票、單片通兌券、低價團體票等方式,低進高出,賺取差價。雖然每張票空間利潤並不高,但是倒賣的量大了之後,利潤也就很可觀了。在這個利益驅使下,不少大學生、便利店業主、淘寶店主,會通過這種低毛利大單量的倒票方式,獲得了足夠的賺錢空間。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因此,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影城附近的便利店、小吃攤店主,會積極底提供購票服務,為臨時購票需求的觀眾提供低價電影票。這部分人與傳統意義上的「黃牛黨」有所差別,但是分布在全國各地,為數眾多。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另外,在萬能的某寶上只要搜索「電影票「,也可以看到大量的代買電影票、代訂座的組織,提供大量電子兌換碼。「某寶排名靠前的店鋪,基本上全國各地的影院都可以買。萬達、橫店、大地等各大院線影院以及貓眼、淘票票、糯米等平台的特價票都可以代為購買。

可見,雖然貓眼、淘票票佔據了90%以上的電影票線上售票份額,這些線上線下異常活躍的「黃牛」依然有足夠的獲利空間和生存空間。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一位業內人士還向一起拍電影記者透露,從2015年至今,貓眼、淘票票等票務平台之間的票補大戰,以及各大片方在電影宣發中投入的票補,加起來已經是100億規模,百億級的票補為黃牛提供了足夠利潤空間,也為黃牛發展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

這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活躍在網路上的黃牛與當初分散在影院門口的黃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網路化、專業化運作水平與普通電商並沒有什麼差異,和各個城市滴滴刷單團伙類似。黃牛團體並不單是從事電影票的生意,跨界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刷單生意中,經濟實力也不可小覷。

五一檔一線深入調查:退票事件疑竇重重

儘管,有媒體指出,本次退票事件中,刷票、退票的規模量級,已經超出了歷史上任何檔期內黃牛黨的作為。但黃牛黨刷票,看起來依然是一種無法被排除的可能。

這個懸疑迄今為止無人能夠回答,目前國家電影局對此表態已經介入調查,期待更多證據和線索出現,來揭示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