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用四年時間從連長升到軍長,後次子與其同為上將

此人用四年時間從連長升到軍長,後次子與其同為上將

本文系大笨蛋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1908年2月7日,張宗遜出生於陝西省渭南縣赤水鎮淹頭村的一個農村家庭,青年時期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考入黃埔軍校,並在此與毛澤東相識,兩人相談甚歡,雖然後來分開了,但是張宗遜對毛澤東的的遠見卓識深感欽佩。

後來毛主席在湘贛進行秋收起義,張宗遜就參加了毛的隊伍,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2營6連連長。三灣改編後改任連長,隨毛澤東上井岡山進行反圍剿鬥爭。在一次向茶陵縣城進軍中,張宗遜不幸中彈腿部負傷,就卸任了連長職務,選擇留在毛澤東身邊當參謀,腿上好後,他乾脆干起了毛澤東的貼身侍衛長。負責保護主席以及中央支部的安全。這一年他才二十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在之後的戰爭歲月里,兩人經常形影不離,並肩作戰。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張宗遜得到了毛澤東的信賴,開始一步一步向上晉陞,僅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連長升到了紅12軍軍長。這在解放軍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可以相見他是有多麼的受毛澤東青睞。在他當警衛員的時候,對主席的安全工作認真負責,捨生忘己。比如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經常讓主席睡鋪板,而自己則躺地上打地鋪。再後來老了的時候竟得了風濕。長征過草地的時候也是經常給主席牽馬挑擔,任勞任怨。這樣的戰士,誰不憐愛呢!毛澤東任命張宗遜擔任中央軍委第一軍軍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建國後的1955年張宗遜又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一年他僅47歲。是所有受封上將中年紀最小的。

張宗遜不僅跟毛主席關係很好,他還和賀龍,彭德懷,乃至習仲勛都有過交道,1940年他做過賀龍和彭德懷的副手,擔任晉綏野戰軍副司令、呂梁軍區司令和西北野戰軍副司令等職。之後內戰時,又和習仲勛一起阻擋國民黨軍的進攻。一起參加過橫山戰役。可謂是黨內資深大佬。

俗話說的好,虎父無犬子,張宗遜一共有兩個兒子。他的大兒子張新俠,現為中國長城工業公司總裁、研究員,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計劃部主任。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他的小兒子,張又俠,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等職。於2011年7月晉陞為上將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戰時兩次違抗林彪命令反被誇,廬山唯一為彭德懷說話的開國少將,子女今如何?
十大漢奸之一,多次叛變,死後向汪精衛要求「國葬」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