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一)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山因佛而興盛,佛因山而揚名。

《峨眉山圖志》這樣寫道:「凡偉大民族之歷史,每與其山嶽之有密切聯繫。奧林帕斯山之於希臘,昆欽景加山之於印度,關乎中國,何獨不然,有五嶽名山,亦有佛教聖地。」北京西郊鳳凰嶺山腳下,有一座始建於遼代應歷初年的寺廟,名曰龍泉寺。我已記不清去過多少次。如同二十年前,我在家鄉時,也密集去莆陽文脈南山廣化寺一樣。

第一次去龍泉寺,就有想寫點東西的衝動。當然不僅因為這裡是千年古剎,寺門斑駁,石橋滄桑,古柏森森,也不僅僅因為這裡是網路上最「火」的中國寺廟,有故事,有寫頭。在北京,承載厚重佛教歷史,可以煌煌書寫的,有中國佛教協會駐地廣濟寺,有中國佛學院所在地法源寺,還有雍和宮、潭柘寺、雲居寺、白塔寺、歷代帝王廟……即便是與龍泉寺咫尺之遙的大覺寺,也因皇家寺廟而名聲在外。比起它們,龍泉寺顯然藏在深山人未識。

確切說,我去龍泉寺,是因為這裡的方丈——學誠大和尚。

學誠大和尚是莆仙大地走出的當代高僧大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中國佛教最早的研究生、全國最年輕的名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歷史上最年輕會長……他創造了中國佛教協會歷史上諸多「之最」,也為佛教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與人才培養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2015年6月,49歲的學誠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周後,我前往龍泉寺祝賀。當上會長,身份特殊,職務更高,事務更忙,還會和往常一樣向我傳道授業解惑?或是婉拒門外?然他一如從前,謙遜低調,隨和自在。談笑間,窗外黛峰綠樹,龍泉流聲潺潺。世界局勢、社會萬象、熱點話題,信手拈來,參悟透徹。

49歲,可已經是中國佛教界的領袖。人們敬仰他,而且還會繼續期待並敬重下去。是因為他是會長?是因為他的弘法成就?氣象高大?還是因為他的才氣?飽學之士?是,但不全是。他就像一幅禪畫:幽深、幽靜、幽秀、幽淡、幽遠。

學誠大和尚實在是一本氣勢恢弘的書,博大深邃,內外澄澈,令我無從落筆但又放不下筆。

一個僅僅是因為受祖母與母親影響對佛教有親切感的少年,如何成長為佛教界的一代宗師?

「享譽海內外的大和尚」中的「大」,不僅指他的佛學造詣有著大氣魄、大風範,而且蘊含他的內心充盈著大胸懷、大情感,更昭示在中國夢指引下,中國佛教界未來的大發展、大格局。

學誠,是他的號,智慧通達,瀰漫在他的言語間,蕩漾在他的佛心中,鋪陳在他的世界裡。

(二)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凡與佛產生因緣,離不開地域影響、時代環境和個人參悟三種因素。

時間「倒帶」回1966年。這一年,學誠出生在仙游賴店羅峰村,俗名傅瑞林。少年時代,他安靜懂事,刻苦勤奮,做飯洗衣、挑水餵豬、上山砍柴,主動替父母分擔家務。由於祖母學佛多年後出家,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兩代人潛移默化影響下,他從10歲起茹素。12歲那年,開始誦讀佛經。在他幼小的心靈里,便種下了慧根。

佛家語說,初心便是正覺。追溯學誠法師的佛緣之初,除了家庭的影響,還有就是家鄉豐厚的佛教文化積澱。福建地處東南沿海,早在三國時期,佛教就已傳入這塊充滿生機的寶地,特別是莆田佛教,歷史悠久,高僧輩出,寺院林立,文化內涵豐富,佛教教育成績斐然。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莆仙大地,人文之盛;輝煌古今,罕有其匹。這份厚實的文化家底,是學誠法師走向佛林高處的強大精神後盾,也是當今莆田人樹立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的最大動力源泉。歷史上,莆仙文化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象,形成了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色。在這種地方文化的結構主體中,既有古閩文化的遺存,也有漢唐中原文化的傳承,表現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飲食等多方面,也涵養了諸多佛教高僧從這裡走出去,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僅以中晚唐時期為例,先後有萬歲塔、玉澗寺、華嚴寺、敬善寺等重要寺院,還有慶玄、神蛟大律師,譚空、慧忠、玄悟、慧全、省文、靈敞等一大批高僧大德。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福建是我出生的地方,尤其是莆田的南山廣化寺。福建的土地,養育了我,成長了我。雖然1984年以後我到中國佛學院去上學,但是每年放假都回到福建來。尤其是廣化寺,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過去一句話,叫做『未出興化,先有廣化』。從南湖書堂到金仙院,從靈岩寺到廣化寺,從志彥律師到無際和尚,從無了禪師到妙應禪師,等等。這些先賢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往事越千年。廣化寺不僅是莆陽儒家文化的根基魂魄,也是莆陽釋家文化的文脈,還是中國寺院叢林的典範。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與巧合,學誠不僅在廣化寺出家,還在這裡當了近三十年的住持。

「三十多年前,當時我還是十幾歲的少年,記得從家鄉莆田一所寺院得到一本玄奘大師傳記書,如獲至寶,一氣讀完……」。當上佛教協會會長後,學誠回憶往事。

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弘法經歷樹立了出家人的榜樣,他「寧可西行一步死,絕不東回半步生」,身先士卒精進求法精神,「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一生,時時鞭策著小瑞林。

因為景仰玄奘大師,被他捨身求法的英勇深深感動,1982年農曆二月初八,在16歲那年,小瑞林在廣化寺出家。一年後,在剃度恩師定海長老主持下,經莊嚴儀式落髮為僧,法號學誠,並依止近代二位高僧——印光大師、弘一大師的弟子圓拙長老修學佛法。1997年,圓老圓寂,學誠法師整整親近他15年。

在學誠法師看來,印光大師的特點是老實,他最有名的四個字「老實念佛」,一生念佛。弘一大師最重要的特質——認真,他無論做人,無論做事、出家、著作、弘法,都非常認真,一絲不苟。而師傅圓拙長老,繼承了兩位大師的特質——老實認真,持戒非常精嚴,也以此教導他。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圓拙長老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及諮議委員會主席,他一生都在印經、培養人才,尤其是培養戒律方面的人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廣化寺有幾位素質比較高的法師專門在研究戒律,比如濟群法師、太姥山的界詮法師,他們過去都是在廣化寺跟隨圓拙長老學習戒律。

學誠法師無疑是幸運的。在出家、成長的整個過程當中,圓拙長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979年,旅居印尼的僑僧,圓禪法師、定海法師,也就是學誠法師的師父、師公們,他們拿了150萬人民幣,修繕了莆田廣化寺。1984年,廣化寺開光。彼時在省內,甚至外省很多廟都沒有開始修繕。而在這之前一年,廣化寺開辦了福建佛學院,於全國來講,它也是省級佛學院最早的一個佛學院。經過苦修,學誠以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為佛學院的第一屆學生。1984年,18歲的他又考入北京的中國佛學院本科班。

學誠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引起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的關注。朴老認定他是心向善、肯用功、能執事的好苗子,對他愛護有加。1988年,學誠考上研究生,並在四川成都文殊院寬霖法師座下求受三壇大戒。同年,廣化寺方丈毅然法師退居,在趙朴初關懷下,經毅然法師舉薦和全體執事一致通過,尚在中國佛學院就讀研究生的學誠法師,被推上廣化寺住持的位置。同年農曆二月初八升座典禮舉行後,23歲的學誠成為全國年紀最輕、學歷最高的名寺方丈。

學誠法師紹繼著弘一大師、圓拙老法師法脈傳承,在廣化寺領眾修學,將寺院職能真正落實到教化眾生、和諧社會上去。廣化寺由此被趙朴初會長譽為全國三大模範叢林之一。

1991年,學誠法師獲中國佛學院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並於同年12月兼任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時年25歲。兩年後,27歲的他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

學誠法師的向佛之心與高風懿行,得到趙朴老題詩讚賞:「律己其志剛,接物其氣柔;學修不出門,聲教及遐陬;如何辦道場,儻於此間求。」

環境的熏陶、佛學的浸染、大師的滋養,都可以歸結於佛陀的力量,也直接關涉到學誠日後修行與弘法的前景、格局、氣象和境界的大小與高下。他在這樣良好的環境氛圍里茁壯成長。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一隻大雁從森林中飛出,人們說,看,這是一隻神鳥;又一隻大雁從森林中飛出,人們說,看,這又是一隻神鳥。當數不清的大雁不斷地從森林中飛出。人們說,原來是這片森林很神奇!

莆仙大地就是這樣一片神奇的森林!駿傑薈萃里滋養著益豐子民的氤氳文氣,鍾靈毓秀中鋪展著穿越時空的精神畫卷。學誠法師的生命基因里,深深浸染了這塊肥沃土地的豐潤營養。正是從家鄉的溪流田園、阡陌山巒和豐厚佛教信仰中,他獲取了大修行與大氣象的力量和決心。

人在他鄉,心在家鄉。當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後,在繁忙工作之餘,學誠總會回到家鄉。對此,他的思考更遠更高:國家提倡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家鄉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在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史上必將發揮重要作用。作為我國主要面向亞太地區開放的窗口之一,家鄉與東南亞、中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淵源深厚,特別是佛教的友好往來歷史久遠,未來在融入佛教文化交流互鑒、人文關係密切等方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促進作用。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愛鄉之情,赤子之心,躍然紙上。

(三)

在分析探討學誠法師三十年修行之路前,對佛教漢化與時代環境關係做簡要梳理顯得及時與必要。

五千年前,中華民族在盤古開天闢地中張開夢想的翅膀繁衍生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把苦難輝煌寫在蒼茫大地上。站在時光海岸溯尋那一道道歷史溝渠:儒家「入世」,是追尋人與社會和諧的夢想;道家「出世」,是探求人與自然和諧的夢想;佛家「遁世」,是構築人與內心和諧的夢想。從公元65年漢明帝劉庄夜寐南宮後,佛陀便與中國偉大的文明有了直接對話,中國人的精神天空從此增加了明亮的星辰。

在儒、釋、道三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之中,佛教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為中國文化理念和價值觀提供了信仰支撐和心靈關懷,使中國文化的特徵更加突顯,更加深入人心。從某種意義上說,佛教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復興的重要載體。

梁啟超先生說過,中華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的演變歷程。中華文明雖然歷盡苦難,傷痕纍纍,卻始終氣象萬千,氣吞山河,擁有巨大的空間度量。即使是到了17-18世紀的大清帝國,其實還有機會吸收全人類的思想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深厚文明底蘊和豐厚文化積澱的中華文化,在努力展示自己文明中所具有的不朽智慧的同時,欣賞和尊重其他文化,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中華大地對佛教的關注,固然是時代大環境使然,更重要在於人的內在動因的潛心探求。佛教豐富了歷史層面和記憶,填補了中華文化的另一空白,為人心的歸宿提供新的可能。它從個體心靈出發,傳達出對人類生存狀態和個體生命的終極意義關懷。而佛教漢化後,在中華大地長成參天大樹。當歷史之光投射身上,它照亮的不僅僅是過去,還包括當下與未來。

學誠法師從歷代高僧大德身上汲取著豐厚營養。中華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富饒廣袤,千百年來,曾涌觀出無數高僧大德,他們為了佛教命脈殫精竭慮、為法忘軀。渡流沙、凌滄海西天取經的高僧法顯大師;「三寸不爛之舌」譯經精準的鳩摩羅什大師;創立中國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不畏艱險取經天竺、傳播佛教飲譽華夏的玄奘大師;禪宗祖師惠能大師;華嚴宗的創始人法藏大師;六次東渡日本創立律宗的鑒真大師;近代四大高僧弘一大師、印光大師、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等等,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了氣貫長虹的偉業和讓後人景仰的慈悲濟世精神。

學誠法師深切體察到:佛教發展與國家命脈息息相關。國泰方能民安,國家興則佛教興。歷史上,統治階級與佛教產生了幾次發展高潮和重要飛躍。甚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呈現出一種「眾神狂歡」狀態,佛教承擔著重溫歷史神話的任務,承載著封建帝王試圖建構一種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和對主體意識的「召喚」,以便確立平民百姓對江山永固的合法性確認。至此,佛教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政治意識形態層面,而進入了人類普遍意義上的精神範疇,所有的民眾信仰和情節鋪設,不僅僅是指向統治階級所代表的歷史進步性,也不僅僅指向統治階級背後的民心向背,而是指向在對生命終極探尋環境下人的精神力量和生命韌性。也正因為此,佛教實現了向中華民族內核的深度掘進,進入了民族精神和普世價值的精神弘揚。

新中國誕生後的第四年,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成立。在隨後的弘法護法歷程中,它始終站在引領中國佛教發展的潮頭,成為荷擔如來家業的中堅力量,並在風雲變幻中走過六十多年,在佛教信仰建設、道風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教制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人再度以博大包容的胸襟,大膽吸引作為世界先進文化成果的市場經濟,並與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完善結合,寫下了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故事」。

中國夢,實質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學誠法師敏銳意識到,中國佛教與「中國夢」的價值追求存在深度契合。在他看來,中國夢就是中國人民的價值目標和追求,就是中華民族國家認同的理想前景。這個夢想的背後,蘊藏著綿延已久的「家國天下」情懷,折射著內心深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也凝聚著「振興中華」的探索與奮鬥。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精神是社會的靈魂,同時也是文化的靈魂。學誠法師在不同場合呼籲,今天的全人類正日益聯結成一個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時期,中國佛教應當順應時代步伐而蓬勃發展。作為當今時代的出家人,他從歷代高僧祖師承繼佛陀的悲深宏願,無論是對經典的現代詮釋、還是弘法方式方法、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等,都作出契理契機的探討和回應。

學誠法師指出,全球化時代,中華文化要走向世界,佛教將發揮重要作用。佛教具有不執成見、兼容並包、廣納一切智慧的開放心胸,具有慈悲平等、和平和諧的精神特質,可提供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佛教文化在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層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將發揮本有的文化推動作用和文化紐帶作用。

學誠法師進一步提出,歷史上,絲綢之路貫通了遠東、中亞、南亞、中東、歐洲和非洲,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類型國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而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誕生於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也發源於此併流傳至世界各地。今天,中國佛教將通過與沿線各國、各地區開展扶貧救災、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等社會服務活動,造福當地社會,傳播包括佛教在內的中華文化,使其成為落實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有力支點。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佛教特彆強調要知恩報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到:「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在封建君主時代,國王就是國家的象徵。佛陀當時教導人們要報國王恩,實際就是指報答國家的恩德。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學誠法師在修行中不斷體悟到,佛陀的諄諄教導化解人們內心的貪慾、瞋恚和愚痴,勸阻人們殺生、偷盜、邪淫的行為,消弭人們因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而引起的種種不和諧,並因此減少了戰爭和恐怖主義等極端衝突的發生。佛陀的諸多教導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提供廣泛的宗教倫理支撐,也非常契合「中國夢」強調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內涵。

(四)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就我個人而言,了解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了解並熟悉他所從事的職業,抵達他內心的彼岸。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情,不僅僅在他的日常起居,也在他從事的行當里。他的悲欣交集、言行舉止,乃至於深邃思想,無不凝結於此。對於像學誠法師這樣人品、學品,以及修行高度一致的大德,就更是如此了。

於是我進而向自己發問,為什麼在佛光普照中華大地,高僧林立的今天,唯是學誠,能夠擔當起中國佛教領袖的重任呢?為什麼是他創造了中國佛教協會歷史上的眾多「之最」?我曾就此問題向法師求教。他笑而回答: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造福社會是出家人的責任。出現的「之最」只是外界加來的符號。為眾生的無我發心,不是口號的空洞虛無,而是持續付出的實際行動。

行勝於言。這是學誠法師的格局。當然,除了以上談到的,地域影響、傳統文化,以及時代環境、理性選擇,我還想從學誠大師的無我、大我、忘我、真我的生命坐標切入,來探求成就他今日高度之所在。

無我之魅。學誠的無我觀是基於中華民族的崇高感與中國佛教的文化體系上構築的,民族大義與佛教情結戚戚相關。以文化人,觀乎天下。作為佛教界高僧,他以開闊的心胸,積極倡導三系圓融、八宗並弘,著力建設當代漢傳佛教修學體系,提出「信仰為根本,解脫為目的,教育為中心,文化為紐帶」的佛教文化建設理念。全國重點高校、社會機關、高端論壇、文化沙龍……這些年,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學術講座、文化交流、開示起悟,他身體力行,推動佛教文化深入社會、啟發人心。

佛教的慈悲建立在「無我」的世界觀之上。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學誠法師的內心充沛著慈悲心的力量,無論是在龍泉寺、法門寺,還是廣化寺,他執掌的寺廟從來都是門庭若市,這既是他的魅力,也是他的氣場所在。進而言之,對佛教本體的一顆誠心,對有情眾生的一顆慈悲心,對大千世界的一顆平和心,成就和圓滿了學誠法師的高度。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大我之魅。在學誠法師看來,現代社會科技文明佔主導地位,佛教的基本教義需要對現代科技及其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做出正面的、積極的回應,才能更好地體現佛教的價值,同時佛教自身的教理教義在新的時空因緣下才能獲得新的發展。他不但出書、辦刊物,並且開通了網站、博客、微博。龍泉動漫早已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瀰漫在芸芸眾生。其中《煩惱都有自找的》還獲得漫畫界最高獎金猴子獎。

大我換來大有的生命坐標。學誠法師的內心充滿開放姿態和包容胸襟,在謙和低調的外表下,常常滲透著驚人的理論。他讓佛教從陽春白雪走向大眾,接應更多青年尤其是高素質人才的熱情和信仰;他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育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把遁世的佛法變成濟世的善法,把山林中的獨居變成眾生的喜樂,把傳統的佛教變成現在的知行,把暮氣沉沉的言教變成精緻爛漫的修行,實在是功能無量。

今年4月11日,學誠法師開通了藏語微博。6年來,他已陸續開通了中、英、法、德、俄、日、韓、西班牙、泰、藏等10個語種的微博。學誠法師多語種微博粉絲共計88.9萬人,而且這個數據在不斷遞增。原創多語微博5萬多條,內容涉及僧俗修行生活、文化、教育、慈善、大和尚漢傳佛教修學理念等多方面內容,通過每天微博的翻譯,持續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真我之魅。學誠法師的真我觀,是他三十年甚至是前半生修行歷練換來的澄澈內心。「佛」在梵語中譯為「佛陀」,即「覺者」,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達到圓滿境地的人。佛教認為消除人類痛苦需依靠「戒、定、慧」——規範行為、專註內心、開啟智慧,明是非善惡,勿妄念紛飛。學誠法師倡導以「心文化」為主導,弘揚佛教「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的心靈凈化方法,促進一個源自內心、實踐於人類社會、以「心文化」為核心的人類文明的形成,建立永久的和平的人間凈土。

多年來,學誠法師一直倡導「人間佛教」理念並身體力行。人間佛教,就是想把佛教變成人間的幸福和快樂,使人感到曲徑通幽的美妙。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裡的佛教要走到家庭、從僧侶的佛教要走到信眾、從佛教走向現實。讓人心變得安定和安樂,變得純凈和自然,走進一種真正的佛的境界。

身處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經常聽到人們感嘆,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有的人屈從於這種壓力,負重前行,苦不堪言;有的人發泄這種壓力,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有的人逃避著這種壓力,放縱自我,遊戲人生。而學誠法師則把這種「壓力」變成了自己的定力、動力和毅力。光明晃耀如星月,智慧境界等虛空。歷史上許多大德高僧之所以受人尊敬,在於他們不慕奢華、無欲則剛、不屈不撓、返璞歸真,具有直抵人心的德行美、內在美,如空谷幽蘭,自然高尚。

學誠法師一直在尋找「心文化」與「人間佛教」的最佳契合點。在他的生命基因里,深深浸染著一名當代高僧固有的信仰,那是一種對國家、對佛教近乎朝聖般的虔誠。思想決定高度,思想引領未來。他是改革者,也是思想者。他一直堅守佛教傳統戒律,不辭辛勞地為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培養人才、弘揚佛法利益群生而上下求索、殫精竭慮。

忘我之魅。學誠法師把弘揚中國佛教的神聖使命寫在中華大地上,刻在自己疾疾前行的心裡,他做著「寂寞身後事」,不為「千秋偉業名」,他追求的是更大更遠,更大更強的人間佛教世界。

中國最牛寺廟創始人——學誠法師

信念信仰是讓人仰望的東西。一個人如此,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亦如此。人們敬仰學誠法師,並不只因他的地位身份,更因為他追求精益求精、不斷跋涉的精神,他向我們示範了如何站在信仰與精神的高低,俯瞰芸芸眾生,廣結良緣,使之成為人生溫暖厚實的底色。他一直都在探索和追求人間佛教,其過程本身就是價值和意義。

學誠法師,從莆仙大地走來,他以高僧大德的家國情懷、當代佛教學者的文化良知,走進歷史深處,回應現實關切,傾聽未來呼喚。他也因此走出自我,走進真我,走向大我。

學誠法師,他以深情回望著故土山水的滋養,報答著佛教生涯的錘鍊,承繼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優長。他從中國佛教文化的本位出發,觀照人類思維的共性,闡釋人性的本質與潛能,由此成為世界性的高僧大德。

一位哲人說過:「有時,我們的光溢了出來,但點燃的是其他人的火焰,我們每個人都感謝那些點燃這亮光的人。」

學誠大師,就是為我們點燃光亮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