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有沒有被「鎖定」?

你有沒有被「鎖定」?

01

公司企業發展中的「RVP鎖定」

最近有朋友推薦我聽喜馬拉雅上的《冬吳同學會》節目,聽了幾期之後覺得和自己的觀點有很多契合之處。於是翻出他們以前的節目《冬吳相對論》隨機下載了一部分,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隨便聽聽。

今天聽到他們的「相對論」第444、445期節目《快進時代(上、下)》。在上集末尾的時候吳伯凡談到:公司、企業的發展容易受到「三重因素」鎖定,稱其為「RVP鎖定」。「RVP」應該是「Resource」、「Valueble」、「Process」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分別表示:資源、價值觀和流程。

他們沒有對此展開太多,大意是:對於那些大型的公司、有穩定利潤的公司、經營模式穩定的公司,往往容易被自身所累,難以取得更大的突破、創新。那些在別人看來龐大的資源、長期經營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企業價值觀、各種工作流程的逐步固化,都會產生一種「鎖定」效應。

聽起來頗有道理。

02

「RVP鎖定」亦可用於個人成長

稍思索發現,「RVP鎖定」對個人亦適用。我們可以問下自己:有沒有被「鎖定」?

關於「資源鎖定」。「資源」在積聚的過程中對個人的成長、發展一般而言都會發揮正面的積極作用,尤其以孩童開始的行走、語言、思維、情感這些基本生存能力的逐步掌握為要,整個學習階段應該也是如此。但真正開始社會化生活之後,人們的資源可能就會產生分野:我們積聚資源的能力、效率、質量可能都會存在差異。而每個人實際在社會生活中佔有的資源一般會對個人的「能量」產生影響,即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影響能力等;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眼界」,即你能看見多少、看的多遠、看到多深。上述兩方面會進而影響一個人的「選擇能力」和「判斷能力」。「資源鎖定」對個人而言應該是一種從物理到精神的一種基礎性限制。一個人具備相對穩定的社會生存能力之後,在資源上大概有「兩重危險」一重危險就是停止更新、刪除那些不合時宜的「資源」;另一重危險就是自認已具備充沛的「資源」,進而停止進行新的「資源」積聚,然後走向固化、停滯。

關於「價值觀鎖定」。「價值觀」這個詞被用的很多,但實際上很多人可能確實不能清楚的描繪出自己的價值觀。這就如同:我們可以對一個問題進行思考並得出結論,但描繪自己的思考過程會相對困難。我們在積累資源的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擁有的閱歷,形成的技能、掌握的方法……在循環往複中會逐步內化為一種「價值傾向」, 我們會通過實踐的檢驗、他人的評價、自我的期待進行調整,當這種「價值傾向」趨於擁有系統穩定性的時候,大概就可以稱為「價值觀」了即便有些人說不清自己的選擇和判斷的依據,其他人也可能通過行為判斷他的「價值傾向」、「價值觀」。一般人成長到一定的階段都應該具備相對穩定的價值傾向,否則就談不上「價值觀鎖定」的問題了。避免「價值觀鎖定」,或許可以通過保持認知的開放、多元來實現,通過將自己的「認知樹」逐步細化,讓其枝葉繁茂。同時,也要避免「走極端」,避免「單向度思維」,要多在認知和情理的「中間地帶」探索,並不斷拓寬個人的「中間地帶」!

關於「流程鎖定」。「流程鎖定」對個人而言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無意識行為。我們對一些事物熟悉的時候就容易忽略:維持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拿起手機的划來划去也不會有太多「顧忌」,家人的默默付出慢慢的就成了「理所當然」,熟悉的工作總是那樣「按部就班」……為什麼是「對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一直都這麼做」,所以我們就「繼續這麼做」。這種習慣性的無意識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思維固化」的表現,同時思維的簡單反覆也是人的一種「機械化」。公司管理中的「流程鎖定」會讓一項工作在「成熟」中慢慢失去活力、競爭力;人的思維中的「流程鎖定」會讓一個人在「經驗豐富」中放棄反思、創新。

03

「RVP鎖定」的啟發

「資源鎖定」、「價值觀鎖定」和「流程鎖定」實際上都可以理解為一種對自我「局限」的認知。它們也是相輔相成、互有助益的積累資源為推動穩定價值觀的形成、更有效流程的塑造提供基礎;價值觀的進步會更好的甄別優質資源、優化流程管理;流程的不斷優化也會反作用於資源讓其時刻保持優質,流程的往複也有助於價值觀更加穩定、健全。

這三重鎖定或許還可以給我們若干啟發:一是不要志得意滿,時刻對優質資源、更優質資源保持追逐和渴望,保持謙虛謹慎和敏銳洞察;二是不要思維僵化,注重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吸收能夠讓自己「更加堅定」的營養,逐步讓自己的認知強大、穩定,並保有「開放」狀態;三是不要固步自封,在實踐中要不斷思索、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身和周邊的關係,對「經驗」保持警醒!

伴隨人生的總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我們可以比較堅定的宣稱的應該是:相對自然、宇宙、思維、人性……我們所能認知的總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未知」,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我們也總會擁有「局限」,這些「局限」由歷史原因、環境原因導致,也同樣處在「變動之中」,我們應該做的是:維持系統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打破思維「壁壘」,保持自我不斷更新!

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作者聯繫,核實後作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基於非商業目的轉載無須申請版權許可,但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城老張雜談 的精彩文章:

《心智社會》:人工智慧領域的思維「格物」

TAG:錦城老張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