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一年四個黃金周,假期多到讓人羨慕

中國古代一年四個黃金周,假期多到讓人羨慕

五一小假剛過,經過改革後,五一七天長假改成三天已經有很多年頭了,讓人不得不感概時光匆匆。這時候,想到若千年時光,中國歷史經歷如此多的改朝換代,古人又是如何放假的呢?

漢朝

休假制度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出現。到漢朝時休假制度寫入《漢律》:「吏員五日一休沐」,「休沐」即指回家休息沐浴。漢代官吏供職期間住官方修建的房屋,不與家人同住,休沐的時候可以回家。這個制度,在西漢兩百年的時間裡得到很好地貫徹。到了東漢,這個制度也得到了進一步地實施。

除類似周末的休假外,漢代政府還規定了節慶假日。《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也就是說冬至日前後,百官放長假休息,假期休完後,選吉日辦公。

隋唐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官吏「輪休」,後被各朝代採用。

唐代時,大部分官員和他們的家人住在一起,官方覺得五天一休太過浪費於是變成了十天一休,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後一天休息。這三天休息時間被稱為「浣」。一個月正常情況由本來休息6天變成了3天。至於黃金周,唐玄宗頒布的《假寧令》寫道:「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也就是新年放七天,冬至放七天,一年有兩個黃金周。到唐朝後期,黃金周變成三個,唐德宗貞元年間,把寒食節的假期從3天調整到7天,加起來一共就是三個黃金周了。

唐朝的小黃金周很多,比如中秋節、臘八節、夏至、皇帝誕辰等。另外還有二十多個只放一天的傳統小節日,比如老子誕辰放一天,學生還有專門的田假和授衣假。

唐朝假期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按規定放假,比如私塾老師和學生,臘月二十就放假,正月二十才開學,整整放了一個月。但有些人如農民,即使大年初一也未必能休息。還有一些大臣和高層官員,大年初一要給皇帝拜年,導致他們不可能回老家休息。唐德宗在安史之亂後接手了一個混亂的朝局,新年也要上朝,於是出現了一種輪休制度,即大年三十放假,初一休息,初二又上班,初三休息的局面。

宋朝

宋朝的黃金周也非常多,如春節七天,元宵節七天,這樣加起來差不多半個月。冬至七天,天慶節七天,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個多月的春節長假來臨。如果是地方官員,有一個小福利,每年臘月二十就可以回家省親,第二年正月二十到崗就可以了。如果是京城高級官員,初一要給皇帝拜年,百官朝會,還要吃正旦宴,皇帝會給百官「賜食」,稱「廊下宴」。

明清

平時十天一休的假期基本取消,全年有五十多天的假期,主要就是冬至、元旦、元宵節加起來一個月,還有春節、中元節、皇帝誕辰。對於削減假期的措施受到大多數官員的反對,因此,為了平衡國家增加了一個寒假,將春節、寒假延長到一個月,作為削減平時假期的補償。

古代的休假制度是針對官員而言的,對於老百姓並沒有規定,他們可以自主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九太太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古人見過會飛的蛇么?能比肩龍族的蛇類神獸:螣蛇

TAG:花九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