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林巴斯 E-PL9 體驗,可換鏡頭的復古 「卡片機」

奧林巴斯 E-PL9 體驗,可換鏡頭的復古 「卡片機」

在奧林巴斯復古旁軸和復古單反造型兩大路線上,E-PL 的機型感覺是非常獨特地存在。原則上 E-PL 理應是歸類到 PEN 系列當中,但在實際使用當中,它更像是一種可換鏡頭的時尚大底卡片機,今天的主角奧林巴斯 E-PL9 也不例外。

作為入門級別的機型,E-PL9 延續了 「入門相機不會有太多大改進」 的傳統,當然這某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設計風格已經相當成熟。

E-PL9 的機身設計並沒有太大的改動,比較明顯的變化是手柄位置採用了與 E-M10 MarkIII 類似的握柄,使得整體的握持感也與 E-M10 MarkIII 相仿。

既然機身沒有太多的改動,那麼按鍵布局方面,E-PL9 也大致承繼了 E-PL8 的設計,而我個人認為比較大的改進是 E-PL9 把閃光燈設置成內閃,同時依然保留了熱靴,這對於入門只求 「拍得到」 的用戶來說方便了不少。

翻轉屏依舊是下翻設計,這樣的好處即便自拍時使用閃光燈,閃光燈都不會擋住屏幕。

或許是因為翻轉屏結構的問題,機身整體來說似乎沒有 E-M10 MarkIII 那份硬朗(翻轉時結構上需要有一個下拉的空間)。

對於這個定位的無反機身,我覺得不能用一般單反、高端無反的操作語言去套用。這個定位的機型目標用戶大部分會是入門級,在操作上理應希望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去獲得照片,所以我們可以見到 E-PL9 將相當一部分操作放到了觸摸屏上面。

習慣於專業機身操作的我,對於這樣的操作設計,除了覺得曝光補償少了一個一級調節外(直接調節不用經過選擇或菜單),操作起來還是可以十分得心應手的。

習慣於專業機身操作的我,對於這樣的操作設計,除了覺得曝光補償少了一個一級調節外(直接調節不用經過選擇或菜單),操作起來還是可以十分得心應手的。

值得一提的是,按鍵的減少 「被迫」 讓我開始習慣觸摸屏的控制後,讓我發現在特殊角度取景時能夠一改以往的拍攝方式,直接點擊屏幕即可完成對焦並拍照,不得不說在相機中配備一個好用的觸摸屏還是非常有用的!

這次體驗,除了常規的 14-42mm F3.5~5.6 套機鏡頭外,我還多要了一支 25mm F1.8 ,因為這樣的 「雙標」(標變 + 標頭)組合應該會是 E-PL9 用戶首選的。

具體表現方面,E-PL9 的響應速度延續了 M4/3 畫幅十分不錯的速度,但似乎稍微要比 E-M10 MarkIII 要慢一點。M4/3 畫幅最成熟的 1610 萬像素 CMOS 成像感測器技術也為畫質帶來非常良好的表現。

25mm ,ISO1600 ,F1.8

jpg. 100% 放大

在拍攝的時候我並沒有刻意地去測試畫質(其實是忘了),但 F1.8 的大光圈,即便在只有路燈、霓虹燈光源的黑夜,ISO 也只不過去到 1600 ,參考 「同代」E-M10 MarkIII 的高感表現(ISO6400 可用),E-PL9 的高感我覺得也不會有不夠用一說了。

相比起高端相機的專業化要求,入門相機更多是需要趣味功能,所以在 E-PL9 上面奧林巴斯也新增了一個名為 AP 的拍攝模式。

簡單來說,這個模式就是集合 HDR 、手持夜景、全景、美顏、多重曝光等模式的一個拍攝模式,然而習慣了後期慢慢弄的我對於這些模式可以說是無從下手……

AP 模式中的多重曝光

儘管 E-PL9 只配備了三軸防抖,但整體效果特別是在手持拍攝視頻是還是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 M4/3 一貫的穩。而 4K 視頻方面與其說是下放還倒不如說是標配,畢竟我不覺得入門用戶有必要用到 4K 。

如果要說 E-PL9 的缺點,我覺得它唯一的缺點就是體積實在是太小了,小到即便是配 25mm F1.8 這樣的 「蛋糕頭」 都覺得大,非得配上 14-42mm F3.5~5.6 的餅乾頭才比較協調。

Emmm…… 轉接 Lomography 好像也不錯~

最後一句:白色是真好看啊!可惜拿到的是黑色……

循例扔出一堆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o_moro 的精彩文章:

魅族 LIVE 耳機體驗,這才是魅族 「回歸音樂」 的第一作

TAG:Ko_mo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