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腳部 「十大」常用穴位總結!

腳部 「十大」常用穴位總結!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所以關愛我們的雙腳尤為重要!

睡前泡個腳,經常按一按,是非常有助於健康的方式!

大明星孫儷就非常推崇泡腳,她也很喜歡中醫!

1、太溪穴:補養腎臟

作用:太溪穴是腎經上面的一個重要的穴位,每天堅持按摩太溪穴能夠幫助我們調理氣血,溫補腎陽。

方法: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2、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

作用:照海穴也是腎經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穴位,經常的按壓此穴能夠幫助我們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

方法:每天堅持按壓,按壓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5-10分鐘就行了,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

3、內庭穴:祛胃火

作用:內庭穴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功效就是可以幫助我們去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口臭,便秘等不適都可以按摩內庭穴進行緩解。

方法: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4、湧泉穴:滋陰降火

作用:湧泉穴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穴位了,湧泉穴也是腎經上面非常重要的穴位,補腎溫陽我們都可以按摩這個穴位,並且還可以滋陰降火,效果非常好。

方法: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5、豐隆穴:祛濕化痰

作用:豐隆穴是祛濕效果非常好的一個穴位,適當的按摩豐隆穴能夠祛濕化痰,長時間的按摩還能夠將脾胃上面的濁濕排出。

方法:每天按壓3分鐘作用,能夠幫助我們祛濕化痰,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

6、大敦穴:清醒頭腦

作用:大敦穴位於足厥陰肝經上面,主治肋脹痛、胸滿、嘔吐、腹瀉、疝氣、尿閉、腰痛、婦女小腹痛等。經常的按壓大敦穴的話,能夠提神醒腦,眼睛明亮。

方法: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睡前重複10此左右。指壓大敦有速效性。

7、隱白穴:健脾回陽

作用:隱白穴位於足太陰脾經上面,主治倦怠乏力,身體昆仲,脘腹脹痛,大便溏瀉等。

方法:用拇指指尖按在此穴,或是以拇指與食指捏住腳趾兩側,加以揉捏,間接刺激穴位。能夠有效緩解!

8、厲兌穴:通調腸胃

作用:歷兌穴具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

方法:用拇指指端點壓腳趾上的厲兌穴,力度可漸漸增大,以有疼痛感為好,2分鐘為好,以後用相同的方法掐壓另一隻腳上的厲兌穴。

9、至陰穴:清熱散風

用處:當身體濕熱嚴重,出現小便黃臊臭、尿頻尿急,尿澀痛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按壓至陰穴。

方法:每天下午3點到5點是膀胱經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大拇指按壓至陰穴,堅持1-3分鐘,然後換另一隻腳,能夠清熱散風,通利下焦,對尿黃澀痛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10、竅陰穴:治療偏頭痛

作用:竅陰穴主要治療往來寒熱、口苦、肋痛、偏頭痛、小腿外側、四腳趾等處疼痛、運動性障礙等。

上面就是我們腳上比較常見也比較重要的幾個穴位,多了解這些穴位,沒事按一按,對身體大有好處,經常按一按,既舒服又養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斐壹度 的精彩文章:

創意種子畫時間
正確的站樁這裡學

TAG:斐壹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