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閱讀,關於半山》

《關於閱讀,關於半山》

想變得聰明,就多讀同齡人、年輕人寫的書,讀關於「術」而非關於「道」的書。

想要變得智慧,只能讀古人的書,讀老人們寫的書,讀「道」而非「術」的書。

想要變得靈性,就多讀關於大自然的書,多讀詩詞歌賦。

我常常收到私信,讓我幫忙推薦書,我都回絕了,我認為自己去給某一個完全不了解的人薦書,是根本做不好且不負責任的事情。

每個人都會有最適合自己的書,並非每本書都適合所有人讀,這與年齡、經歷、性格和人生當下遇到的問題,以及一個人的個人追求等等都相關。

對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喜歡讀比我年長的人寫的書,與我性格相近的人寫的書,不喜歡小說而喜歡散文隨筆,以上這三條看書原則對我幫助很大,卻未必適合其他人。我認為亂讀書不一定好,書讀多了也不一定好,讀對書需要了解自己,並且還需要適當去了解作者,以我的經驗,我看到一本書不錯,我就會去百度作者生平,然後再決定是否延伸閱讀,好的書我可以讀很多遍,並且會有筆記。

既便是每天在此分享文章我也是謹慎的,古人云:慎言!我深以為然,怕誤導人,於文字,我是敬畏的。

今天分享三條不會誤導人的閱讀體驗:

想變得聰明,就多讀同齡人、年輕人寫的書,讀關於「術」而非關於「道」的書。

想要變得智慧,只能讀古人的書,讀老人們寫的書,讀「道」而非「術」的書。

想要變得靈性,就多讀關於大自然的書,多讀詩詞歌賦。

讀文章,我認為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非常有好處,所以今天來點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是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人,獨居在大山之中,幾乎不與人打交道,不敢說自己已經智慧和覺悟,但可以非常肯定自己走在這個方向上,並且走得無比地堅定,也走得很快樂。

我的文字記錄的,是正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比如:大自然讓我平靜,所以很多朋友會評論說半山的文字讓人心靜。大自然讓我經常感覺到美好,所以我的文字就表現為經常在讚美,而不是批評,也沒有負面情緒需要以文字的方式,去發泄。

如果讀到我的文字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或是覺得是謬論的地方,首先請諸君多多海涵。

我自認為你理解不了這很正常,從我們之間經歷的差距上,從我們之間生活環境上的差距,從我們之間的年齡上的差距,就已經埋下了太多你理解不了的種子。

我做過大學教師,做過別人的馬仔,擁有過價值過億的企業,愛過恨過,瘋狂過,做過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也做過人渣;騙過人,也被人騙過,幾番沉浮,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才能像今天這樣,以從未有過的愛,去重新熱愛生活。

我從人生的支離破碎,到重新變得完整,沒有這樣的經歷,你理解不了我的文字,很正常。

我的文字都是拿在自己身上驗證過的,我心裡有,它們才會呈現出來,我自豪於它們的真實。

記得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曾經被下派去基層鍛煉過,在一個煤礦掛職副礦長,整天沒事可做,就瘋狂地讀書。當時最瘋狂地讀一本叫「西方哲學思想寶庫」的書,從拿起來到最後放棄再讀,我讀了七遍,自認為讀懂的不過其中的5%,還是自己以為的讀懂。

現在讀「尼釆」,我自認為完全可以讀懂了,不僅是,還可以懷疑,還能去看見他的衝突,還能去理解他為什麼會衝突,還能去找到他不同的年齡段與他觀點形成之間的關係,與他精神狀態之間的關係,正是這樣的閱讀,我才相信自己有超越他的可能。

現在的我,從不去判斷尼釆文字的對與錯,我只關心這段文字背後的思考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思維邏輯,這可以啟迪到自己什麼。

尼釆兩個字,對於我並非一個什麼什麼作者,什麼什麼家,他只是引領我進行思考的源泉。

我熱愛這些源泉。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在手機上能以我這樣的方式去閱讀,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滑屏,經過,多數人與半山文字的緣分,如此而已。

我自認為是當今這個社會的極少數人,我的文字也屬於極少數人,我是這樣子去理解你的不理解和反對的。

最後再表白一下,我不是在批人,我是在啟迪真正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文集 的精彩文章:

三千字長文好好說說什麼是靜

TAG:半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