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78年的《鍾山》文藝叢刊

1978年的《鍾山》文藝叢刊

關注我,過一種與文學相伴的生活

從1978年到2018年,《鍾山》雜誌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一路走來,《鍾山》秉持「兼容並蓄、惟文是舉、鼓勵探索、引領潮流,做最好的漢語文學雜誌」的辦刊宗旨,始終以不卑不亢的姿態、高屋建瓴的眼光、大氣厚重的品格,深度介入了四十年中國文學的發展進程。值此創刊四十周年之際,鍾山君特推出「回眸四十年」欄目,與諸位一同翻閱老雜誌,回望那些依舊在長河中發光的文章,重溫《鍾山》這一壺歷久彌香的佳釀。

回眸之1978年,《鍾山》文藝叢刊創刊,由江蘇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當年出版3期。

《鍾山》文藝叢刊1978年1-3期 封面

《致 讀 者》1978.1

原文刊於《鍾山》文藝叢刊1978年第1期。

《論魯迅小說的藝術風格》1978.3

刊於《鍾山》文藝叢刊1978年第3期。

《鍾山》文藝叢刊一九七八年目錄

1978年第1期(總第1期)

小 說

七月流火(殷志揚)

迎春鞋(劉振華)

畫廊(金煦)

板大爺(陸順英)

咱擋車工師傅(何瓊崖 徐義君)

夜過前栗山(陸濤聲)

詩 歌

悼念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二首)(臧克家)

太陽沒有落(徐歌)

山裡人的話(孫曉雲)

握著毛主席的手(李曙白)

汗的歌(外一首)(武仲平)

天外牽來一道泉(賈征)

雷火呼嘯的鋼廠(二首)

——寫在深入學大慶的高潮中(任愚穎)

哨棚贊(外一首)(李振業)

紅線(外一首)(楊德祥)

女繪圖員(曹彭齡)

散 文

南湖情思(李華嵐)

紅旗十月滿天飛

——黃橋決戰戰地巡禮(胡松植 傅寧軍)

映山紅是怎麼開的?

——大別山漫記(何曉魯)

評 論

堅持唯物主義的創作路線

——批「四人幫」的「主題先行論」(馮雲青 賴先德)

長篇選載

山彎春早(孫玉章 盧廣成 姜威)

1978年第2期(總第2期)

小 說

炊事班長的心事(龔放)

潔白的雪花(毛英)

夢彩師傅(趙翼如)

春光燦爛(傅連理)

詩 歌

雨花路——長安街(徐剛)

一點——給一位青年同志(臧克家)

水鄉曲(三首)(孫友田)

硬骨頭的話(四首)(馬緒英)

塔影上(殷恩宇)

散 文

鞋子(菡子)

樟塢道上(艾煊)

花海的源頭(何瓊崖 徐義君)

棗花蜜(程大利)

革命回憶錄

難忘的一課(李元凱)

狂飆捲起印刷廠(徐頌東)

評 論

曹禺劇作的語言藝術(陳瘦竹 沈蔚德)

文藝史的偽造和「四人幫」的反革命陰謀

——評江天《研究文藝史上儒法鬥爭的幾個問題》(陳遼 凌煥新)

中篇小說

石城怒火(海笑)

1978年第3期(總第3期)

小說

調動(惲建新)

潛向深深的海洋(顧工)

山鳴谷應(竹眠)

龍鳳飛(章藝欣)

表演(董長敬)

革命回憶錄

開闢太滆地區(陳立平)

詩歌

青山銘(憶明珠)

激流禮讚(季振邦)

舊戰地的懷念(二首)

——寫在太湖游擊區(鄒國平)·

拾貝行(外一首)(邵學文)

出海路(姚櫓)

當我年輕的時候(外一首)

——獻給我同齡的朋友們(陳繼光)

詩詞四首(劉亞明)

春天的衛士(外一首)

——寫給一位老護林工(吳延卿)

無錫民謠四首(朱海容)

英雄碑下(黑子)

散文

江河,連心的動脈(張成珠)

清明時節雨紛紛

——南京雨花台記行(徐剛)

瓜州閘抒懷(張宏梁)

評論

論魯迅小說的藝術風格(范伯群 曾華鵬)

論《李自成》的形象塑造藝術(吳功正)

論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董健)

創作與生活

——《萬山紅遍》創作經過及其他(黎汝清)

井岡山道路的讚歌

——評長篇小說《萬山紅遍》(方全林)

中篇小說

石城怒火(海笑)

轉載自《鍾山》官方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國文學報刊聯盟 的精彩文章:

胡弦《馬戲團》/修白朗誦
鄭欣淼、楊再平、孟建國詩詞擷英

TAG:全國文學報刊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