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樓夢》里林黛玉臨死前那句話有何深意?

《紅樓夢》里林黛玉臨死前那句話有何深意?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文/廖倫濤

【作者簡介】廖倫濤,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大家傳媒》副主編、四川省嫘促會文學院副院長、四川散文學會綿陽分會副秘書長、市作協會員、市社保局縣級幹部,曾在人民日報等幾十家刊物發表各種詩文600多篇,有專著和多篇文章在中央部、省市獲獎。著有散文隨筆集《流年回聲》。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紅樓夢》中,賈母是以地位最高、最尊貴、最慈愛的形象出現的。她既有常人無法比擬高超的文學藝術修養,又有著世俗的傳宗接代的老觀念,既有高超的的政治鬥爭經驗和敏銳的政治眼光,又犯有頭腦發昏、不嚴格管教子女等嚴重錯誤。

她有二子(賈赦、賈政)四女(巳故,最小是賈敏)五個孫子(已故的賈珠、寶玉、賈環、賈璉、賈琮)一個重孫(賈蘭)和三個孫女(元春、探春、迎春)一個重孫女(巧姐),真可謂「多子多福」。

而從以上人物來看,賈府中的男人大都「混球蛋」,而女孩則個個都優秀。尤其是元春、探春,屬於傑出人才。

但是,在封建社會裡,不管你女孩再能幹,而只有男孩才是家族唯一的繼承人,整個家庭的興衰存亡,就落在男孩肩上。而身為賈氏集團的董事長,有根神經永遠是綳得最緊的,那就她的心肝寶貝寶玉,她認為這是上天、祖宗賜予這個家族的祥瑞,於是把所有的慈愛都化成對寶玉的溺愛和嬌寵。

但,也就是這位老祖宗最後竟導演了一出摧殘寶黛純真愛情的大悲劇,毀滅了他們的人生。

其他的男人像爛泥糊不上牆,寧榮二公在天之靈看到了家門的不幸,後繼乏人,只好寄希望把寶玉培養成才,頂門立戶。於是,由寧榮二公出面,特請警幻仙姑安排,進行一次專門針對賈寶玉的「警示教育」,以便他日後好接過老子手中的大旗,走上正路,光耀門楣。

可惜,效果並不佳。

不知是命運捉弄,還是上天有意安排?林黛玉來到賈家後,出落得愈加嬌美。她才情極高,詩書第一,渴望自由,秉存獨立,勇於抗爭,是封建婚姻堅定的叛逆者。

「寶黛」相愛後,點墨凝香,一抹情愫繾綣於心中,一縷愛意相戀於紅塵。大概是愛情本身的緣故,從來就難猜和不消停。大觀園內,一對少男少女晨昏常相伴,苦樂總相守,一會兒卻又吵鬧、小氣、猜疑、不省心.....

而這五味雜陳的感覺,彷彿又是千百次的錘鍊,使得寶黛愛情在一片昏黃中愈發堅固和專一。唯有她,不僅深愛寶玉,而且理解寶玉,儘管在別人眼中認定的寶玉是「褓胎孽根」,將來勢必「弒父弒君」,但她卻始終給他關愛,給他慰藉,給他希望,視為知己。

而作為封建族權代表最高權力的賈母,把這些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這樣的「反判」行為是絕不能容忍的,也絕不允許有這樣一個「引導」「教壞寶玉」的「倔姑娘」成為自己的孫兒媳婦,而《紅樓夢》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便借說戲文大講所謂的「掰謊記」,就是針對「移了性情」的林黛玉。

賈府是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賈母在大花廳擺了幾桌酒席,定了一班小戲,帶領榮寧二府老小舉辦家宴,一片「笙歌聒耳,錦繡盈眸」,寶、黛二人也自然高興,尤其寶玉要了壺酒,從李嬸、薛姨媽依次斟起,賈母見寶玉頗有禮貌,於是命他給姐妹都斟起,不許亂斟,都要叫他幹了」。

寶玉按次斟了,當至黛玉前,偏她不飲,拿起杯來,放在寶玉的唇上邊晃晃,寶玉奪下一氣飲干。

本來,這是一件太尋常不過之小事,就像小屁兒「過加加」,打打逗逗而己,更何況,他倆還是一對好兄妹!但就是黛玉的這麼一個異乎尋常之舉,恰又是在賈母和眾人的眼面前,那就自然不得了,還要「小題大作」,「上綱上線」了。對此,聰明絕頂的鳳姐見了趕忙插話岔開,但賈母一肚子的氣壓根兒卻出不來。

而老道的賈母卻十分高明,喜形於色而從不直露,但她總要找個機會,給黛玉狠狠敲下警鐘。機會終於來了!

當戲子告訴她新近排了新戲《鳳求鸞》時,賈母問了情節,戲子說,金陵宰輔王忠告老還鄉,膝下一子上京趕考,在李庄避雨,遇小姐雒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誰知戲子的話還未說完,賈母便粗暴地打斷說:「不說了,我猜著了,自然是這要討雛鸞為妻。」接著又說「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男子,不管是親是友,便說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沒有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還稱什麼佳人!」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一本《紅樓夢》看完,老太太哪有發過這樣的大火,這難道真的只是為戲文落了俗套?非也。她分明就是借題發揮,對黛玉表示十分的不滿。

而在黛玉病巳非常嚴重,氣絲弱微,醫生瞧後毫無起色之時,賈母一邊叫鳳姐預備預備,一邊仍嘆息:「孩子小時候一起玩是常有的,長大了,要知男女有別,不可痴心妄想,才是女孩兒的本分,我才打心裡疼她,如果自已有別的想頭,我可真的白疼她了!」

陰風呼嘯,萬般清冷,心牽著手在顫抖,一柱安息香在淚滴中點燃。黛玉對紫鵑說的最後一句話卻竟是:「妹妹,我在這裡並沒有親人,我的身子是乾淨的,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吧。」

林妹妹被逼死後,也難怪賈母終於老淚交流地說道:「都是我弄壞了她,但只是這個丫頭也忒傻氣…..」

是啊,政客永遠聽不懂詩人的聲音。

賈母實在太聰明,太重家族的興衰,而根本忽略了個體心靈的歸宿。而從表面上看,林黛玉是個專愛主義者,心中只愛一個人,為一個人活,賈寶玉是個泛愛主義者,愛姐姐妹妹及其他一切人,而實際上,寶玉全心靈、全生命深愛著的就只有林妹妹一個人。他和黛玉互為故鄉,互為心靈,互為生命。如一方失去一方,就要鬧得不可開交,甚至釀成驚天大悲劇。

另外,像金釧跳井,賈府查抄、晴雯、司琪等慘死,以及薛公子無法無天打死馮公子等諸多大事,她作為賈氏集團的「一把手」,難道就真的一點也不知曉,是不是也應該擔負起「領導的責任」?!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官場巔峰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