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在為「中國芯」悲鳴的時候 任天堂已經在用中國芯做遊戲機了!

當你在為「中國芯」悲鳴的時候 任天堂已經在用中國芯做遊戲機了!

前段時間,「中國芯」這個老詞又被人拿出來講了。

起因是中興這家公司因為內部文件中記載的違規行為被老美髮現而遭到制裁,7年之內不準從美國公司進口高科技設備,特別是設備晶元。這事兒一出來,輿論就炸鍋了。多數人內心的憤怒被激活,大罵老美蓄意報復;小部分頭腦「清醒」人士指出這事兒不能怪老美,因為是中興違規在先。

當然,冷靜下來馬上也有很多人對中興恨其不爭:你也是一家老牌科技公司了,這麼多年怎麼就沒搞出自己的晶元來呢?以前我看一本聯想公司的傳記,裡面說倪光南要搞晶元,但是要花的錢太多,把柳傳志嚇壞了,堅決不同意,還由此導致了這對老CP的終生決裂。由此可見,搞晶元真的很費錢。中興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根本就不咋地,資金能維持日常運營就不錯了,你讓他去搞晶元這種分外之事,著實有些難為人家了。

中國晶元並不「苦大仇深」

不過,看了這麼多天的朋友圈分享文章,我發現很多寫文章的人,對半導體行業特別是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還根本都不了解。長久以來,由於宣傳的原因,很多科技圈的媒體人以為中國就只有龍芯是「中國芯」,看到龍芯的商業化那麼失敗,就以為中國晶元都這麼慘。一聽說老美用晶元卡中國企業的「脖子」,就以為命脈都被老美抓住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真是「苦大仇深」極了,這麼多年點長進沒有。

其實,龍芯之流根本代表不了中國晶元,甚至可以說是典型的失敗教材。實際上,最近的一二十年,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已經相當牛掰了。各行各業都在用中國公司設計生產的晶元,你家裡使用的路由器、IPTV盒子、安卓平板電腦……裡面很多都用的國產SOC晶元。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從2013年開始,全球第一個比特幣挖礦晶元是中國人搞出來的;到現在,有一家中國公司已經壟斷了全球的比特幣挖礦晶元。我還記得2013年這家公司的老闆因為「賭氣」,一心要搞出自己的挖礦機,結果半年左右就從晶元到整機全部搞了出來。而且,據我所知,做晶元這個事,在國內是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如果你掏得起錢,特別是起那幾百上千萬的流片費,馬上就會有很多團隊跑來投標。

當然,國產晶元多數時候還無法達到Intel和高通那些行業高端產品的地步,多數都是用在一些很便宜的設備上,像華為麒麟晶元這種做個手機賣好幾千的還很少,但至少普及量很大。以手機SOC晶元來說,大唐旗下的聯芯在低端市場就曾經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不光早期的紅米在用,連三星的一些低端手機都在使用,小米公司推出的「澎湃」晶元其實就是聯芯給做的。

此外,日本的任天堂公司推出過mini FC和SFC兩款懷舊遊戲主機,上市之後火得不得了,有人拆開機子一看,發現裡面用的晶元就是一家叫「全志」的中國廠商造的。見到任天堂炒冷飯的風光,另一家老牌日本公司世嘉也做不出了,前幾天宣布也要推出復刻版的MD遊戲機,猜測到時候也會用中國產的晶元吧!

怎麼樣?任天堂這種遊戲行業泰斗級的公司,都成了中國晶元的客戶,中國芯活得其實還挺好。

到底什麼才算「中國芯」?

在我記憶中,稱自己是「中國芯」的,第一個是龍芯,第二個是威盛,後者甚至還在自己中關村的威盛大廈外面裝上了「中國芯」幾個大字招牌。然而這兩家似乎都是扶不起的阿斗,這些年來一點都不順利,反而是那些不打「中國芯」招牌的半導體公司,還有不少成功案例,看來「中國芯」這三個字有些魔障啊!前幾年似乎華為也用過「中國芯」做宣傳,後來不用了,現在也過得順風順水的。

到底怎麼樣才算「中國芯」?相信大多數人想當然的會說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才算。可實際上,誰能說自己是純粹的自主知識產權?全志、瑞芯微、華為海思,以及絕大多數國產SOC,都是買的ARM架構設計,肯定不能算純粹自主知識產權。可是標榜「中國芯」的龍芯呢?之前還被MIPS起訴侵權,後來花了幾百萬元購買了授權才了事。

此外,還有幾個「國家隊」的晶元,一個叫飛騰,一個叫申威,之前老美說要制裁中國的時候,它們都會出現在新聞里助陣,表示沒有你們美國人的東西,我們自己也有晶元!然而,申威其實也是收購自一家叫DEC的美國公司,飛騰早期用的美國甲骨文公司的OpenSPARC開源設計,現在的新款也改成ARM架構了。

所以,其實在CPU架構設計方面,不存在從頭開始都是中國人自己搞出來這回事,一直都是歐美在搞原創。即使是在更早的五、六、七、八十年代,中國和蘇聯的計算機行業,也是一直在重複著「山寨」歐美貨的工作。所以,有用的就行啦,不要糾結什麼「中國芯」了。

「生態環境」是什麼鬼?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還看到一種論調,說國產晶元發展不起來是因為苦於搞不好「生態壞境」。還舉出例子說國產晶元、國產操作系統沒人買沒人用,都是因為被英特爾、微軟的Wintel生態環境給欺壓的。看似有道理,其實挺扯淡。Wintel統治行業又不是只在中國,西歐日本俄羅斯這些地方不也在用Wintel?況且,Wintel是別人早就打造好的成熟生態環境,你非要去硬碰硬,不吃癟才怪。

況且,這世上並不是只有一個「生態環境」,我看那些國產晶元廠商在路由器、機頂盒、平板電腦等等「生態系統」里活得就挺好的嘛。

但是一定要實幹,別光顧著發軟文。我印象中有某個國內企業,在兩三年前就到處發軟文,說要打造國產晶元巨頭。去年內存、快閃記憶體漲價,他們的軟文方向就立馬變成要做國產內存、快閃記憶體,要把價格打下去。結果,搞了幾年搞出幾個用進口內存顆粒做的內存條出來,價格也沒見得便宜。像它這種用現成顆粒造內存條的事兒,十幾年前的深圳板凳廠都會幹了,人家可不發軟文。

「樹莓派」有啥好學的?

當然,這些天也不乏給中國晶元企業出謀劃策的媒體人。比如有一篇文章就建議國產晶元企業應該像樹莓派學習。樹莓派是啥呢?網上很多來自國外的新聞,說有老外牛人把樹莓派改造成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似乎人氣爆棚。其實呢,樹莓派就是個廉價化、通用化的開發板,類似的東西很多學習硬體開發的學生都用過(龍芯也推出過,有沒有人買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我們這些沒有專業知識的人,拿到樹莓派之後根本沒法使用,很多人連怎麼開機、怎麼刷入操作系統都不知道,可以說「用戶體驗極差」。我倒是跟樹莓派打過幾次交道,2014年的時候有好幾種比特幣礦機就是用樹莓派當做控制器,刷入的是Linux的某個發行版本,連圖形界面都沒有,要用瀏覽器遠程訪問才行。另外,淘寶、閑魚上也有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大拿,手工把樹莓派改造成掌上遊戲機。但我覺得這事兒做不大,一是手工製作無法保證質量和產量,二是牽涉到遊戲版權的問題。

總體來說,樹莓派就是一個半成品,需要動手能力極強的人才能把它完成為一個可以使用的「產品」。不要指望把它賣給普通個人用戶,因為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用戶都有這麼完備的專業知識。而對於要那些大批量生產的商業客戶,他們直接就去找方案商買定製化的方案了,也犯不著去用樹莓派。

那麼,讓國產晶元企業跟樹莓派學什麼呢?樹莓派所用的晶元都不是自己的,也是找其他晶元廠商買的ARM架構通用晶元,它其實是一個「沒有晶元製造能力」的公司做出來的東西,在半導體產業鏈里位於中下游。而晶元製造商是上游的,兩者位置都不同,怎麼學?而且像瑞芯微、全志這些公司,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他們都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比樹莓派這種半吊子電路板更符合客戶需求。這種成熟的公司還去學樹莓派,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么?

所以啊,給人出點子前,自己也要動動腦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道狗 的精彩文章:

他的話一針見血 揭秘你不知道的區塊鏈五大缺點

TAG:五道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