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rbnb技術經理朱贇:這6點,讓你從技術骨幹到優秀Leader

Airbnb技術經理朱贇:這6點,讓你從技術骨幹到優秀Leader

點擊關注 

InfoQ

,置頂公眾號


接收程序員的技術早餐

作者|朱贇、池建強

編輯|Monica


朱贇:大家好,我再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贇,英文名 Angela,大家都喜歡叫我「安姐」。在美國讀完計算機博士後,先後在 Square、Airbnb 工作,主要是在支付領域發展。另外,我個人有一個公眾號,叫嘀嗒嘀嗒,可能很多人知道我是通過我的公眾號。

池建強:這是我第二次來到直播現場,上次直播是和二爺,這次安姐來了,二爺和安姐是我們早期極客時間的兩位專欄作者。極客邦和安姐淵源比較深,我們在 2015 年去 Airbnb 訪問的時候認識了安姐,後來有了很多的交際,包括之後她開了一個公眾號,又在我們這邊寫專欄,我們在專欄的基礎上出了一本書。今天這場直播是機緣巧合,一是安姐從矽谷回來,二是安姐也是 QCon 峰會的講師。

這次直播的主題是「如何從技術不斷升級為優秀技術 Leader」,主要包含以下六個話題:



  1. 技術管理者要不要一直精通技術;


  2. 技術人要不要懂產品和業務;


  3. 技術轉管理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坑;


  4. 技術管理者最終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素質;


  5. 管理時應是事無巨細,還是充分授權,該如何平衡;


  6. 談談 AI、區塊鏈的一些看法,及其應用場景。

1

技術管理者要不要一直精通技術?

朱贇:技術人轉管理後要不要一直精通技術?這裡面的「精通」是一個詞,也是兩個詞。

精就是說,你事無巨細,很多的事情你會在第一時間知道它所有的細節;通的意思就是你可能從一個比較高的層次,知道它的脈絡,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但是你不一定非要知道很多的細節

所以,我覺得隨著你從技術人往管理人方向轉的時候,在通的方面,你可能會有一些提升,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去做,而是同時帶領著一個小的團隊去做,或者甚至是中等、大團隊。這樣你接觸的東西更多,你會把更多的點連通到一起,所以從通的方面來說,你可能會有一定的精進。

但是從精這個方面,因為畢竟人的能力、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你把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放在管理上,你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自己去寫代碼,去針對一點點細節去啃。所以,在精這一方面,你肯定是會有所折中及退化的。

我覺得精通還是會精通,但是可能會隨著從技術轉管理的過渡,精會降低,通會提高

池建強:我知道你早期在 Airbnb 的時候,是一個人可以頂好幾個人。那時候你帶領著一個很小的團隊,但好多事也是自己做。這個團隊,比如說從兩、三個人,擴展到十幾個人,管理的方式或者程度應該是不一樣的,管理和技術佔用你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2

那,這個過程是怎麼去平衡,怎麼過渡的?

朱贇:其實,從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到開始帶一個比較小的團隊,比如三、四個人,到後面再帶更多,像現在十幾個人,一直是有一些變化的。我分享下這一路的轉變中出現的困難。

第一個階段:剛轉管理的時候,帶領兩三人團隊

我是技術人出身,做技術比做管理的時間要長得多,那對我來說,

單打獨鬥的時候反而是完全由著自己的心去做一些特別喜歡,所有的事情都在你自己的控制之中

。等你轉到管理,帶兩到三個人的時候,這個過程也是非常好的。因為很多時候你可以去幫助別人,大家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完。

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坎兒。轉變不過來,

很多時候還是什麼東西都想著自己親手去做

,比如說我帶那兩三個人裡面,如果他是個新人,或者說他在某一方面的技術對他來說還是比較新的話,我會忍不住,想衝上去自己把這件事情做了算了。因為你教別人把這件事情做到你滿意的程度,可能要三天,但你自己動手,可能只要三個小時。

所以,在最初轉管理的時候,很多時候,你就不想花那個時間,你就非常抑制不住衝動要衝上去自己做。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有時間自己全做了,而且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不可能做更大、更多的事。

第二個,對你周圍的人來說,自己衝上去做,對他們的幫助和成長是比較小的

第二階段:從三、四人團隊到十幾人團隊

這就又面臨一個完全不同的挑戰。雖然在帶領三、四人的時候,你可能已經學會放權,把事情分配給這三、四個人做。但等有這麼多人的時候,你不可能事無巨細,每件事都自己去管,所以,另外一個挑戰就是,要帶一些能成為你左右手的小夥伴,讓他們去承擔一部分事情,就 COPY 你之前帶領三、四人那樣。這樣操作,你還是能保持之前帶著三、四人的狀態。

我記得在一本管理的書講到過,

最好的管理,是一個人帶三到六個人,超過這個人數,很難說真的能花很多的時間在團隊上

池建強:關於上面這個問題,我和安姐看法上稍稍有一點區別。本身我工作時間比較長,大概有 20 年了吧。我覺得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程序員慢慢成長,一直會精通技術。我個人早期的時候,就和安姐這個階段有點類似,

你要帶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團隊,這時候你可能是技術最精通的,很多人遇到問題都會來找你,這時候你會成為團隊發展的瓶頸

。你需要像安姐剛才說的,去放權,慢慢把自己很多東西輸出給團隊,幫助團隊成長。你的團隊成長了,整個公司也好,個人也會更好,才能做更大的事情,這是一個良性的正向循環。

然後,到了下一個階段。前一陣開了一個課叫《技術領導力三百講》,第一篇文章的其中一位作者分享:你到研發總監,或者技術總監這個層次,

可能會更多的偏向這種產品和業務,要去研究怎麼通過技術更好得促進產品和業務的發展,這樣你的精力就不會是在精通技術上

。還有更勝者,就像我這樣,在規劃產品、做業務,就是看怎麼能夠讓我們的產品成長的更好。

管理者要不要一直精通技術?

這個應該是分階段的。但有的人就是會偏技術,有的人會像我現在基本上會偏向於產品,包括經營、運營等等這些層面的事情

3

有觀眾問,Airbnb 加班多嗎?

朱贇:沒有強制性的加班。很多時候,你可以說它是一個自發自覺的加班。在一個產品的開發過程,相對應的,

工程師的工作量會類似於一個小山坡這樣的梯度

。初始階段,有很多設計、產品之間的多分迭代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時候沒有太多的代碼及技術可做,因為很多東西還未敲定。在最後敲定階段,你就會進入一個開發高峰期,就是你有大量的代碼要寫。寫完了到後期,開始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應該叫 Run out,一點一點開始做測試的時候,你的代碼量又開始降低。對每一位程序員或者工程師來說,你在某一段時間有更多的工作,某一段時間會輕鬆一點。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調整。

池建強:在安姐的專欄和新書里,都是有針對這方面的討論。大家可以去訂閱安姐的專欄,包括現在我們可以買這本新書。打一下廣告,現在購買這本新書,有可能獲得安姐的簽名本。剛安姐在我的辦公室簽了一百多本。

《躍遷:從技術到管理的矽谷路徑》

一書已在極客商城獨家上市,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快來掃碼下單吧!

4

技術人要不要懂產品和業務?

朱贇:先說轉,就是技術人轉產品,我身邊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二爺。二爺就是成功從技術人轉型為產品。再往前有張小龍,他們都是技術轉產品。技術人轉產品肯定是有絕對的優勢的,打個比說,你是一個技術人,現在交給你一個任務,是要把兩個盒子非要裝到一個看起來比較難裝的盒子里。如果用技術去解決,你可能會想到,我是不是把那個大盒子拆一點點,或者說兩個小盒子怎麼樣去放它的位置,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懂產品,你就會跳出技術的那個框,從一個更高的用戶角度去思考,可能我就把裡面的那兩個小盒子就給它拆開,就好像你買了東西,你可以不要包裝,再放到袋子里,就能放得進去。

只有懂產品,就可以不用技術輕鬆地解決一些問題

技術人經常會說,鑽到牛角尖裡面去了,或者說是鑽到洞裡面,就是說你沿著一個技術問題,一直去求最優解,很容易變得異常複雜。但如果你跳出技術人的思維,從產品的思維,或者從整個用戶的角度,可能會冒出一個不用技術的方案。

剛才提到是利,利是顯而易見的,大部分人都能夠同意這個觀點:技術人懂產品會有很多優勢。

弊端,

第一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於去思考產品,設計上面的一些東西,你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深扎一些技術

第二點:技術人畢竟沒有產品背景,即使你覺得你知道了一些,

還是要抱著開放的心態去聽專業產品人、設計人的意見,虛心學習

。因為可能你覺得你懂那個產品,其實是把這個產品往一個不是那麼對的方向上帶。一個誤區:你覺得你懂,但其實你根本就不懂。

池建強:我看有觀眾留言問,

到底技術要怎麼去轉產品

實際上技術轉產品,有兩個層面,一是技術人轉產品,比如像二爺這樣的,他是最早做嵌入式開發,發現自己在技術領域沒有什麼天分,他確實沒有天分。二爺可能很早意識到了這點,最後從技術轉成了產品,轉產品以後,他並不是像張小龍這樣發展。張小龍最早做 Foxmail,後到了騰訊做騰訊郵箱的時候,他已經完全轉成了一個產品負責人,後來做微信,他負責的就是很獨立的一個微信事業部。而二爺,他是從一個年輕的產品經理,一點點做,後續的東西和技術上是不太沾邊,他就是比較純粹的一個產品經理,到現在是無碼科技的聯合創始人。

而,安姐是在技術領域是非常有天分的一個人,學習能力特彆強。比如說 Deep learning 這本書,我就看了前沿,看不太懂,但安姐大概就花了幾天時間,就把這本書的 2/3 看完了。這個是不能比的。

另一個角度,技術人要不要懂產品和業務?

技術人,並不是說一定要轉成產品經理,而是說,我懂了業務、懂了產品之後,可以和產品經理有更好的配合。比如說安姐在 Airbnb 做得並不是 Airbnb 的那個客戶端,做的並不是那樣一個 2C 的產品,她做得主要是支付,支付系統並不是 2C,它也不會賣給 B 端用戶,它是屬於公司內部的系統。那可以說它是業務。

那這個問題就換成了我們要不要懂產品的業務?

據我了解,

安姐對整個支付業務是非常精通的,就任何一個點、設計文檔,把它拿過來,安姐基本上都可以看出哪些地方寫的不好,或者哪些地方寫的好。她的技術能力是非常強的,在業務領域也是十分精通

這樣的話,她幾乎可以充當這個產品經理的角色,負責整個團隊的項目,進度及業務,這當然是非常好的。國內的技術人,有時候會在這方面弱一些,特彆強調產品經理的職能。比如說前幾天我問濤哥這東西很容易改,為什麼沒做呢?他反饋:這個需求產品經理沒有提。

就是產品經理不提,他們就不做,即使有時候覺得這個應該做。

千萬別給自己劃邊界

我們做極客時間 APP 的時候,開了兩個產品專欄,一個二爺的,一個 FaceBook 的女產品經理,她給我們分享國外是如何怎麼做產品開發的。這是我們希望的,

希望工程師能夠更理解產品,實際上做技術、業務的時候,才會更好的和產品經理配合

5

技術轉管理有哪些坑?

朱贇:我覺得有挺多的坑,我在書中的不同文章也提到過,主要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兩個,一個就是當你帶到的人比較少的時候,

你要學會放權,怎麼樣讓別人跟你一起做

,而不是說你比別人做得快,你就幫他做了,甚至哪怕你比別人快個幾倍。

第二個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個坑。當你開始帶大團隊的時候,如果你不開始

培養一些得力助手

,幫著你去帶人,你會變得非常的累。這也是我到現在,還在不斷的改進的地方。

第三點就是,大家可能有時候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

對一個人的評判經常會變成靜態的

,就是說你覺得這個人這一方面的能力不行,或者在那個方面有欠缺,就會導致你在下一次分配工作的時候,你會比較、擔憂,把這些工作分給他是否能做好?

其實每個人都是在成長的,就是說你不要用一個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一方面,每個人都是需要犯錯空間的,哪怕他上次犯了這樣一個錯,導致這件事情沒有做好,如果你給他足夠的幫助,下一次他還是有可能能做成,甚至做的更好。

記得我看過一本書叫《特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節課》,裡面有說到,

其實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一個工程師、技術人、產品人,做不好事情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會做,二是他沒有動力不想做

那作為管理人,一方面,就需要你給與他一個機會或者帶著他做,教會他這樣的本領,可能現在他不會,下次就會了。如果他是因為不想做,或者沒有激情做,那作為管理者,則需要激勵他,讓他更有動力把事情做成做好。完成這個是需要兩個方面努力的,一是你要有動態的眼光,二是你要去做一些支持和幫助,幫助員工成功,往成長的方向去引導。

池建強:看到兩個問題,一是安姐這本書是不是適合剛入門的程序員或者工程師?

我來回答下,安姐這本書分了五個部分,從技術到管理,也包括矽谷的生活及她成長路徑。我覺得是非常適合初中級的技術人去閱讀的,大家可以去買書,或者買專欄。

有一個問題是,

我是一個技術 Leader,我也願意授權,事實上我也授權了,但最後發現團隊並沒有把事情做好。安姐是怎麼看?或者怎麼去處理?

朱贇:這個得包含好幾個方面了。

1. 如果你交給別人,別人沒有做好,可能是他不會做,可能是他沒有這個動力去做,你是不是在授權之前就確保這兩個問題都已經解決掉了?

2. 有沒有給他激勵機制、獎勵?懲罰,我們很少用。

3. 是否有一些外在不可控因素,進度受到阻礙。

首先作為放權的人,自己要去反思,到底是哪個方面讓這個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你放權之後,要給到他所有的支持,這個支持就包括他遇到這些他不可控因素的時候,你是不是可以幫他去排除這些障礙。

從另外一個角度,在放權的過程,不是說這事我交給你了,我就不管了,而是說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你要清楚他的背景是什麼,能力怎樣,可能欠缺什麼,你要給他哪些幫助,需要制訂一個計劃,然後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去跟進,看看他是不是按照你的進度在進行。

因事而異,這件事情是不是有給他犯錯的空間,可能有的任務非常關鍵,是絕對不允許出錯的,這個時候你更需要自己手把手去帶,更緊密稿頻次跟進。

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外加緊密跟進。

放權,不代表就不管不問了。

我還想補充一點,你要跟對方有一個雙向的、非常開放的交流,不僅是你從上往下地下達你想要的意願,你想要的結果,同時,你也要鼓勵他,在他遇到問題、有任何的想法,甚至是置疑你這個方向對不對的時候,給他空間和機會去表達他的想法。

雙向交流,可極大程度地降低犯錯成本。

6

技術管理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朱贇:技術管理者的素質,包含硬性和軟性兩方面。

硬性素質,就是大家經常技術功底要紮實,這樣才能幫助團隊做出比較正確的選擇,或者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你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所有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

軟性素質,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要有高一點的情商。

但,我認為作為技術人員更重要的素質,

第一個是責任心

,因為管理,尤其是技術管理的時候,你管理的不僅是技術,還有做技術的這些小夥伴。責任心就顯得很重要:一是要把事做好,二是要把人帶好。技術人更擅長把事情做好,但把人帶好,不是你自己成長,項目做好就夠了,更要關注別人的成長。這些都基於你有一份責任心。

第二就是開放的心態

。不要覺得什麼事情你都懂,懂的最多。很多時候人都會犯錯,尤其是在你自己都不能意識到的地方。因為你的性格、背景、認知會有一些偏見,不一定什麼時候你都是對的。那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去傾聽別人的意見,願意接受自己就是隨時都有可能犯錯的情況。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最後一個,就在我剛剛轉管理的時候,我的 Manager 的 Manager 找我談話時和我分享了這樣一件事,你作為一個技術人,如果一個程序寫錯了,或者說是一件事情做錯了,那還是有挽回的餘地。

但提建議或者指出錯誤,方法不得到的話,可能對別人就是一個永恆的傷害

。因為,你在處理的不是一個技術,不是一個能改的 Bug,而是人。

作為管理者,要有這樣一顆心,願意去給對方最好的支持,然後傾聽,幫助對方

池建強:我個人認為,首先你是一個技術管理者,那懂技術是基本素質。

另外一個就是管理能力,這個和人的個人素質,包括天性、情商等都是有很大關係的。如果一個人情商非常好,那管理這個東西也就沒有什麼特別難學的,只要你去實踐,然後跟更多的人打交道,讀一些書,就可以了。

很多這個技術人轉管理者的時候,在情商方面,或者是社交溝通方面可能會有些問題,根本原因就是歷練少。你得要自己主動去磨鍊這些東西。

第三點就是

對技術的純真性也是比較重要的

,就是你要去決定公司採用什麼樣的技術體系,就是比如說我最早的時候,我做 Java 比較多,那我到另一個公司去接管了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用 PHP,雖然 PHP 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但是我不懂,我可能就會要求團隊說,我們把一些服務從 PHP 轉成 Java 去寫。這時候你可能不是從技術角度,或者是從業務角度去考慮,而只是從你自身的一些技術背景。但你看安姐她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因為她什麼語言都會。

朱贇:PHP 不會。

池建強:有人問,

學歷對技術人、工程師來說,升值、拿 Offer 影響有多大?

朱贇:首先學歷不等於能力,學歷高不一定能力強。但是學歷有兩個用處,第一個,它在很多時候是敲門磚,比如說你想去申請一些特別火的公司,當年我們申請 Airbnb 的時候,HR 在過簡歷這一階段就會刷掉很多人,並不是說被刷掉的人能力就一定不夠,但只是因為就那麼點坑,而且他要快速篩選。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場景,投簡歷是一千個人,有一百個人有很好的背景,HR 只要招十個人,那 HR 就會從這一百個人裡面挑十個人,把剩餘的九百人刪除。從招聘的角度來說,這樣更有效率,並不是說就完全否認這九百人沒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歷絕對是一塊敲門磚。

一是因為可能公司內部有些校友,受過的教育是一樣的,優先錄用。

二是因為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的應試教育,到後面也有很多考試。考試證明了你的學習和通過這種檢驗的能力,也就說你能把考試這件事情做好。

很多事情都是相似的,至少說明你有學習能力,你有恆心能夠堅持,這就是敲門磚的一個用途

三是,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敲門磚的一個延伸,

就是說學歷給你自信心

,你遞簡歷或者跟別人提起的時候,你會更有底氣,尤其是你剛剛進入業界,剛畢業不久的時候,這個影響更大。知道這一點之後,你要考慮的就是如果在沒有很好學歷背景下,你該怎樣去增進自信心,怎麼樣讓你自己更有底氣。

總的來說,學歷就是以上的用途,但,還是要強調學歷不等於能力,

尤其是你工作了一兩家公司之後,別人可能都不看你學歷了,他可能只看你在前面幾家公司做過哪些事情

。學歷,開頭是敲門磚,之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了。

池建強:有讀者問,

如何接手別人的一些技術債務

朱贇:接手別人的技術債務,很多時候是最容易做的事情。

你最好去做一些評估,去了解這個人來龍去脈,去問一下,為什麼他們之前做成了這樣

?當你理解的時候,也許就能幫助你做下一步的判斷。

是不是當時我去做這個技術債務的限制已經不在了,也就是說我可以把這個債務給清除了,還是說這個限制仍然在,我現在是不是應該,首先把這個障礙掃除,然後我才能把技術債務清除。

另外一個,是因為這個系統是八九年的老系統了,每一年因為產品特性的增加,就會在上面加一點補丁,再加一點補丁,你就可以想成你開始搭了一間房子,你發現少了一個車庫,你搭個車庫;少了一個廚房,你又搭個廚房……這樣沒有規劃的系統,技術債務並不是因為任何一個設計,或者實現有問題,而是因為這樣經久地往上加補丁引起的。這種時候你就要去想,怎麼樣去重構。

接手一個老系統的時候,第一是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現象;第二是想怎樣做才是正確地處理這樣一個債務

7

程序員如何學英語?

朱贇:當年我學英語的時候,讀和寫是更早的進入一個比較熟練的程度,聽和說是相對後期一點。因為我們當時出國還要考托福聽力的。

英語進階有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你不能有生的單詞

。因為有生單詞的出現,對你讀還是聽都會有理解障礙。辭彙量一定要夠,死記硬背,不管你是聰明還是你邏輯推理能力多強,這都是你避不開的一個砍。我記得我當時就是邊走路邊背單詞,現在有很多很好的 APP 幫助你一天有規劃的背 50 個單詞。長久保持,一年之後你的辭彙量是相當驚人的。

第二階段,找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去練習英語

。我會把我比較喜歡的小說換成英文的,強制著自己去看。看英文版圖書的時候,可能一頁你要查二三十個生詞,但一路查、一路堅持翻下去,你就會把它讀通了。

這可能不是一本技術書,因為技術書本身內容就不是太想讀,加上很多的生詞,你就更不想讀了。比如說我早期讀的有 7 本英文版哈利波特,一本書翻下來,就花個兩三天。

8

談談區塊鏈、比特幣的看法,及在未來的應用場景?

池建強:從去年開始,比特幣就非常火,整個區塊鏈技術就會非常熱,包括極客時間上的區塊鏈專欄,有非常大的訂閱量,耗子也寫了關於區塊鏈的系列技術文。我想問下安姐,你對區塊鏈這種技術形式有什麼樣的看法?它在未來的應用場景會是什麼樣的?

朱贇:首先就是區塊鏈基礎理論部分,不管是密碼學、整個網路的部署,還是協議,這些都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我接觸區塊鏈不是那麼早,可能也就近一年的時間。比特幣特別火的時候,很多人去關注,那個幣現在是牛市還是熊市,還是誰又在做什麼 ICO 了?

確實讓我的好奇是,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第一會想去了解的還是它底層是什麼樣子的,技術原理是什麼。所以,我最先去做的幾件事情是:



  1. 看白皮書。但白皮書太濃縮了,很多的東西是一下子看不過來。


  2. 看原碼。直接去看別人的原碼還是有一點困難的,推薦大家一本書,叫《Master Bitcoin》,這本書很好,它解析了整個代碼的每一塊是做什麼的。看完一遍之後,對於底層所有的技術,你就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

池建強:那你覺得它在哪些應用場景下會有非常好的發揮?

賣個關子,可直接看視頻哦~

池建強:

很多讀者想知道安姐一天是怎麼過的,比如九九六下班以後,如何提升自己?

朱贇:因為我家裡有兩個小孩,早上一般六點鐘起來,給他們弄早飯、午飯,然後把他們送到學校去,我再去公司。每天去公司,單程就一個多小時,後來我就把這段時間用來讀書,就這樣保持五年了。因為在車上沒有任何人干擾,你也不可能做任何別的事情,反而更有利於幫助我更專註於讀一些書。這基本上是我每天上下班在路上,一天三個小時努力去做的事情,有的時候也會回回 Email。

工作的話,我基本上九點半到公司,走的時候五點半到六點的樣子,回家把小孩安置好。他們八、九鍾睡覺了,我還會接著工作或者學習到 12 點左右,差不多是這樣。

池建強:

那學習新知識,如何快速的找到重點?

朱贇: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追根到底,你要對它底層的原理先了解,還是要花功夫把一些非常底層的理念學紮實了。這樣,你就好像武俠里的大俠,先修內功,再練招式。

池建強:之前在 QCon 上海,耗子也談到了這個事情,有時候覺得你沒有辦法快速掌握一門看起來是比較新的知識,原因是你的底層技術不夠強悍。就像安姐說的,你的內功沒有到那個程度,你很難快速掌握一些東西。

朱贇:大學裡非常基礎的那些課程,傳授的底層知識是很有限的。耗哥也說過,花一點時間把這些東西打紮實是事半功倍的。

池建強:國內外的技術人經濟上不太一樣,國內的路子比較野,但最終他掌握了很多技術,還是會回來打底層基礎,讓自己的底層技術能夠更紮實一些。

最後

再推薦下朱贇的進階套裝

117 元,即可擁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不了解邊緣計算,你可能就要被「邊緣」了
月活6億+的愛奇藝移動端APP 系統架構如何承載快速增長?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