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現役軍人中那些上過戰場的人(上)

現役軍人中那些上過戰場的人(上)

原標題:現役軍人中那些上過戰場的人(上)


2015年12月31日,「戰鬥英雄」李作成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時,他的身份已從成都軍區司令員變為陸軍司令員。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李作成,至少還有6位現役上將曾參加邊境作戰,包括——許其亮、張又俠、戚建國、趙宗岐、劉粵軍、王寧。

本文共1500字丨閱讀全文需要2分鐘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 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


1970年12月,李作成入伍從軍,離開湖南安化那個因黑茶而聞名的老家。兩個月前,他剛剛年滿17歲。

在李作成的簡歷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其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從這段文字中,很難看到烈火硝煙,刀光劍影。但當年的報紙,「還原」了背後的故事——戰鬥中,李作成連長指揮果斷,英勇善戰,在身體多處受傷的情況下,堅持不下火線,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殲敵294名,俘敵4名……


關於當年那場戰爭,還有知情者提供了這樣一個細節——李作成不顧一切衝到鐵絲網前,徒手從下向上扒向鐵絲網。緊隨身後的通信員王擴桃趕緊抽出背上的小鐵鍬,也向鐵絲網猛劈。


隨後,在李作成指揮下,王擴桃又用鍬在鐵絲網下面的小溝邊挖出了一個口子,李作成雙手用力向上托起鐵絲網,終於扯開了一個弧形洞口。王擴桃第一個鑽了進去,隨後李作成帶著其他突擊隊員也迅速從這個洞口鑽了進去……

那一年,李作成26歲。



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 曾帶領4個連穿越密林


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1950年7月出生於北京,祖籍陝西渭南,2011年7月晉陞上將。曾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在1984年中越邊境衝突時曾率團開赴老山作戰,是目前解放軍中少有的參加過實戰的將軍。


他的父親是「開國上將」張宗遜。據《環球人物》的描述,張又俠自小就在部隊文化中耳濡目染。

1968年,18歲的張又俠參軍,從戰士、班長、排長一路干起,直到1976起,開始擔任陸軍某團連長、營長、副團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26歲的張又俠當時擔任第14軍(現建制於1985年編成,下同,屬成都軍區,駐地昆明)40師118團的連長,隨部隊駐守雲南,很快奉命開赴前線。在攻打某陣地時,他帶一個營共計4個連的兵力穿越密林。最終,只有1個連成功穿越密林,在陣地背面突然發起攻擊,同時,團里其他軍力從正面也發起了攻擊,一舉拿下陣地。張又俠因為這次戰鬥被提升為團長。


1984年,中越邊境衝突,張又俠以第14軍40師119團團長的身份再次來到前線,投入老山戰役,並制定了「文化大革命」後第一個完整的步炮協同計劃。此後,張又俠升任40師的副師長、師長。


副總參謀長戚建國 曾參加老山作戰


副總參謀長戚建國,1952年8月生於山東文登,2014年7月晉陞上將,曾參加老山作戰。


1970年12月入伍的戚建國,曾在第1軍1師3團4連,從戰士、班長、排長干起,到第3團連長、營長,第1師3團參謀長,後任第1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等職。


老山戰役中,1984年7月,中央軍委命令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1師,第12軍36師,炮兵第9師率炮兵第3、14、16團,福州軍區炮兵第3師赴中越邊境輪戰,並於1984年12月接替第11軍、14軍和炮兵第4師在老山、八里東山方向的防禦任務。


本文來自《新華月報》2017年8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文摘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連載 |《千里江山圖》,一幅形勢大好的「政治獻金圖」?(之三)
羋月自述:我與秦人、戎人的故事

TAG:新華文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