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管硬了,很難再軟回去!5個習慣不讓血管變硬

血管硬了,很難再軟回去!5個習慣不讓血管變硬

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與動脈同壽」,這是19世紀法國名醫卡莎尼斯經典名言,意思是血管活多久,人能活多久。

GIF

人體全身遍布血管,如果以顏色區分,血管有三種:紅色是動脈、藍色是靜脈、粉色是毛細血管。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出現血管病,血管病中發病率最高的是動脈粥樣硬化(簡稱「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主要病因。

令人憂心的是,動脈硬化硬化在以前是老年病,四五十歲開始才逐漸發病,可近年來卻日趨年輕化。臨床統計顯示,最小的從十幾歲開始就出現了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等趨勢。

一個更難過的消息是:血管一旦硬了,很難再軟回去。

醫學專業人士提醒,預防或改善動脈硬化可以從生活入手,那麼該如何預防和遠離動脈硬化呢?

5個習慣可以不讓血管「生鏽」

1、戒煙

吸煙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因此,戒煙是預防動脈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2、合理飲食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飲食原則是限制脂肪攝入量。攝入動物脂肪(主要含飽和脂肪酸)不宜過多,應少食肥肉、豬油、奶油或其他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有不利的影響,可以促進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並使形成的脂蛋白易於附著在血管壁上,有的還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血液中堆積,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3、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

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鍛煉循環系統的功能和調整血脂代謝均有禆益,是預防本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力活動應根據原來身體情況、原來體力活動習慣和心臟功能狀態來規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體育活動可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活動,對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時,分次進行),做保健體操,打太極拳等。

4、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也是導致血管病變的原因之一。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比較嚴重的焦慮,緊張等綜合症。久而久之,出現神經衰弱。而這些原因都會間接地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

5、預防高血壓

長期的高血壓導致動脈發生痙攣,硬化,血管的舒縮功能受到影響,長期的高血壓,會影響心臟,大腦,腎臟的血液供應,逐漸影響功能,出現病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從現在做起……
心腦血管疾病危害最大嗎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