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失街亭終究是誰之過?是怪馬謖驕傲輕敵,還是怪諸葛亮識人不清?

失街亭終究是誰之過?是怪馬謖驕傲輕敵,還是怪諸葛亮識人不清?

「馬謖拒諫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議論的話題,提起它,人們總要對孔明、馬謖嘆息一番。街亭一役,損兵折將,甚為慘重。蜀國不得不由戰略反攻轉為戰略防禦,這是誰之過?是怪馬謖驕傲輕敵,還是怪諸葛亮識人不清?

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係甚大,倘有失,大軍皆休」,且「司馬懿非等閑之輩,先鋒張郃乃魏之良將」,深恐「馬謖不能敵之」,更何況劉備在永安宮託孤時曾明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見,孔明是深知其中利害的。

既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塞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正好犯了兵家大忌。雖注重人才,卻不能知人善用,這樣也釀成了意料之中的悲劇。

馬謖先為荊州從事,身為劉備近臣,沒有在史書上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謀劃建議;後為越巂太守,無法壓服夷王高定,終致叛亂,比較搞笑的是諸葛亮南征時他也沒參與。總之無論如何不能否認,不管在中央還是在基層,馬謖均無特別出彩的表現。馬謖好論軍計,卻沒有軍事經驗,更沒有從軍履歷,連諸葛亮南征都沒有隨行。讓這種人作前鋒是個什麼概念,應該可想而知。

諸葛亮平時識人不深,用人失誤,事前輕率作決,事後求全責備,這才是失街亭的關鍵。孔明雖自比管仲、樂毅,卻不及他們知人善用,因此,關鍵時刻失誤連連,從而導致慘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榻上對,比隆中對最早提出「曹操不可卒除」,為何卻名不見經不傳?
高仙芝一案,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為一句空文,誰該背這個鍋?

TAG:小橙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