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詞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千年漢賦有多奢華?

詞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千年漢賦有多奢華?

如果把詩、賦、散文三者比作一塊夾心餅,那麼賦就是夾在詩和散文之間的美味奶油,這種介乎於詩與散文的文體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明代文人說「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秦漢文章中,其中一種就是辭賦,賦又被稱為大漢之文章。在漢代文人的不懈努力下,賦在漢代可謂是高產。大名鼎鼎的有賈誼的《吊屈原賦》,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

漢賦盛極於漢朝,但辭賦這一文體並非誕生於漢代。早在屈原的《楚辭》中,就已經可以窺見辭賦的身影。

在《離騷》中,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開啟了千年漢賦的博大與奢華。屈原佇立在汨(與「密」同音)羅江,面容憔悴仍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故有此千古絕唱。

此外,漢賦還喜愛誇張與鋪排,華麗的辭藻堆砌構成了漢賦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奢華。例如在《子虛賦》中,楚王出行的霸氣景象,司馬相如是這樣描述的;「駕馴駁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n á o)旃(z hān),曳明月之珠旗」乍一看,生詞巨多,連字可能都沒讀准。其實,這就是我們說賦辭藻華麗的一個具體表現:偏要讓你讀不懂!

其實,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大概是:楚王駕著駿馬,乘著由美玉鑲嵌的豪華大車,揮動著用魚須做旒穗,鑲著明月珍珠的旗幟。寥寥數語,寫出了楚王出征的浩大聲勢;連用排比對偶,更給人一種氣貫長虹之感;經過推敲琢磨的用詞,更是不刊之書!

回想我們的學生時代,最害怕的事莫過於老師布置寫作文。尤其是堂測,相信許多學生都叫苦不迭,但是我們回眸千年,研讀一下辭藻華麗的漢賦,就會發現,我們是有多麼的詞窮:別人的文章用精妙構思構築,我們的文章像一筆流水賬;別人的句子辭藻豐富,言簡意賅,我們的句子詞窮不說,重重複復說的還要是一個意思。一句話,寫作文就是擠牙膏,腦殼痛······

然而近年來,古風群體的興起與蓬勃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以漢服為代表的漢元素漸漸流行,走向大眾化,這對於漢文化的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漢服中,除了出塵飄逸,也不乏華美的宮廷服飾。無論是華麗的漢賦還是華美的漢服,都與千年前的大漢氣象分不開。可以說,漢賦代表了中國文學古典美的最高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秦朝能夠隨意吊打匈奴,到了漢朝卻要一直和親妥協?
歷史上漢章帝年間,誕生了哪些儒學!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