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開啟了騎兵戰的潮流,梁啟超先生稱他是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他開啟了騎兵戰的潮流,梁啟超先生稱他是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提起趙武靈王,世人總是會拿「胡服騎射」與之對號。的確,趙武靈王開創了一個時代,引領了騎兵戰的潮流!對中國古代軍事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麼趙武靈王為什麼要移風易俗,學習胡人的裝束呢?

三家分晉後,趙國經歷了六代君主,到了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繼位後,趙國面臨著全所未有的亡國危機感!在進行瘋狂兼并的趙國初期,趙國被齊、中山、燕國、秦、魏、韓以及被稱為三胡的婁煩、林胡、東胡包圍,在當時被稱為『四戰之國』!

當時趙國面臨國際局勢正是戰國首霸魏國衰落,齊、秦兩強並立東西方,與趙國開始直接接壤。秦、齊之間散落的韓、魏、趙、燕、中山、宋等國成為了兩強爭奪擴張的中間地帶。

與此同時,趙國因為位於列國最北,與陰山河套一帶的婁煩、鄂爾多斯草原的林胡、張家口長城以北的東胡接壤,所以時常受到這三部的騷擾。三部的騎兵風馳電掣,機動靈活。對於趙國北部山西一帶多山地的環境而言,中原國家常用的戰車轉圜不便,根本無法施展。

如果說這三部以及齊、秦、魏、燕是外患的話,那麼位於趙國心臟地帶的中山可謂是心腹之患了。中山對於趙國的地理位置,很像袋鼠腹部的口袋位置。依靠與齊國結成的軍事同盟與中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如果中山願意的話可以隨時出奇兵截斷趙都邯鄲與西北太原之地的聯繫!趙武靈王曾在變法前夕再三談到中山對中國的騷擾,「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掠吾地,繫纍吾民。」

總體來說,趙國自從三家分晉,於公元前386年定都邯鄲以來,直到趙武靈王老爹趙肅侯60多年間,對外作戰38次。對齊10次,對魏、衛、鄭21次,對秦、周五次,對中山2次。勝14次,敗12次,打平12次。

趙武靈王繼位到變法之間18年,趙國對外作戰10次。對秦五次,對魏2次,對齊1次,對中山7次。七次戰敗,三次打平。

天下形勢如此,毀滅or圖強?趙武靈王選擇後者!但是變法又何其容易呢?且不說國外諸國不會讓趙國從容變法,國內的反抗勢力也是暗藏波瀾!

孔老夫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左衽是指少數民族衣襟向左,契丹以前的匈奴、鮮卑、烏桓和契丹以後的女真、蒙古等族,都有左衽的習慣。與左衽相反,中原的華夏族則有右衽的習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第一條就是改變穿著,對於不屑與戎狄蠻夷為伍的趙國宗室來說,這無疑是「變古之教,易古之心,逆人之心」,可謂是標準的離經叛道的行為,所以「群臣皆不欲」!

為此,趙武靈王屢次與諸臣辯論,對於諸位大臣提出的不同意見不是用王權進行強行壓制,而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其言論邏輯縝密、有理有據,諸大臣聽完心服口服。這也是胡服騎射變法得以迅速鋪開的重要原因!

從公元前307年趙國胡服騎射變法開始到公元前295年,趙國對外用兵11次,對中山用兵五次;對三胡用兵三次;同時對中山和三胡3次。皆大勝!

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趁秦、齊、韓、魏聯合伐秦之際,攻滅了中山!

此時的趙國已經吞併了河套之地,擴地千里,並修建了長城防備游牧民族捲土重來。攻滅了中山擴地五百里,直接與燕國接壤。

當然,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是趙武靈王能夠從容變法,擴張土地的原因。

趙武靈王一繼位,就著手處理與魏、韓、燕等國曾因疆土問題而產生的矛盾,積極修好各國。從不捲入大國集團戰爭,採取以逸待勞策略。

公元前322年,會韓王於區鼠。次年,娶韓女為夫人。

公元前318年,五國相王,趙武靈王自貶稱「君」。同時,參與中原各國合縱攻秦。

公元前317年,響應韓、魏攻秦。

公元315年,派人送燕公子回國為王。

公元前311年,與秦國結盟。

公元前306年,趙國突襲中山與三胡,大獲全勝。遂即派使者趕赴魏、韓、楚、齊、秦五國,爭取諒解。

可嘆!正當趙國如日中天,趙武靈王打算進行滅秦戰略時,一個意料之中的意外發生了!

公元前295年,沙丘宮變,趙武靈王殞命!趙武靈王死後,依照趙主父生前事迹功過,趙國給其謚號定為「武靈王」,古來「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後代對於趙武靈王的評論是褒貶不一的,漢代班固將歷史人物分為九等,趙武靈王被列為第八等人,為「下中」。近代的梁啟超先生則認為趙武靈王是四千餘年來除了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宋武帝劉裕之外,唯一一位在華夏族與戎狄戰爭中完勝的君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福讀史 的精彩文章:

《金瓶梅》:武松殺了人,為什麼會被流放而不是抵命?
太平天國的殺手鐧,卻被曾國藩打擊的一無是處

TAG:大福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