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上怎樣界定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

心理學上怎樣界定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

我是張君親,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

普通意義上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判別:

1.自我評價標準

如果自己認為有心理問題,這個人的心理當然不會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問題。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覺到自己心理活動和自己以前的差別、自己的心理表現和別人的差別等等。如果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這並不能證明當事人就正常,具體請看第四個標準。這種自我評價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屬於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的嚴重程度標準之一。

2.心理測驗標準

心理測驗通過有代表性的取樣、成立常模樣本、檢測信度、檢測效度和方法的標準化,才能形成測評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專家的主觀看法,但是,心理測驗也存在誤差,並不能代替醫生的診斷。

3.病因病理學分類

這種標準最客觀,是將心理問題當作軀體疾病一樣看待的醫學標準。如果一個人身上表現的某種心理現象或行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變化的依據,則認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現則被視為疾病的癥狀,其產生原因則歸結為腦功能失調。這一標準為臨床醫師們廣泛採用,但是診斷範圍狹小,對於象神經症和人格障礙則無能為力。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也採納了病因病理學分類標準。

4.外部評價標準

人的心理活動總是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大家都認為某個人有問題,一般就是正確的。即使旁邊人沒有看出來,專業人員也可以通過各種表現判斷當事人是不是有問題,專家對癥狀的分析就形成癥狀學分類標準,的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主要是按照癥狀學分類的。

5.社會適應性標準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維持著生理心理的平衡狀態,人能依照社會生活的需要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因此,正常人的行為符合社會的準則,能根據社會要求和道德規範行事,亦即其行為符合社會常模,是適應性行為。如果由於器質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個體能力受損,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為後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應的時候,則認為此人有心理異常。這裡正常或異常主要是與社會常模比較而言的,在CCMD- 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之中放在嚴重程度標準一項--即社會功能。

除此以外,還可以在確定沒有器質性問題的情況下從自我功能角度進行判別。

1.現實檢驗與對現實的感知是否良好。

現實檢驗力是指分辨出什麼是真實的知覺,什麼是非真實的知覺的能力(與之相對的是,妄想,錯覺,幻覺,或對事件的知覺嚴重扭曲)。對現實的完全感知,是指將自己的身體和外部事件都當做真實而常見的(與之相反的是現實感和自我感喪失,似曾相識體驗。似夢狀態,靈魂出竅體驗,感同身受,或者身體意向嚴重扭曲)。

2.判斷力是否良好。

一個人擁有完好的判斷力,是指能夠意識到一個有意行為的適當性和可能發生的結果。同時其行為是其意識的反應。對結果的認識並不能代表擁有良好的判斷力,比如有的人知道吸毒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和個人生活,但是如果他們還是願意去吸毒的話,那麼代表他們的判斷力是有欠缺的。

3.人際關係(客體關係)是否良好。

包括對他人的知覺和期望,其實就是我們畢生人際關係的質量。它不僅僅是形成和維繫關係的能力,更是獲得穩定,親密,愛戀,分享和共情關係的能力,以及與他人是融合還是隔閡。

4.感官刺激管理是否良好。

刺激分為外部自己和內部刺激。刺激管理功能良好的人,可以自動過濾掉不重要的刺激,這樣就不會轉移掉集中在其他重要事情上的注意力。沒有了這種功能,人們就會感到被噪音,氣味和視覺刺激填滿。例如,有的刺激管理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忍受擁擠的人群,因為那裡充斥著燥熱,噪音或氣味。

5.情感或焦慮承受力是否良好。

這是指承受和管理焦慮,及其他強烈的積極和消極情緒的能力。焦慮或情感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感到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或者在兩種心境之間,快速而劇烈的搖擺。我們可以把這種功能看作是另一個類型的內部刺激管理。

6.衝動控制能力是否良好。

良好的衝動控制,只有一個人以可控的方式,按照其情感,驅力,或願望行事的能力。衝動控制能力差的人,會任由自己跟隨情感和驅力,無法無天的行事。

7.娛樂能力是否良好。

這是指放鬆,沉浸於幻想和白日夢,以及平靜且毫無焦慮的體驗,無意識情感和驅力的能力。

8.自我意識或心理覺察是否良好。

是指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懷有好奇心,擁有準確認識自身情感的能力,擁有理解他們自己及他們的無意識動機的能力。

9.自尊管理或準確的自我評價能力是否良好。

自尊管理是指一個人的自我遭受打擊時,管理自己的能力。準確的自我評價,反映了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主觀感覺,與其真實或客觀能力的相符程度。它與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自信的感覺有關。

10.認知功能是否良好。

指人天生的認知器官所賦予的能力,包括智力,記憶,注意,線性思維等,也包括利用內在過程連接不同經驗識別模式、調和不一致的態度和情感、解決問題以及抽象思維的能力。

11.防禦機制是否良好。

是心靈對內外壓力和情緒衝突,做出無意識和自動化反應的方式。如果某種防禦機制佔據主導地位,使人們的正常戀愛,生活,工作,娛樂出現困擾,那麼我們才認為這可能是致病性的防禦機制。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註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或心理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Excel手藝人發刊文
那隻一遇到點事兒就把頭埋到沙子里的傢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