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千年唐紙,在日本活出了魂

千年唐紙,在日本活出了魂

授權轉自「若谷設計(ID:RuoguDesign)」


作者蕭颯,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本篇為「日本の傳統手工藝」版塊,


將為你介紹日本傳統手工工藝及手工製品。








唐紙(karakami)顧名思義,是由千年以前的平安時代,來到中國的遣唐使帶到日本的。最初主要是作為上層社會的書寫用紙,印有花草飛鳥紋樣的紙張逐漸用途廣泛,唐紙藝術隨之誕生。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唐朝輸入斷絕、日本本土開始自己製作這一類的裝飾用紙,並一直延續至今。






唐紙の

製作工藝






有關唐紙的具體製作、由來、以及現狀等可詳見NHK的紀錄片《千年唐紙藝術 1000 Years of Karakami Art》。如圖是唐長的第11代傳人千田堅吉製作唐紙的一個瞬間。






木印版:最初是由唐紙店設計紋樣,由木工雕刻木印版。唐紙的木印版30公分寬,45公分長,使用木蘭木雕成。這種木頭紋理質地都非常適合用來印唐紙紋樣。









1. 調製貝殼粉為原料的白色粉末,然後刷到手工和紙上。這是為了使印刷時顏料更易於附著在和紙上。







2. 接下來調製顏料的色彩,主要成分是雲母粉,在燈光下閃爍的光澤,稱為「はんなり」。







3. 之後加入包含黏土的自然成分,僅僅使用紅黃藍三色。










4. 使用木質刻板印製圖案:先將顏料刷到圓篩上,然後手握圓篩柄部均勻的按壓在刻板上。






完成。







唐紙の紋樣






在紋樣里,人們祈禱的聲影仍然被保留。它絕不僅是一種表層的設計。人們將自己的願望和祈禱融入紋樣的設計中,神明也隱藏其中。


 


在文字創作之初,人們所融入其中的力量,經過如許數千年的時間也仍在文字中煥發生機。與此類似,棲息著人們對於神明、自然的思考、對於歷史的探尋的唐紙,仍能夠使我們心情寧靜。




第一章:花草紋樣





1. 若松(waka-matsu)







在日語中,「松」的讀音與「等待」相同,因此在日語中,又傳言「松」名字的由來即是因為在此處等待神明的降臨。這種紋樣意味著「不老長壽」,與我們的母語中對於松的解讀是相似的。可見紋樣在創造過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融合。它所蘊含的情感也不單單是某個民族的了。




2. 大竹(

o

-take)








竹子的紋樣。意味著

「成長」。同時,人們也常以它高潔的姿態來譬喻君子。 「在竹林中閉上雙眼,傾聽拂過耳邊的樹葉沙沙之聲——你會確實感受到神明的存在。」





3. 梅の丸(umeno-maru)







梅的紋樣意味著「希望、消息」。在日本的傳說中,梅樹是將神明的囑託傳達給世人的媒介(依り代),他們有將收納祈禱祝文的容器系在梅的樹枝上的習俗。





4. 枝桜(eda-zakura)









在日語中,「櫻」一詞的第一個平假名讀音「サ」意味著山神。傳說中,山神在春天到來之際,會趕往鄉間,化身田地的神明,棲居在稻穗之中。而在神明趕路的途中,所短暫倚坐的樹,便被稱為「櫻」。櫻花,或許即是神明曾經抵達的見證。


 


「今日,我們在春天櫻花盛放之際,踏青賞櫻,或許正是他們作為信仰神明的農耕民族從太古時便刻在身體的記憶吧。」




5.葵唐草(aoi-karasou)







意味著

「思慕、羈絆」。因為葵一直向著太陽的方向生長著,人們以它的這種姿態喻義對地位高的人的敬愛。「葵傾(きけい)」一詞便意味著對於君主、上司的忠誠。




6. 大牡丹(

o

-botan)







牡丹是幸福和富貴的象徵。從鎌倉時代起,被用於裝飾武具甲冑。不僅被霸權者用作家徽,也深受武士的喜愛。








「武士們使用牡丹來裝飾頭盔、甲胄、甚至於刀柄。我想,他們在對於死亡有著深刻覺悟的同時,也持有著在任何時刻都追求美的日本民族的美意識吧。」





7. 信夫の丸(shinobuno-maru)








信夫是一類蕨類植物。由於葉子里的孢子很多、繁殖力強,因此被作為意味著子孫滿堂、商業繁榮的吉祥紋樣。






信夫




此外、蕨也作為春天的瑞兆和季語的辭彙被人們喜愛。在春日裡生長、有力的抽出芽和嫩葉——古人們在它身上寄託了自己的願望。




8.枝紅葉(eda-momiji)








枝紅葉象徵長壽、良緣。春日初生嫩芽的新綠到夏日洋溢著生命絢爛的深綠,以及過渡到秋日的紅葉,因此它同樣意味著變化。




9.散り蓮華(chiri-rennge)







散落在泥中的蓮花花瓣,象徵了「凈化」。在古埃及,尼羅河旁蓮花隨日升而開放,隨日落而沉睡。第二天又重複如此的循環,在這之中,蘊含著「永恆」「繁榮」的意味。蓮花的紋樣雖然是從古印度向世界各地傳播,但是日本的蓮花文化卻是隨著中國傳去的佛教文化一起東渡的。




10.吉祥草(kichijyou-sou)







吉祥草不常開花、開花時被認為是吉祥的徵兆。它也被稱為「觀音草」,是人們為觀世音唱的一首讚歌。將它開花的姿態化用到唐紙紋樣的設計中,於是這設計便寓意著對日日吉祥的祈願。




11.瓢簞(hyotan)







葫蘆在中國有子孫萬代瓜之稱,於是此紋理也是有延續子孫、家族繁榮昌盛之意。






第二章:風月萬象紋樣




1. 影雲(kege-kumo)







能夠帶來雨水的雲是豐收的象徵,此外,雨會阻止人們前進,「緣分」因此產生。它同樣也是商業繁榮的象徵。




2.

雪花散らし(yuku-hana-chirashi)








雪花是豐收的徵兆,中文裡面同樣說

「瑞雪兆豐年」。同時,雪花也被認為帶有凈化的意義,六邊形的雪花象徵了「純潔的美」。




3.

細渦(hoso-uzu)








渦紋是古代被世界各地都使用著的紋樣。水紋層層疊疊,象徵了最原始的能源。

同時,同心圓的重複,也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循環。人們或是在其中傾注了對於往生世界的祈願吧。




4.光琳大波(kōrin-ōnami)







以江戶時代的繪師

·尾形光琳命名的紋樣。人們對於生命無常的感慨,都寄托在這不會斷絕的浪波中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日本人也如此說法,從不停止的水是「無常」「虛幻」的象徵。

然而同時,雨滋潤萬物,融入川河湧向大海,又乘風幻化為雲,再一次的傾灑地表。雖然變化不同的姿態,卻一直以原始的力量滋潤大地,因此它又映照出人們對於存續的祈願。




変わらないために、変わる続ける

—「以變幻成全永恆」。




5.月と秋草(tsuki-akikusa)








不斷重複著圓缺變化的月是變化的象徵。和秋草組合在一起時,意味著「依戀、惜別、餘韻」。




6. 九曜紋(kuyō-mon

)







起源於印度占星術,崇尚神格化九個天體的紋樣。意味著「願望成真」。數千年前人們在星空下祈願,直至今日,同樣人們會向星星許願,傳承到千年後,這種行為也不會改變吧。在人們的行為里,有歷經多少歲月都不會改變的信仰。






第三章:動物紋樣




1.唐獅子(kara-jishi)







唐獅子的圖案來源於中國。同時,在佛教文化中,獅子的地位也非常崇高,相傳它能「食惡」。掌管「智慧」的文殊菩薩也常被描繪成乘坐獅子的姿態。因此,獅子也象徵了智慧。日本神社前的「狛犬」其實也是唐獅子傳到日本後演變的一種形態。




2.丸龍(ganryū)








龍司水。在日本,龍作為神明的一種,被人們所崇拜。龍同樣起源於古代中國。它作為鳳凰、朱雀、玄武、龍四神的一位、被尊作天的使者,也象徵了帝王的權威。在日本,龍的紋樣非常受武士喜愛。在身上裝飾龍紋,或許是祈願自己能被這樣強大的力量庇護。




3.鳳凰丸唐草(hō-ō-maru-karakusa)







非梧桐不棲、非竹的果實不食、非滋潤的泉水不飲,這是傳說中的靈鳥

「鳳凰」。在古代中國的傳說中,鳳凰會在聖人即位時出現,象徵著瑞兆。鳳凰與唐草組合的紋樣,象徵著繁榮、調和、永續。




4.小柄雲鶴

(kogara-unkaku)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鶴是銜來延命藥草的瑞獸。

此種紋樣組合「松喰鶴」與「飛雲」,象徵吉祥。




5.伏蝶八つ藤(fusechō-yatsufuji)







在平安時代,多被用於朝廷官員的裝束上,

「蝶」在中國和日本象徵長壽,在西方卻意味著復活。在中文中,「蝶」與意味著八十歲老人的「耋」同音,因此有象徵長壽的意味。此外,「蝶」字拆分成「蟲」與「葉」,意指這種昆蟲翅膀翻飛如薄葉,也是人生虛幻的象徵。







第四章:幾何紋樣、其他紋樣




1.角つなぎ(kaku-tsunami)







不斷重複、纏繞、編織,便是

「角つなぎ」。流傳千年,在古歐洲的凱爾特人文物遺存中就有發現。編織、結繩,不斷重複這樣的行為,彷彿能感覺到神明的存在。




2. 南蠻七寶(nanban-shippō)







圓與星的結合、或是花與十字架的結合等等。是這種紋樣常有的表現形式。聯繫四方,象徵著吉祥幸福。




3.輪寶七寶(rinpo-ships)







「七寶」本身即是一種象徵「結緣」的紋樣,在此基礎上疊加象徵佛教法具的「輪寶」紋樣,意味著打破萬千煩惱。




4.

花鳥立涌(kacyō-tatewaku)







「立涌」意指描繪水蒸氣升騰的情景。將其與花、吉報鳥結合起來而形成的「花鳥立涌」紋樣,象徵著運氣上升、出人頭地。也有將「立涌」與其他意象結合。如「雲立涌」、「藤立涌」、「桜橘立涌」等等。




參考:

《日本の文様ものがたり——京都「唐長」の唐紙で知る》(唐紙師 トト アキヒコ著)







編者語:


撰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京都「唐長」唐紙店的一名唐紙師。「唐長」唐紙店是現今日本唯一的從江戶時代延續四百年的祖傳店鋪。他們繼承了先輩珍藏的六百餘種紋樣木刻印板,並且在做著修復和雕刻新的木刻印板的工作。NHK的紀錄片也是記錄的這家店的11、12代傳人的現狀。





唐長的第11代傳人千田堅吉在紀錄片中說「唐紙最顯著的特點即是花紋和它們所擁有的力量。我相信人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花紋來象徵自然。」在這些花紋里,包含著人們對於宇宙萬物概念的理解以及美好的願望追求。我想,這些情感即便在高度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也能喚起人們對於自然的記憶,也或能點亮我們自己做設計的過程中某些靈感。




唐紙的美延續千年,依然被人們所喜愛。這是與年代無關的人們對於美的同樣的追求。紋樣寄託了記憶和願望因而得到傳承。我們是否也還能創造出這樣的紋樣呢?








歡迎各大設計事務所給AssBook設計食堂投稿


建成項目文字、圖片、照片、視頻投遞至


media@assbook.cn


備註「項目投稿」主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西湖大學萬元全球標誌競稿徵集,設計師:嚇到不敢開電腦
那個時候就不會再擔心我們的城市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