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風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 兩件事讀書耕田——晚清「百官楷模」馬丕瑤的家風故事

【家風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 兩件事讀書耕田——晚清「百官楷模」馬丕瑤的家風故事

原標題:【家風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 兩件事讀書耕田——晚清「百官楷模」馬丕瑤的家風故事


從河南省安陽縣城西行二十公里,進入蔣村鎮境內,便有一片藍磚灰瓦、古樸典雅的古建築群映入眼帘。這就是名震中州的馬氏莊園,是晚清「百官楷模」馬丕瑤的故居。


馬丕瑤故居


走進莊園,但見匾額楹聯,琳琅滿目,其中尤以馬丕瑤居室門前立柱上鐫刻的一副楹聯最為引人注目,「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簡潔明了、質樸無華的語言,蘊涵著濃厚的儒家傳統思想,是馬丕瑤做人、處事、為官的核心理念,也寄託著他對子女、族人的殷切期望。100多年來,馬丕瑤六世150多位後人深受這一理念的影響,為官持忠誠、做人守孝道、傳家事耕讀,形成了良好的家風。



馬丕瑤

不愛錢不徇情 憑國法憑天理


馬丕瑤(1831—1895),字玉山,清同治元年(1862年)進士。歷任山西平陸縣令,貴州按察使,廣西布政使,廣西巡撫,廣東巡撫等職。縱觀馬丕瑤一生,不論是做官還是生活,始終踐行著忠、孝這兩個傳統文化中至為重要的德行。


馬丕瑤無論在何地任職,都置個人利益於度外,把對朝廷忠心轉化為殫精竭慮、盡心盡責、清除積弊、造福黎民的實際行動。馬丕瑤32歲中進士,以「知縣即用」分發山西。恰逢偏處邊地的平陸縣盜匪猖獗、民怨沸騰,原任知縣如坐針氈,千方百計尋求調離。面對諸多積案和百姓的怨聲載道,馬丕瑤一上任就在大堂上懸掛出「不愛錢,不徇情,我這裡空空洞洞;憑國法,憑天理,你何須曲曲彎彎」的長聯表明公正嚴明的態度。隨著一批積案得到公正處理,馬丕瑤贏得了平陸父老的信任和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摸清了匪患的詳情和原因,並將盜匪團伙一網打盡。從此,平陸盜匪銷聲匿跡,百姓拍手稱快,「馬青天」的盛名不脛而走。



百官楷模

公元1877年,山西大旱,饑民暴動,巡撫急令馬丕瑤兼領解州,賑災安民。馬丕瑤認為對父母盡孝是人的本分,為黎民百姓造福是當官的分內之事。到任後,馬丕瑤一面派人到外省購糧,一面劃分困難等級,計口給糧。同時,通過深入細緻的調查,了 解到饑民之所以作亂,是因為豪強和官府勾結,田賦嚴重不均。於是,他徹底核查地畝,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終使解州轉危為安,流民還家,未經鎮壓而暴亂自平。次年解州全境豐收,義倉存糧萬石,並開始對外支援,一舉解除數州之困。光緒帝聞報大喜,親賜馬丕瑤「百官楷模」牌匾。


馬丕瑤對待百姓如此,侍奉父母更是嚴格恪守孝道。他的俸祿,除了時不時接濟一些窮苦鄉鄰外,主要就用來贍養父母。任永濟縣令時,他父親突然病逝。接到消息後,他立刻報請停薪,歸家丁憂,為父守孝。可這時,他連買棺材、雇車馬回家的錢都拿不出來了。永濟人聽說後,被馬丕瑤廉潔奉公的事迹深深感動,紛紛解囊相助,捐湊銀兩,這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讀書樓


學業沒完成 絕不允許下樓

馬丕瑤為官是勤政愛民、廉潔自律的忠臣,治家則是省身律己、言傳身教的嚴父。


馬丕瑤特別重視律己自省,並用自省所得治家。他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來「幽獨審己」,警示自己堅守「誠敬」,切「勿暗肆」。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約齋」,就是提醒要注意約束自己。在「約齋」里,他綜合摯友勸告,反省自己過去,寫出了對己對人都影響深遠的《約齋銘》。其中很多道理,與「忠孝耕讀」楹聯的內涵一脈相承。比如《約齋銘》第六條「處家」里說「兒輩嚴課讀,也要善誘循循,約約家之本」,意思是要嚴加管束、循循善誘,督促兒孫後輩讀書學習,這才是治家之本。


馬丕瑤對子孫、族人的讀書有極為嚴格的要求。為了督促子孫、族人認真讀書,馬丕瑤在馬氏莊園里專門建了一座「讀書樓」,並請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題寫了樓名。他要求馬家子孫13歲以後,就要到讀書樓學習。「讀書樓」當時沒有樓梯,而是用一個專門的木梯,把孩子送上去後撤走。如果當天的學業沒完,絕對不允許下樓。


馬丕瑤還經常借一些身邊的事情教育子孫、族人。任永濟知縣時,有個極善奉承、人稱「不倒翁」的縣吏,聽說馬丕瑤和他的子侄都酷愛養花,便搜羅奇花異草,大獻殷勤。此人的阿諛奉承引起了馬丕瑤警覺,經過調查,果然發現這個縣吏口碑極壞,是永濟百姓人人痛恨的第一「害蟲」。查清其腐敗事實後,馬丕瑤立即對其進行了嚴厲懲處,並藉此告誡子侄說:「那些投我們所好的人,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上了他們的當,就跟喝毒藥一樣會害了自己。」


馬氏家訓


一門雙進士 三代五俊傑


在馬丕瑤的言傳身教下,忠孝德行以及耕讀傳家的思想對其子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丕瑤的子女,在父親的影響下,不論是從政經商還是務農,都有所建樹。長子馬吉森是清末民初實業家,積極創辦工、礦業,一生忠心愛國。1909年,清政府決定用競標的方式開發六河溝新煤礦,為了不使新煤礦的開發權落入英國人之手,馬吉森聯合妹妹馬青霞出資180萬兩白銀,一舉挫敗了洋人的圖謀,大張國威。次子馬吉樟是光緒九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湖北按察使等職,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辛亥革命後,馬吉樟曾任袁世凱總統府內史、北洋政府總統府秘書。雖然被視為親信,但在袁世凱稱帝後,馬吉樟卻當即辭官。小女兒馬青霞積極資助《河南》等革命派報刊,並興辦女學,鼓勵女子追求進步。她還積极參与並支持了辛亥革命,最後將數百萬家產全部捐給了剛剛成立的民國政府,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稱。


到了馬丕瑤的孫輩,耕讀傳家的家風也使得馬家人才輩出,其中尤以馬載之最為知名。在家風的影響下,馬載之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後留學美國。歸國後,先後任教於河南焦作福中礦務大學(今中國礦業大學前身)、蘭州西北工學院等,是我國工礦學界先驅。海內工礦界名人,很多都是馬載之的弟子。馬家因此被讚譽為「一門雙進士、三代五俊傑」。


馬丕瑤重視忠孝、耕讀傳家的家風,到現在依然對馬氏家族有重要的影響。馬丕瑤重孫、馬載之次子馬懷琛(1935—2007年)15歲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支援邊疆,參與了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創建,後來任該廠副廠長,為工廠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71年,其父馬載之生命垂危,他火速從新疆趕赴西安醫院,日夜服侍在父親身旁,直到父親去世。辦完喪事,他又匆忙趕回新疆,由於悲傷和疲勞過度,大病一場,住進醫院。


(來源:2016年第24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韋中月 田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榕城故事】清朝永泰有一對兄弟武進士
【閩都風土】閩安古港:朝貢貿易中催化成長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