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連續15年擊敗標普500!投資天才為何慘遭滑鐵盧?

連續15年擊敗標普500!投資天才為何慘遭滑鐵盧?

情書

你仍有愛的能力,你仍熱淚盈眶

關於對愛的熱血,仍在沸騰

所以,我愛你,永不止步

導讀:

比爾·米勒曾經創造了從1991年到2005年連續15年擊敗標普500指數的空前紀錄,因此被譽為投資天才。但其投資生涯前後表現差距卻很大,仔細剖析其失敗的原因,竟讓人覺得細思極恐!

比爾·米勒是萊格梅森價值基金的掌舵人,曾從1991年至2005年連續15年擊敗標普500指數,因而被譽為「投資天才」,並成為了知名財經記者珍妮特·洛的暢銷書《戰勝標準普爾》的主人公。

可是,2006年至2011年,米勒管理的資金卻從208億美元縮小到28億美元,不僅沒有跑贏標普500指數,還讓投資者蒙受巨額損失。斯蒂芬·霍蘭在《價值投資策略》一書中剖析了米勒失敗的四大原因。

願意投資於科技行業

與大多數價值投資者不同,米勒偏愛投資科技行業。前期,他大量持有谷歌、戴爾與亞馬遜等科技公司的股票。他也因此而被人詬病「借投資之名,行成長投資之實」。

20世紀90年代,大多數價值投資者都不看好這類公司的股票,可是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這些科技公司的出色業績成就了米勒的高額回報。毋庸置疑,米勒完美地把握了科技行業的投資時機,因為他不僅適時持有了這些股票,還在2001年科技行業崩潰時及時抽身離場了。

基於概率理念

米勒堅信大贏家可以駕駛他投資組合的表現。珍妮特·洛將其描述為「雖然米勒有過多次預測失誤,可是他也有足夠次數的正確投機預測。這成就了他的投資佳績」。

事實上,與大多數投資經理相比,在挑選贏家方面,米勒會更容易犯錯,可是,在萊格梅森價值基金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總會持有一隻可以實現可觀回報並彌補其餘投資失誤的股票,所以這也保證了他的輝煌業績。

將頭寸集中在特定行業

為了避險,個股投資必須具有相對獨立性與不高的彼此相關度,可是,米勒後期的投資都集中在連續虧損的熱門行業,這是他在投資生涯後期業績不佳的關鍵原因。

在後來的金融危機中,他不僅沒有放棄金融股,甚至還對某些個股增加了投資頭寸。這無疑增加了他的損失總額。

過於自信

自信可以成就一位出色的投資經理,可是過度自信卻會成為一個致使的缺點。米勒低估了金融危機的程度,即使金融股價不斷走軟,他也還是繼續入手。

如果購買一隻股票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它的低價,那麼就有可能會忽略兩個問題:第一、它的前景不佳;第二、這個行業的價值被高估了。

米勒的錯誤是因為他忽略了第二個原因。他在金融危機期間大量持有的金融股雖然具有看似便宜的相對價值,可是其背後的金融行業根本沒有前景可言。

這就是價值陷阱——投資者買進了表面估值(如市盈率與市凈率)低廉、實際價格毫無升值可能的資產。

作為一個戰略價值投資者,一定要關注具有好價格、健全基本面與良好前景的公司,可是米勒卻偏偏忘記了這一點,只盯著低價不放。

交易課程體驗群,即將公布,敬請期待!

歡迎留言、點贊、分享!

點贊數量最多的前5條留言,送驚喜禮物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辛聞社 的精彩文章:

美指勢如破竹!黃金大跌不敵美元,原油竟是背後「主謀」?
剛剛土耳其運黃金回家!不惜和美國撕破臉,美元霸權遭致命一擊?

TAG:環球辛聞社 |